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國金宏觀:出口韌性幾何

2025-09-11 07:36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國金證券研究所;作者:宋雪濤 孫永樂

摘要

■ 核心觀點

隨着美國開啟新一輪貿易摩擦,全球貿易秩序正在加速重構。東盟、中國等生產國在此次貿易重構中,均面臨各自的機遇與挑戰。

在這一輪美國發起的貿易戰摩擦中,東盟、非洲等新興市場國家是主要受益方,佔美國進口的份額均有所提高,中國雖然失去了一部分美國市場,但是依靠着自身的產業鏈優勢,在東盟、非洲等新興市場國家份額均有所提高,也受益於當地經濟發展。相反,日韓、歐洲等在這一輪關税貿易戰中或面臨更大的壓力,高額關税下,其佔美國市場份額面臨下滑壓力,在各類商品份額上也面臨着中國、東盟等地區的挑戰。

風險提示

中美貿易摩擦、關税上調和全球供應鏈調整,或致出口波動及企業利潤下滑等風險加大

全球地緣政治局勢變化及國際市場波動,可能持續影響出口節奏及相關行業經營

關注后續國內基本面變化,跟蹤出口后續景氣度波動以及對經濟的影響

正文

隨着美國開啟新一輪貿易摩擦,全球貿易秩序正在加速重構。東盟、中國等生產國在此次貿易重構中,均面臨各自的機遇與挑戰。

美國依舊是全球最主要的消費國,伴隨着美國關税税率差異化上行,生產能力相對較強,税率相對較低的東盟國家或成為這一輪關税摩擦中主要的受益方。

2025年7月中國佔美國的進口份額相比於2024年回落4.4個百分點至9%,東盟佔美國進口份額上升了3.2個百分點至14%。在份額的支持下,儘管4月以來美國進口需求大幅下滑,但美國進口自東盟的增速依舊維持在30%左右。 

東盟佔美國進口份額提升明顯的主要是以玩具(HS95)、鞋靴(HS64)、家俱(HS94)為代表的勞動密集型商品和電氣機械(HS85)、機械設備(HS84)為代表的資本、技術密集型商品,2024年上半年相關商品份額分別較2024年提高了21%、12%、7%、9%、6%。

2024年東盟出口了全球25.5%的鞋靴(HS64)、16.7%的電氣機械製品(HS85)、12.6%的紡服制品(HS62)、9.4%的家俱製品(HS94)。受益於在美國市場份額的提高,預計相關商品的份額有望進一步提高。

旺盛的出口也拉動了東盟的經濟和投資增速,比如越南上半年GDP同比增長7.5%,1-8月越南財政支出中用於投資的資金同比增長27.5%,實際到位外商直接投資資金約達154億美元,同比增長8.8%,創5年來新高。

中國雖然損失了對美出口份額,但對東盟出口保持了高增。目前,中國和東盟已基本形成了成熟的產業分工,中國佔據產業鏈的中上游,東盟集中在產業鏈的中下游。中國對美國損失的出口份額通過東盟又彌補了回來。

按照ITC口徑,2025年上半年中國對東盟出口同比增長12%,資本品、中間品、消費品(按照HS6位數口徑劃分)出口同比增長21%、17%、-1%,中間品和資本品累計拉動對東盟出口同比增速10個百分點。 

除東盟之外,自然資源、年輕勞動力豐富的非洲正在成為中國企業出口的新藍海。

非洲雖然當前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但潛力巨大。2023年非洲擁有14.8億人口,佔全球人口比例的18.2%,其中25歲以下年輕人8.7億人,佔非洲人口的59%,是全球青年人口占比最高的地區,也是人口增長率最高的大洲。巨大的人口紅利是非洲未來發展的重要基礎。

同時,非洲自然資源豐富,世界上已探明的150種地下礦產資源在非洲都有儲藏,其中鉑、錳、鉻、釕、銥等的藴藏量約佔世界總儲量的80%,磷酸鹽、鈀、黃金、鑽石、鍺、鈷和釩等礦藏佔世界總儲量的50%以上。

豐富的自然資源、人口紅利疊加非洲區域一體化的加快,非洲經濟增長表現出較高的潛力。根據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ECA-UN)預測,2025年非洲經濟增速將達到3.9%,2024年為3.3%。

近年來中國與非洲的經貿關係也在不斷深化,按照ITC數據估算,2024年中國佔非洲進口份額的23.1%,相比於2019年提高了6.2個百分點,年均提高1.2個百分點,是非洲最大的貿易伙伴。這部分份額主要來自歐洲,如德國、法國份額相比與2019年分別回落了0.7、1個百分點。

相比東盟,中國對非洲的出口更加多元化,出口目的地也更加均衡。分商品看,中國對非洲出口增速較高的主要有機械設備(HS84)、車輛(HS87)、船舶(HS89)、電氣設備(HS85)、鋼鐵(HS72),分別拉動中國在非洲出口同比增長5、4、3、2、1個百分點。

分國別看,2025年1-7月,中國對尼日利亞(佔比中國在非洲出口10%)、利比里亞(佔比7%)、幾內亞(佔比2%)的出口增速分別為40%、48%、82%,是主要出口的主要拉動國。

其中,中國對尼日利亞出口大幅增長的是車輛(HS87)、機械設備(HS84)、電氣機械(HS85)。中國對利比里亞出口增速增長的主要是船舶,目前利比里亞是全球第二大方便旗船籍國,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船舶出口地,在中國買船,在利比里亞註冊,拉動中國對利比里亞船舶出口同比增長59%(船舶佔中國對利比里亞出口份額的74%)。中國對幾內亞出口大幅增長的主要是與採礦和基建相關的機械設備(HS84)、電氣機械(HS85)。

中國產業鏈對東盟、非洲的溢出,維持了中國出口的競爭力,讓中國出口增速在關税落地的7、8月依然保持韌性。

2025年8月,東盟、歐盟、美國、中國香港、拉美、非洲佔中國出口比重的17.8%、16.1%、9.8%、8.4%、8.3%、5.8%,相比於去年同期分別變動+2.6、+0.9、-5.5、+0.9、-0.6、+1個百分點。

8月中國對美出口同比下滑33.1%,拖累中國出口同比5.1個百分點,但對非洲、東盟出口分別拉動中國出口同比1.2、3.4個百分點,有效對衝了美國對中國出口的拖累。

總的來看,在這一輪美國發起的貿易戰摩擦中,東盟、非洲等新興市場國家是主要受益方,佔美國進口的份額均有所提高,中國雖然失去了一部分美國市場,但是依靠着自身的產業鏈優勢,在東盟、非洲等新興市場國家份額均有所提高,也受益於當地經濟發展。相反,日韓、歐洲等在這一輪關税貿易戰中或面臨更大的壓力,高額關税下,其佔美國市場份額面臨下滑壓力,在各類商品份額上也面臨着中國、東盟等地區的挑戰。

從整體份額上看,按照WTO口徑,在主要樣本國家中(2024年樣本國家出口佔全球出口比重的90.5%),今年上半年中國佔主要樣本地區出口份額上漲0.1個百分點,東盟份額上漲0.5個百分點,這部分份額或主要是由歐盟和日韓出讓的,上半年日韓、歐盟佔樣本地區出口份額分別回落0.1、0.6個百分點。

風險提示

中美貿易摩擦、關税上調和全球供應鏈調整,或致出口波動及企業利潤下滑等風險加大

全球地緣政治局勢變化及國際市場波動,可能持續影響出口節奏及相關行業經營

關注后續國內基本面變化,跟蹤出口后續景氣度波動以及對經濟的影響



注:本文選自國金證券研究報告出口韌性幾何

作者:

宋雪濤 SAC執業編號:S1130525030001

孫永樂 SAC執業編號:S1130525030004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