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1 15:21
迪士尼消費品正在聚焦跨境業務。
華特迪士尼公司大中華區2026消費品部啟動大會日前舉行,華特迪士尼公司亞太區消費品部高級副總裁及總經理林家文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透露,迪士尼全球消費品的零售額為一年620億美元,中國是業績最好的市場之一,迪士尼亞太區消費品今年跨境業務整體同比增長約45%。
「在過去的十幾年內,我們在中國市場挖掘了很多商機,也遇到過挑戰,市場一直在變化,尤其是現在消費者的消費需求與周期迭代很快,對於我們而言,最重要的是把產品做得更好,以及更符合不斷迭代的消費者需求。」林家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接下來他要將中國市場經驗帶到亞太市場,幫助更多本土企業做跨境業務。
迪士尼官方數據顯示,全新史迪奇主題授權產品2024年在亞太區推出了7000多款,「星際寶貝史迪奇」今年將成為華特迪士尼公司繼米奇之后的第二大授權消費品人物故事系列。瘋狂動物城故事系列自2023年12月以來相關授權業務在大中華區已實現3倍增長,預計截至2025年底,大中華區將發佈超過2000款該系列相關授權產品。同時,迪士尼與F1將在 2026 年以「米奇和朋友們」 為主題開啟合作。
據悉,迪士尼消費品的跨境發展業務銷售業績超過預期。「目前在亞太區有70多家企業願意與我們合作。很多本土商品也通過我們的跨境業務進入到了東南亞其他國家市場,甚至有些品牌與商品還進入了歐美市場。我們一般提前18個月與授權商溝通,去年,我們就把史迪奇作為重點計劃推出,提前溝通和準備消費品,現在我要把中國市場的經驗帶到亞太市場。」
在林家文看來,迪士尼不是在做IP,而是在做諮詢公司。「我們會給合作伙伴建議和諮詢,或許他們沒有內容、或許沒有渠道、或許有渠道但沒有研發能力等,那麼我們就提供一站式服務,包括產品、市場推廣、研發和零售渠道等,直接解決授權合作伙伴的經營問題。」
第一財經記者採訪瞭解到,迪士尼的商業模式一般是先有電影作品,然后對於主要角色開始研發周邊商品。而如今LABUBU、星星人、JELLY CAT等產品的成功卻並非因為有影視故事,而是給客人提供情緒價值,這類IP沒有故事,僅靠人設或者儀式感就吸引了諸多粉絲。
「以前一般都是孩子玩玩具,而現在成年人也成為玩具的主力消費者之一,受眾羣體增大。我們也注意到泡泡瑪特等商家的崛起,也看到市場競爭加劇,看到情緒價值的重要,更多的IP出現在市場是必然,百花齊放才能帶動整體的消費市場增長。」林家文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