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0 16:56
文章來源:財中社
9月8日,香港穩定幣牌照申請迎來新動態。據悉,全球資產規模最大的銀行——工商銀行旗下香港子公司中國工商銀行(亞洲),已向香港金融管理局表達申請穩定幣牌照的意向,成為繼中銀香港之后,又一家釋放申請信號的主要中資銀行;香港最大銀行匯豐也同步表態參與。
值得關注的是,香港金管局此前多次明確,穩定幣牌照首階段僅會發出數個,但截至上月末,向該局表達申請牌照意向的機構仍多達77宗,足見市場對穩定幣業務的熱切關注。
回溯香港穩定幣政策的演進軌跡,其監管框架的搭建始於2023年12月。當時特區政府宣佈擬訂立新法例,為法幣穩定幣發行人建立發牌制度,拉開了制度建設的序幕。2024年12月6日,《穩定幣條例草案》在憲報刊登,並於12月18日提交立法會首讀,標誌着立法程序正式啟動。
經過半年多的審議,2025年5月21日,香港立法會通過《穩定幣條例草案》,5月30日該條例在憲報刊登,正式成為法例,確立了以發牌制度規範穩定幣發行的監管基調。
2025年7月,香港金管局發佈穩定幣配套執行指引,明確反洗錢、客户身份識別等核心監管要求,並於7月29日舉行技術簡報會,強調「理性看待市場炒作」。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多次強調,這一制度秉持「相同活動、相同風險、相同監管」原則,既符合二十國集團轄下金融穩定理事會(FSB)的國際監管標準,又切合本地實際情況。
8月1日,《穩定幣條例》正式實施,明確要求在香港發行法幣穩定幣或發行錨定港元價值的穩定幣主體必須申領牌照,發行人需滿足儲備資產管理、贖回機制、反洗錢、客户資產隔離等嚴格要求,且僅允許持牌機構向零售投資者銷售穩定幣。
在政策落地前,香港金管局已通過沙盒測試為市場預熱。2024年7月,金管局從40余份申請中核準三組潛在發行人進入穩定幣測試沙盒,包括京東科技集團全資子公司京東幣鏈科技(香港)有限公司、渣打銀行(香港)與安擬集團及香港電訊成立的合資公司,以及香港金管局前總裁陳德霖創辦的圓幣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不過余偉文明確表示,沙盒測試僅為驗證應用場景,不代表測試者必然獲牌,所有申請者將以統一標準接受審覈。
隨着條例正式實施,市場參與熱情高漲。截至2025年8月末,已有77家機構向金管局表達申請意向,涵蓋中資銀行、國際銀行、央企及互聯網巨頭等多元主體。
其中,中銀香港作為香港發鈔行和人民幣業務清算行,憑藉4.22萬億港元總資產、全港最龐大的分行網絡及突出的跨境業務能力,被業內普遍看好。
多家央企如中信、光大、中石油也在積極研究,考慮通過在港子公司或聯合體形式申請,將穩定幣與「走出去」戰略相結合。
科技巨頭同樣不甘示弱,螞蟻集團旗下螞蟻國際和螞蟻數科均表態將第一時間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