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1 13:18
截至2025年9月11日 13:01,恆生醫療保健指數下跌3.38%。成分股方面漲跌互現,藥捷安康-B領漲13.11%,康耐特光學上漲3.84%,微創機器人-B上漲3.67%;翰森製藥領跌8.92%,石藥集團下跌7.59%,百濟神州下跌6.68%。恆生醫療ETF(513060)下跌2.94%,最新報價0.73元。拉長時間看,截至2025年9月10日,恆生醫療ETF近1周累計上漲0.54%。
流動性方面,恆生醫療ETF盤中換手33.92%,成交23.91億元,市場交投活躍。拉長時間看,截至9月10日,恆生醫療ETF近1周日均成交27.16億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截至2025年9月11日 13:01,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下跌3.99%。成分股方面漲跌互現,藥捷安康-B領漲13.11%,榮昌生物上漲5.72%,康哲藥業上漲3.14%;翰森製藥領跌8.92%,石藥集團下跌7.59%,百濟神州下跌6.68%。港股創新葯精選ETF(520690)下跌3.84%,最新報價1.03元。拉長時間看,截至2025年9月10日,港股創新葯精選ETF近2周累計上漲8.42%,漲幅排名可比基金1/2。
流動性方面,港股創新葯精選ETF盤中換手47.3%,成交1.67億元,市場交投活躍。拉長時間看,截至9月10日,港股創新葯精選ETF近1周日均成交1.74億元。
【事件/資訊】
1、受海外消息影響,美股生物科技指數XBI及多家跨國藥企股價下跌,中概醫藥股全線重挫,百濟神州-10.59%,再鼎醫藥-9.81%,亞盛醫藥-4.08%,和黃醫藥-2.12%,藥明康德ADR-2.06%,藥明生物ADR-3.82%。
2、中國發布《醫療衞生強基工程實施方案》,提出優化基層醫療機構佈局、落實功能定位等十二項任務,旨在加強基層醫療衞生體系建設。該政策與海外市場波動形成對比,凸顯國內對醫療基礎設施建設的持續重視。
【機構解讀】
海外傳聞衝擊市場,但實際落地概率或極低。該政策面臨司法挑戰、利益集團遊說、執行難度和醫學倫理四大現實障礙,回顧歷史,類似生物安全法案和投資限制傳聞最終多未能落地,此次事件很可能僅是短期情緒衝擊。
短期看,市場情緒受驚,相關板塊尤其海外業務佔比高的公司可能承壓。當前環境下,市場或仍對消息面敏感,創新葯板塊會有大幅回撤。但中長期中美醫藥產業合作與創新需求不會逆轉,CXO、創新葯等龍頭基本面未受實質衝擊,投資上應以回調視角看待政策擾動,關注核心資產的低位佈局價值。
【相關ETF】
恆生醫療ETF(513060)及場外聯接(博時恆生醫療保健ETF發起式聯接(QDII)A:014424;博時恆生醫療保健ETF發起式聯接(QDII)C:014425):跟蹤恆生醫療保健指數,一鍵覆蓋港股醫療保健(製藥/器械/服務)核心資產。
港股創新葯精選ETF(520690):緊密跟蹤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聚焦港股創新葯龍頭與高研發屬性標的。
規模方面,恆生醫療ETF最新規模達72.68億元,位居可比基金1/3。
恆生醫療ETF緊密跟蹤恆生醫療保健指數,恆生醫療保健指數提供一項市場參考指標,反映在香港上市、主要經營醫療保健業務證券的整體表現。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9月3日,恆生醫療保健指數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為百濟神州、信達生物、藥明生物、康方生物、石藥集團、中國生物製藥、京東健康、三生製藥、翰森製藥、阿里健康,前十大權重股合計佔比62.87%。
資金流入方面,港股創新葯精選ETF最新資金淨流出107.83萬元。拉長時間看,近10個交易日內,合計「吸金」2436.70萬元。
港股創新葯精選ETF緊密跟蹤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旨在反映可經港股通買賣,業務與創新葯研究、開發及生產相關的香港上市公司之表現。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9月3日,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為百濟神州、信達生物、藥明生物、康方生物、石藥集團、中國生物製藥、三生製藥、翰森製藥、藥明康德、科倫博泰生物-B,前十大權重股合計佔比78.87%。
(文中個股僅作示例,不構成實際投資建議。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以上產品風險等級為:中高(此為管理人評級,具體銷售以各代銷機構評級爲準)
風險提示:基金不同於銀行儲蓄和債券等固定收益預期的金融工具,不同類型的基金風險收益情況不同,投資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資所產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擔基金投資所帶來的損失。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投資者應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情況,結合自身投資目的、期限、投資經驗及風險承受能力謹慎決策並自行承擔風險,不應採信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銷售行為及違規宣傳推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