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1 11:01
(來源:抗衰老產業聯盟)
9月10日,2025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獎「生命科學或醫學獎」在上海臨港揭曉,授予康奈爾大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系名譽教授斯科特·埃默爾和猶他大學生物化學系特聘教授兼系主任韋斯·桑德奎斯特,以表彰他們在受體膜蛋白轉運與降解細胞機制研究中的突破性發現,該機制與病毒出芽、感染進程及艾滋病藥物干預密切相關。
去年,他們曾共同獲得被譽為諾獎「風向標」的路易莎·格羅斯·霍維茨獎。該獎在1967年確立,由哥倫比亞大學頒給一位研究員或一組研究人員,旨在表彰醫藥科學中的突破性工作。此前的113名獲獎得主中,51名科學家后來獲得了諾貝爾獎。
2025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幕式暨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獎頒獎典禮,將於10月24日在臨港舉行。
【具有全球健康影響力】
兩位科學家發現了ESCRT(內體分選複合物)的途徑並揭示了其工作機制。ESCRT能夠改變細胞膜的形態,使細胞膜的一部分向遠離細胞質的方向彎曲。這一獨特過程對細胞健康的維持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ESCRT功能一旦出現缺陷,可能導致細胞生長失控,進而引發腫瘤,導致癌症、神經退行性疾病以及帕金森病等。
「生命科學或醫學獎」遴選委員會主席蘭迪·謝克曼介紹,兩位科學家通過獨立研究和協同合作,成功破解了細胞膜蛋白在細胞內被捕獲和降解這一長期懸而未決的難題,揭示了艾滋病病毒如何利用這一過程在感染的細胞中製作獲取包膜,並最終轉化為具有全球健康影響力的實際應用,堪稱科學造福人類的典範。
【「上海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斯科特·埃默爾1954年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澤西市,他的父母沒上過大學,但他從小就對科學感興趣,每年聖誕節都會收到顯微鏡、化學試劑、望遠鏡等禮物。
2001年,斯科特·埃默爾發現了首個ESCRT複合體,他的團隊還發現了諸多與ESCRT相關的重要功能。他是美國國家科學院及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曾獲得2021年度邵逸夫生命科學與醫學獎。
2002年,他曾和一羣美國科學家訪問了上海,參觀了復旦大學等幾所大學。即便在當時,上海的天際線讓他驚歎,充滿了現代化的摩天大樓和許多新建築。上海的食物也很美味,令他難忘。「上海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尤其是我遇到的人非常熱情好客。我期待着下個月再次訪問上海。」斯科特·埃默爾在現場連線中表示。
【上海最令人興奮之處是活力感】
韋斯·桑德奎斯特早期的研究重點在於確定艾滋病病毒在宿主細胞中的組裝機制,這一研究促使他后來發現ESCRT複合體在艾滋病病毒複製過程中起着關鍵作用,為開發一類新型抗艾滋病病毒藥物奠定了基礎。
現場連線中,韋斯·桑德奎斯特對於他即將開啟的第一次中國行非常興奮。他説,中國已成為世界科學領域的領導者,許多關鍵技術處於領先地位。他很期待能結識一些科學家並探索合作的可能性。
對於從未到訪的上海,他很期待看到東方明珠等標誌性景點,「我身邊幾乎每個去過上海的人,都告訴我這座城市最令人興奮之處是活力感。我真的很期待親身體驗。」
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獎是2021年在上海發起創設、由紅杉中國獨家提供永久資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學家評選的科學大獎。頂科協獎設立「智能科學或數學獎」「生命科學或醫學獎"兩個單項獎。單項獎金金額為 1000 萬元人民幣,最多可由4人共同獲獎並分享,為全球獎金最高的科學獎項之一。截至目前,頂科協獎已成功評選四屆,共有12位科學家獲此榮譽,國際影響力與權威性持續提升。
原標題:《兩位科學家獲頂科協獎生命科學或醫學獎,去年曾拿下諾獎風向標另一大獎》
本文作者:解放日報 黃海華 沈思怡
中國民族衞生協會抗衰老專委會立足民族衞生健康領域,紮根抗衰老暨食品醫藥大健康等行業產業,接受中國民族衞生協會的領導,重點就抗衰老暨食品醫藥大健康行業開展信息交流、業務培訓、科普宣傳、書刊編輯、專業展覽、國際合作與交流等。按照協會的部署,專委會將抓好抗衰老暨食品醫藥大健康行業自律與發展,為建設健康中國做好服務。
Disclaimer: The Internet is a resource-sharing platform, we advocat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intended to popularize science, such as involving the content of the work, pictures,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contact us to delete. This article is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only, please do not use it for commercial purpo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