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滬光股份系列七-中報點評:單二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19%,積極佈局無人機線束、機器人線束等新品類【國信汽車】

2025-09-11 08:50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來源:車中旭霞)

2025Q2滬光股份實現淨利潤1.8億元,同比增長19%

公司2025H1實現營收36.30億元,同比+6.20%,歸母淨利潤2.76億元,同比+8.40%。分季度看,公司2025Q2實現營收20.87億元,同比增加10.71%,環比增加35.28%,歸母淨利潤1.83億元,同比增加18.87%,環比增加96.93%。2025H1,量產項目持續放量及新項目量產推動了營業收入穩健增長。

2025Q2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0.4pct,四費率同比下降1.2pct

2025Q2,公司毛利率16.6%,同比+0.4pct,環比+2.2pct,淨利率8.8%,同比+0.6pct,環比+2.8pct。2025Q2,公司四費率6.70%,同比-1.22pct,環比-1.35pct

主營高低壓線束的自主優質線束企業,量、價、利三升

(1)價升:公司深耕創新低壓線束產品;同時加大布局高壓線束產品產能。目前,公司高壓連接器產品已在 X 汽車、賽力斯、上汽、華域三電、威靈、航瑞、欣鋭等一級電器部件客户上實現搭載。2025年上半年,公司線束取得新突破:1)無人機線束:公司順利交付百架A 系列及 A50 系列整機線束,並同步開發了 C 型機電池包線束。此外,公司成功獲得 FF 航空噸級無人機項目的高/低壓整機線束總成訂單,並完成小批交樣;2)作業類無人車輛線束:公司持續深化與某知名電動工具企業的戰略合作,並獲得中大型商用無人割草機線束總成項目的定點,順利交付近三百台產品;3)智能機器人線束:公司組建專門的研發團隊,提供機器人線束、連接器的同步設計、開發和製造的定製化服務。目前,公司已成功為某知名 AI 頭部企業提供多個產品系列的線束總成,其中部分零件號出貨量已近千套。此外,公司還參與了分揀搬運機器人 50 系列三個機型的整機線束報價工作,並完成了首批送樣交付。(2)量增:公司前五大客户銷售收入佔比從2015年的99%下滑至2024年的80.22%,其中賽力斯2024年收入佔比53%,為公司第一大客户。公司持續為大眾汽車、戴姆勒奔馳、奧迪汽車、通用汽車、福特汽車、捷豹路虎、賽力斯、L 汽車、美國 T 公司、蔚來汽車、吉利極氪、奇瑞汽車等客户提供汽車線束服務。(3)利升:一方面公司持續推進智能製造與數字化轉型,降本增效;另一方面受益於新能源客户項目的持續放量,盈利能力提升。

高階智能駕駛推進不及預期的風險,行業競爭加劇風險

單二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19%,積極佈局無人機線束、機器人線束等新品類

2025Q2滬光股份實現淨利潤1.8億元,同比增長19%。公司2025H1實現營收36.30億元,同比+6.20%,歸母淨利潤2.76億元,同比+8.40%。分季度看,公司2025Q2實現營收20.87億元,同比增加10.71%,環比增加35.28%,歸母淨利潤1.83億元,同比增加18.87%,環比增加96.93%。2025H1,公司收入高增長,主要系新能源汽車市場延續快速增長態勢,促使對線束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公司銷售規模擴大,量產項目持續放量及新項目量產推動了營業收入穩健增長。

2025Q2公司毛利率16.63%,同比提升0.4pct。2025H1,公司毛利率15.7%,同比+0.5pct,淨利率7.6%,同比+0.2pct。拆分季度看,2025Q2,公司毛利率16.6%,同比+0.4pct,環比+2.2pct,淨利率8.8%,同比+0.6pct,環比+2.8pct。

2025Q2公司四費率同比下降1.2pct。2025H1,公司四費率為7.28%,同比-0.20pct,其中銷售/管理/研發/財務費用率分別為0.45%/2.81%/3.32%/0.69%,同比分別變動+0.10/+0.39/-0.51/-0.17pct。分季度看,2025Q2,公司四費率為6.70%,同比-1.22pct,環比-1.35pct,其中銷售/管理/研發/財務費用率分別為0.34%/2.58%/3.22%/0.57%,同比分別變動-0.01/+0.12/-1.02/-0.31pct,環比變動-0.27/-0.56/-0.24/-0.28pct。公司四費率同比下降,受益於新能源客户項目的持續放量,銷量增長促使公司規模效應更加顯著,公司的期間費用率大幅下降,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從數據流的角度看未來汽車核心要素,數據經過傳感器(獲取數據)-域控制器(處理數據)-制動和轉向(應用數據),都離不開數據傳輸環節的線束(數據輸入和輸出)。滬光股份作為汽車線束自主龍頭,主營汽車線束業務,負責數據傳輸環節。

滬光股份:滬光股份業務聚焦於汽車線束(2025H1營收佔比96%),為汽車線束自主龍頭,其核心看點在於高低壓線束產品在主流新能源客户的放量,支撐業績高增長,量、價、利三升。

覆盤滬光股份發展路徑,從大單品到集成化,從自主到合資到新勢力和外資,量3增(拓客户)、價升(高附加值產品)、利升(盈利能力提升)是貫穿滬光股份的核心邏輯。

1)價升:滬光股份深耕汽車線束業務,從傳統的低壓線束產品,向高附加值線束新品(高壓、低壓、高速線束)升級,電動化的趨勢帶動了高壓線束產品的應用,智能化的趨勢衍生出高速線束(即特種線束)產品,輕量化的需求催生出鋁代銅技術的應用。公司定位行業標杆不放松,深耕創新低壓線束產品;同時積極把握新能源汽車市場機遇,加大布局高壓線束產品產能,加強與國內外領先的新能源整車廠商的技術開發和業務合作。此外滬光股份也加大對高壓連接器的佈局,推出高壓連接器產品。產品矩陣的不斷豐富,也帶動滬光股份汽車線束產品單車價值量持續提升。

2)量增:憑藉可靠的產品質量以及精準的生產供貨體系,滬光股份為國內少有的長期配套合資車企的自主線束廠(2000年通過上汽大眾潛在供應商評審,后續接連開拓了上汽大眾、上汽通用、長安福特等客户),公司配套的合資客户持續放量,成為支撐滬光股份2019年及之前營收快速增長的核心原因。2020年至今,在新勢力和自主品牌崛起的大背景下,公司積極拓展新客户,成功配套賽力斯、L 汽車、美國 T 公司、蔚來樂道、吉利極氪等優質新勢力客户,公司客户結構多元化,前五大客户銷售收入佔比總體呈下降趨勢,從2015年的99%下滑至2024年的80.22%,其中賽力斯2024年收入佔比53%,為公司第一大客户。此外,公司持續深化「全球化」佈局,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全面提升公司科技創新能力、科學管理能力、協同發展能力和資本運作能力,努力成為整車電氣模塊領域的優秀方案解決供應商及線束行業的全球領航者。公司依託領先、成熟的智能製造及自動化生產管理系統、靈活地同步研發設計與產品開發實力、嚴格的產品質量標準及精準可靠的供貨能力,已發展成為汽車線束行業中具備領先市場地位的智能製造企業,並取得了境內外汽車整車製造商的高度認可,持續為大眾汽車、戴姆勒奔馳、奧迪汽車、通用汽車、福特汽車、捷豹路虎、賽力斯、L 汽車、美國 T 公司、蔚來汽車、吉利極氪、奇瑞汽車等國際知名汽車整車製造企業,提供汽車線束同步開發、批量供貨及技術服務。

3)利升:覆盤公司過去經營情況,原材料價格、產能利用率、人工成本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公司盈利能力波動相對較大。一方面公司持續推進智能製造與數字化轉型,降本增效;另一方面受益於新能源客户項目的持續放量,銷量增長促使公司規模效應更加顯著,公司的期間費用率大幅下降,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展望未來,一方面,公司持續推進智能製造與數字化轉型,降本增效;另一方面,隨着問界、理想、蔚來、美國T公司等線束產品的放量,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續改善。

公司積極把握新能源汽車機遇,充分利用現有研發、生產及客户資源優勢,一方面加快客户結構優化、加大新能源客户資源開發力度;加強技術創新與新產品研發,保存量市場份額的同時開拓新的增量市場份額。另一方面增強運營管理,多舉措降本增效。

2025H1,公司重點開展了以下工作:

優化客户結構持續推進市場開源,加大產業佈局助力高質量發展

公司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拓寬渠道、精耕細作,革新技術、做專做強,強健體系、精益協同」的經營方針持續深耕汽車線束領域主業,不斷優化客户結構持續推進市場開源,併成功開拓了國內外眾多優質高端客户資源,形成穩固夥伴關係。2025年上半年,公司陸續取得了T公司 E80 低壓線束、吉利T132A低壓線束、上汽尚界SHA低壓線束、L汽車W10高壓線束、一汽紅旗 E702/BP62/P701 高壓線束、奇瑞ICAR V23高壓線束等項目定點;分別實現了上汽大眾·朗逸/途岳KSK線、上汽·AP32 整車低壓線束、L 汽車·W02 高壓線束、賽力斯F3 高低壓線束、T汽車·ATM高壓線束、智己汽車 S12L/P12L/M1 高壓線束、M汽車電池包高低壓線束、蔚來DOM低壓線束/高壓充電線、蔚來 BLANC 高低壓整車線束、奔馳GEN5低壓線束等項目的量產,增強了業務的穩定性和抗風險能力,實現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延伸連接器產業鏈提高附加值,打造收入第二增長極

公司始終秉承自主創新引領未來的發展理念,隨着新能源汽車市場佔有率的快速提升,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及共享化需求隨之增長,規模效應與技術更迭推動高壓連接器市場持續擴大。為提升汽車連接器在成本控制、快速響應和客户服務等方面的市場競爭力,公司依託成熟的線束業務,逐步構建汽車接插件一體化供應能力,從而更緊密地貼近下游整車廠,開拓新的增量市場。2025年上半年,公司聚焦核心技術能力建設,組建百人的研發團隊,實現覆蓋 40A~600A 全系高

壓連接器、高壓充電插座、高壓配電盒等產品,並具備整車高壓電氣系統一體化解決方案的定製開發能力。公司自建全新工廠,投入注塑機及集中供料系統,實現了高壓連接器從注塑到組裝的全流程、規模化生產與交付。同時,建立模具開發中心,配備高精度模具加工設備等,實現了產品設計-模具設計-產品製造全流程自制,確保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完善了產業鏈佈局。目前,公司高壓連接器產品已在 X 汽車、賽力斯、上汽、華域三電、威靈、航瑞、欣鋭等一級電器部件客户上實現搭載,展望下半年,公司將進一步深化與現有線束客户在連接器及線束一體化方面的全面合作,致力於為客户提供更具性價比的產品和服務。未來,公司將持續完善平臺化零部件產品線,優化高壓接插件一體化產品結構,圍繞客户戰略進行產業佈局,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同時,公司將完善售后服務體系,加強售后市場開發團隊建設,加大終端市場的走訪力度,實現市場的有效突破。

加快前瞻創新技術落地,新領域新突破,構建 1+N 業務佈局

隨着科技的不斷發展與創新,線束作為重要的電氣連接部件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且有一定的技術共通性。公司以高質量發展爲指引,聚焦汽車線束、密切關注無人機線束、智能機器人線束等其他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態勢。2025年上半年,公司攻堅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加大前瞻性科技創新力度,培育新質生產力人才團隊,加快線束產業深度轉型升級並取得新突破:(1)無人機線束:面對低空經濟的歷史發展機遇,公司加強與無人機企業的合作,持續推進品的試產、量產和市場應用。順利交付百駕 A 系列及 A50 系列整機線束,並同步開發了 C 型機電池包線束。此外,公司成功獲得 FF 航空噸級無人機項目的高/低壓整機線束總成訂單,並完成小批交樣;(2)作業類無人車輛線束:公司持續深化與某知名電動工具企業的戰略合作,並獲得中大型商用無人割草機線束總成項目的定點,順利交付近三百台產品。公司積極尋求增量空間,努力實現商業化批量生產,進一步豐富產品矩陣,多元化發展以優化公司的產品收入結構;(3)智能機器人線束:公司組建專門的研發團隊,提供機器人線束、連接器的同步設計、開發和製造的定製化服務。目前,公司已成功為某知名 AI 頭部企業提供多個產品系列的線束總成,其中部分零件號出貨量已近千套。此外,公司還參與了分揀搬運機器人 50 系列三個機型的整機線束報價工作,並完成了首批送樣交付。公司搶抓智能機器人產業新賽道,並於2025年8月7日召開公司第三屆董事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擬在崑山市張浦鎮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的議案》,依託崑山、張浦得天獨厚的產業基礎,憑藉自身發展優勢,立足創新中心,持續賦能崑山地區機器人產業發展需求,設立「一中心四平臺」,涵蓋「一個創新中心」和具身智能機器人制造基地、人才培養、重大技術和零部件攻關、服務與應用「四大平臺」,進一步完善具身智能產業鏈條,為公司注入新動力、帶來新機遇、培育新產業,為公司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秉承創新驅動理念、着力開拓市場、強化內部管理

公司積極響應政府工作報告以「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首要任務的號召,緊扣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將科技創新作為提升全球競爭力的核心驅動力,實施高端人才引進與培養計劃,全面整合科技創新資源,開展戰略性、引領性、前瞻性的重大技術項目協同創新與研究,實現了傳統低壓線束輕量化、小型化做精做優;推進了上下游資源整合,落地接插件一體化;取得了無人機、機器人線束等新興領域的技術突破;對外:公司始終堅持「技術差異化、產品平臺化、客户全球化」發展戰略,境內外市場開拓雙線並行,各業務板塊協同發展。並形成國內市場區域協作、資源區域共享、高效立體的市場運營體系,強化了對市場的集團化管控。2025年上半年,公司設立香港子公司,依託香港的地域優勢,積極尋求國內外重點客户、潛在客户周邊區域、其他國家等新興市場的投資機會,進一步拓展業務版圖實現全球化戰略佈局;對內:公司加強管理,苦練內功,加快提質增效措施落實落地,推進體系化、標準化、數字化、智能化建設,進一步改善經營質量,提高產品生產和運營決策效率,不斷提升內部管理能力推動發展、引領未來。

積極推進再融資項目,強化資本運作能力

2024年1月31日,公司召開第三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第三屆監事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預案。2025 年 1 月 22 日,公司取得了中國證監會出具的《關於同意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註冊的批覆》。公司將擇機啟動向特定對象發行事宜,推進崑山澤軒汽車電器有限公司汽車整車線束生產項目建設,擴大新能源汽車線束產品生產規模,全面佈局特種線束產品,實現整車線束配套升級,充分發揮自動化智能製造優勢,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

2024年2月27日,公司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審議同意「崑山澤軒汽車電器有限公司汽車線束部件生產項目」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並將上述募投項目結項且節余募集資金用於投資建設滬光股份上海技術研發中心項目。2025年8月1 日,公司已完成研發大樓主體結構封頂,預計將在2026年上半年可交付使用。作為公司未來的智能製造及核心研發總部,旨在打造先進的研發平臺,順應行業發展趨勢,加快基於客户定製化的高、低壓線束總成開發。實現生產線智能化、自動化設備研發進程,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推動公司技術創新能力和市場影響力的整體躍升。

具體報告內容詳見國信證券汽車團隊於2025年9月10日發佈的滬光股份(605333.SH)-單二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 19%,積極佈局無人機線束、機器人線束等新品類》。

本公眾號不是國信證券研究報告的發佈平臺,本公眾號只是轉發國信證券發佈研究報告的部分觀點,訂閲者若使用本公眾號所載資料,有可能會因缺乏對完整報告的瞭解而對其中關鍵假設、評級、目標價等內容產生誤解和歧義。提請訂閲者參閱國信證券已發佈的完整證券研究報告,仔細閲讀其所附各項聲明、信息披露事項及風險提示,關注相關的分析、預測能夠成立的關鍵假設條件,關注投資評級和證券目標價格的預測時間周期,並準確理解投資評級的含義。

國信汽車首席分析師:唐旭霞

國信汽車分析師:楊釤

國信汽車分析師:唐英韜

國信汽車分析師:孫樹林

國信汽車分析師:賈濟愷

聯繫人:余珊

手機/微信:13974813846

郵箱:yushan1@guosen.com.cn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