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1 11:32
財聯社9月11日訊(編輯 胡家榮)受益於多重利好,港股豬肉股走強。截至發稿,中糧家佳康(01610.HK)、萬州國際(00288.HK)分別上漲6.52%、2.18%。
這一行情與政策端密集動作形成共振:產能調控座談會和歐盟豬肉反傾銷措施共同釋放了供給側改革的強信號。
消息方面,據多個信源,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會同國家發改委價格司擬於9月16日在北京召開生豬產能調控企業座談會。會議邀請牧原、温氏、雙胞胎、新希望、德康、天邦、中糧、大北農等25家企業參會。會議將研究部署今年下半年及明年生豬產能調控工作。
有機構指出,牧原已計劃年內減少32萬頭能繁母豬(相當於減少900萬頭潛在出欄量),温氏、新希望同步下調出欄均重至110公斤左右。
再者商務部對歐盟豬肉徵收15.6%-62.4%的臨時保證金,直接推高進口成本。歐盟佔我國豬肉進口量的47%(2024年),其低價豬副產品(如豬耳、豬腳)長期擠壓本土企業利潤空間。
對此中國畜牧業協會豬業分會指出,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將有助於降低歐盟進口豬肉產品對國內產業的衝擊。
甚至有凍品貿易商表示:「公告一出來我們就直接封盤了,和幾個友商打了電話溝通后,打算先封盤再看。」
機構稱中長期豬肉價格有望抬升
華西證券指出,中國近幾個月一直在推進的生豬行業反內卷相關舉措。如7月23日,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召開推動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會議邀請生豬養殖產業鏈頭部企業參會,會議指出要嚴格落實產能調控舉措,合理淘汰能繁母豬,適當調減能繁母豬存欄,減少二次育肥,控制肥豬出欄體重,嚴控新增產能。生豬養殖龍頭如牧原股份已計劃逐步淘汰低產低效母豬,將年底能繁母豬在6月末的基礎上調減3.82%。主要進口來源地區進口受限&國內生豬養殖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
他們認為,中長期來看國內生豬行業低效產能將逐步退出價格中樞有望抬升,優質產能市佔率提升,養殖效率高和成本控制優秀的公司利潤將進一步增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