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1 10:42
轉自:桔子財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蔡宇丹
9月5日,青島市長任剛率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到海爾集團調研並舉行座談會。根據公開報道,海爾機器人產業成為這場政府調研的重點。
同日開幕的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品展覽會(IFA 2025)上,美的正式發佈了其家用人形機器人預告片,這標誌着美的正式進軍人形機器人戰場。
而就在9月3日,優必選宣佈獲得一份價值2.5億元的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採購合同,為目前全球該領域最大單筆訂單。
人形機器人正加速從研發走向規模化商業應用,這個賽道已成為國內家電巨頭尋找新藍海的重點方向,對於區域經濟發展,這個賽道同樣至關重要。
五年前,時任青島黨政一把手共同與海爾圍繞共建「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在海爾集團召開座談會,當時正處於工業互聯網崛起之際。當下,國家層面打響「人工智能+」的發令槍,和「人工智能+」密切相關的人形機器人產業,被各地寄予厚望。2025年3月,南京成立機器人產業攻堅辦,在青島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中,海爾能否起到關鍵作用尚未可知,伴隨着區域經濟競跑的新賽點,產業界一場新的「能力遷徙」已然開始。
1.
根據摩根士丹利報告數據,人形機器人潛在市場總規模可達60萬億美元,預計到2050年,中國在該領域的市場規模將達到6萬億元。
8月1日發佈的《2024年度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公報》顯示,截至2024年末,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31031萬人,佔總人口的22.0%;全國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2023萬人,佔總人口的15.6%。這3億老年人口成為消費主力人羣,可以協助居家養老的人形機器人成為一個新的、龐大的生意機會。
奧維雲網(AVC)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家電全品類(不含3C)零售額9071億,同比增長6.4%。過去十年,國內家電市場年化增速僅為3%。如何在一個新產業中繼續增長,已成為中國家電企業的核心命題。人形機器人這個萬億賽道,海爾和美的等家電巨頭已經加緊佈局。
海爾家庭機器人產業成立於2021年,依託海爾智慧家庭生態,打造服務機器人產品矩陣。今年6月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雲傑透露,海爾已成立機器人事業部,既做工業機器人,也做家政服務相關的機器人,比如説陪伴類型的機器人、康復類型的機器人。
7月26日,海爾推出人形機器人「海娃」,採用輪式移動方式,能夠操控洗地機進行清潔,還能從冰箱拿出食物,進行餐桌擺盤,拿杯子,烹飪,甚至能與其他家電聯動,熨燙並摺疊衣物。
不過,上述家務需要遠程操控才能完成。海爾方面透露,目前,海娃尚屬於研發測試階段,未上市,這一展示主要體現海爾機器人在複雜的家庭實際應用場景中可以做到的程度,未來要通過建設數據訓練場、真實場景應用訓練等方式讓HIVA可以獨立完成這些家務。
在美的的預告片中,美的展示了其輪式人形機器人在家庭服務場景中的能力:從炒菜、洗衣到收拾家務,甚至熟練操作冰箱、洗衣機、消毒櫃等家電,技能不輸「海娃」。
7月29日,在央視舉辦的保姆機器人大會上,周雲傑説,能同時解決家務、照護、情感需求的家庭服務機器人,將成為「比汽車更普及的家庭基礎設施」。現在海爾並不想做一個功能集成很強,能夠替代家政人員的機器人,因為太複雜,成本很高。海爾的思路是分解成康復、陪護等不同場景的小機器人,將來家庭可能有三四個小機器人,像小家電一樣,這樣成本在萬把塊錢。
針對不同場景的不同需求,研發不同功能的機器人,以降低成本,這是機器人從實驗室里的「奢侈品」走向大眾消費品的一個切實思路。從目前家庭場景來看,大家電已經可以幫用户解決60%的家務,未來要靠一個一個的垂域專業機器人來填補家務空白。
今年3月,海爾與星動紀元達成合作,兩者已聯合推出家庭服務機器人「小星」;在面向B端的工業機器人領域,海爾今年6月正式入股上海新時達。
在研發資源方面,已與康復大學達成戰略合作。
而不管是海娃,還是美的機器人,這些出身於家電巨頭的家庭服務機器人,在廚房操作自家產的冰箱、洗衣機、微波爐、灶具時,具有鮮明的「家電延伸」特徵,很容易就形成兼容和協同。比起特斯拉來説,這是家電企業切入人形機器人賽道,將其作為一個家電智能終端進行開發的一大優勢。
家電巨頭的人形機器人帶有濃重的「家電標籤」,從實驗室立的「奢侈品」向消費級產品演進,必須要「價廉物美」。
不管是海娃,還是美的家用人形機器人,在展示中,我們看到採用的都是「輪式人形」設計(即上半身人形、下半輪式移動),而非特斯拉人形機器人的雙足行走。雙足行走是目前人形機器人技術中最複雜的挑戰之一,涉及動態平衡、地形適應、能耗控制等多重難題,而輪式設計尤其適合家庭中的地板、瓷磚,更易實現大規模商業化。
2.
國內家電產業本身起步於日韓的產業轉移。當年,松下將旗下的三洋家電白電業務賣給海爾后,專注於利潤更高的動力電池和汽車電子。現在,海爾、美的等對於人形機器人的佈局,同樣是一場能力遷徙。
產品會過時,但能力可以永生。味之素是日本一家味精生產廠家,這家企業它核心能力是氨基酸化學研究。當芯片行業需要一種耐高温的絕緣薄膜時,味之素發現自家的氨基酸化學技術能把這種薄膜做出來。現在,這家賣味精的公司生產的芯片絕緣膜佔據全球95%的市場。
對於人形機器人這個萬億賽道,汽車行業早已開始了「能力遷徙」。出於汽車製造與機器人制造在關鍵部件等硬件技術領域的共通性,目前特斯拉、廣汽、小米等整車汽車企業近年紛紛入局人形機器人,帶動一批汽車零部件企業向機器人關鍵部件轉型。
這樣的能力遷徙同樣發生在青島鏈企業徵和工業上。徵和工業日前披露定增預案顯示,將5382.36萬元投向微型鏈系統軟硬件一體化研發項目。徵和工業專注於鏈條製造,產品廣泛應用於摩托車、汽車、自行車、船舶、農業機械、工程機械。它發現,自家的鏈傳動技術還可以應用於機器人的靈巧手方向。
機器人的靈巧手,比起傳統市場無疑是一片利潤豐厚的新大陸,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今年5月投資智元機器人,7月又與上海卓益得機器人簽署協議,進行機器人與靈巧手場景訓練等合作。
不管是「海娃」還是美的的家務機器人,機器人能夠理解「炒菜」所需取鍋、倒油、翻炒這些步驟,還能識別衣物類型並選擇洗滌模式,這表明其背后有強大的家庭場景知識圖譜支撐。家電企業多年積累的用戶數據,比如如廚房行為、清潔習慣等,如今被用於訓練場景化AI模型,進行能力遷徙的一大優勢。
同樣,家電企業擁有成熟的電機、傳感器、控制器供應鏈,在機器人的製造環節,規模化採購能力可大幅降低成本。
3.
全球機器人都在卷誰最會干家務活,比如疊衣服、洗碗、做菜。一雙能疊衣服的雙手,是在瞬間能調動視覺、觸覺、力量的靈巧手。應用大模型控制動作,每個動作的力度,角度,背后是數不盡的算法,疊衣服的動作,要比跑步、跳舞、翻跟頭難得多。
家電技術天花板有限,家電企業能成功登陸人形機器人賽道,如何把充滿高科感的人形機器人變成物美價廉的「家電產品」?
海爾家庭機器人產業相關負責人表示,海爾家庭機器人研發有「三用」和「三不」原則,「三用」即實用、好用、耐用;「三不」即不強調機器人形態,不搞過度集成化,不搞炫技。
海爾家庭機器人主要包括三大版塊。第一版塊是清潔機器人,從2024年及25年上半年經營來看,目前海爾清潔機器人年出貨量接近百萬台規模。第二版塊是康復機器人,海爾家庭機器人產業已應用AI步態算法等技術轉化出外骨骼機器人,今年推出的外骨骼機器人月銷達到千台左右;第三是服務機器人,海爾將圍繞家庭全場景逐步推出各類陪伴機器人、洗護機器人以及綜合服務機器人等。
具身智能機器人還處於產品發展的早期階段,海爾家庭機器人產業相關負責人認為,機器人發展受制於大腦、靈巧手等部分,因此重點研發投入這幾個方向。正在研發的智家大腦大模型,重點突破多模態感知、任務理解與規劃、動作泛化訓練等,構建起智慧家庭和機器人一體的「超級大腦」。
2024年底省工信廳發佈的名單顯示,由海爾智家領銜打造山東省服務機器人制造業創新中心,以「公司+聯盟」的形式推動創新中心建設,2025年已成立海爾兄弟機器人公司,並以青島市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聯盟為基礎,通過創新中心的建設,拉動機器人的技術鏈、產業鏈、人才鏈和資金鍊的發展。
人形機器人一大應用場景就是協助居家養老。此次赴海爾參加調研的青島市直部門,除了發改、工信、科技、商務局等部門一把手,青島市衞健委、民政局一把手也在其中。青島市政府部門的調研目的不言而喻,希望海爾在青島人形機器人發展中釋放出更大能量,家庭服務機器人業務加速突破,助力機器人創業生態的營造。
產業進化都是一步步來的。就家庭機器人來説,從陪伴機器人,到康復機器人,到會做家務的機器人。據悉,海爾家庭機器人從兩個方面規劃,一方面加速機器人及AI的技術迭代,讓機器人產品能夠自主學習,「越用越聰明、越用越好用」。另一方面堅持AI科技普惠,在發展機器人過程中「次第開花」。比如,海爾推出的洗護機器人目前可以實現衣物負載轉移,接下來會逐步實現疊衣服等場景任務。
2016年,美的收購德國工業機器人公司庫卡,2021年,庫卡扭虧為盈。2023年,庫卡機器人和物流自動化幫助美的節省了95%的一線人工。以庫卡為基礎,美的逐漸搭建了一個營收佔比超過30%的全新業務板塊,在家電之外,進入了「工業自動化」這個全新的高附加值產業。
今年7月,美的展示了自研人形機器人「美羅」在產線上的應用。而優必選的人形機器人已從汽車工業場景進入到3C製造、重裝設備、先進半導體制造、航空航天等行業,預計今年工業人形機器人交付超過500台,全年產能超1000台。
不管是海爾還是美的,這場能力遷徙註定是要一步步走的。對製造業大省山東來説,以發展人工智能產業為契機,助力相關企業轉型,進而迅速做大全省人工智能產業和機器人產業規模,將是重要着力點。這里需要海爾這樣的龍頭企業的牽引,更需要研發資源、關鍵產業鏈的佈局,需要更多像徵和工業這樣的專精特新企業開啟一場新的能力遷徙,向新大陸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