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1 05:17
來源:鈦媒體
「你必須做好全球市場,這對中國車企而言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零跑汽車創始人朱江明在慕尼黑車展后的溝通會上直言,「400萬台原本是燃油車的門檻,我認為未來電動車可能會更高。」
這一判斷意味着,對中國車企而言,深入全球市場已不是可選項,而是關乎長期生存的必然選擇。
德國慕尼黑國際車展現場,零跑汽車發佈了其全新車型Lafa 5,這是其連續第三年在海外車展發佈新品。不同於簡單的車輛出口,零跑展示的是一套系統性出海方案——從產品本地化適配、渠道建設到長期品牌運營。「我們堅定地深耕每個市場,不做貿易,而是真正的落地。」
朱江明強調的「長期主義」,或許正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從「機會型試探」轉向「戰略性佈局」的關鍵轉折。
從德國破局,不做貿易做市場
早在三年前,零跑汽車就已經啟動對歐洲市場的系統性準備,包括歐盟認證、本地化適應性開發和用户需求調研。「一款車要到歐洲銷售,歐盟的認證需要很長時間。因此在這段時間里,我們不斷準備產品,一方面要做更多認證,另一方面要進行本地化適應性開發。」
值得注意的是,零跑並非採用「貿易式」出海,而是堅持直營與本地化運營相結合的模式,拒絕總代制,強調品牌長期建設。
與Stellantis的合作便是零跑出海的關鍵一環。2023年,零跑與Stellantis集團合資成立「零跑國際」,藉助Stellantis的全球銷售網絡和製造體系,快速進入海外市場。
零跑汽車副總裁周穎透露,今年8月零跑在德國純電動銷量已攀升至中國品牌首位,海外月銷量穩定在約4000台。
朱江明坦言:「Stellantis集團的渠道網絡資源很強,並且車型價格和用户羣體可能與零跑現有的兩款車非常匹配。因此我認為這兩個因素是我們在德國銷量較好的原因。」
但他同時也表示,不會排除與其他經銷商的合作。「中國的經銷商目前或多或少都在出海,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和澳大利亞等華人多的區域」,未來可能會在特定區域與具有資源的經銷商合作。
回看零跑的出海之路,2023年慕尼黑車展上零跑發佈了首款全球車型C10,並正式啟動全球戰略。到2024年7月,首批零跑汽車從上海港發運海外。到了2025年1-7月,零跑的出海量已經達到了24980台,對於海運等物流能力能否跟上銷售速度的疑問,零跑汽車高級副總裁曹力表示信心十足:「Stellantis集團雖然在中國沒有整車銷售,但是其物流供應鏈非常強大。因此無論是運送零部件還是整車,物流網絡資源都非常豐富。」
一套體系,多款全球車
零跑與Stellantis的這種「借力」模式,尤其在與當地市場用户羣體匹配度高的情況下,為其銷量的快速爬升提供了堅實基礎。而從長遠來看,國際市場的競爭終將回歸品牌力與產品力本身。
曹力在溝通中進一步介紹了零跑的產品策略:「我們的車型從七八萬到后面規劃的30萬都需要滿足大眾化市場定位。」目前,零跑已逐步推出A、B、C、D四大產品系列,在覆蓋主流用户的基礎上,延伸出更具個性的車型,以呼應年輕消費羣體的多樣化需求。
在這一產品體系下,零跑尤其注重本地化適配。曹力提到,中外用户對智能功能的需求存在差異:「海外用户對輔助駕駛接受度較國內保守,但對智能座艙的體驗要求更高。」因此,針對歐洲市場,團隊對高頻使用場景——如高速公路輔助駕駛進行了針對性優化。
基於全球化開發理念,零跑從產品定義初期就考慮多地市場的機械素質與操控要求。例如剛發佈的Lafa5,不僅在電動化和智能化層面延續品牌優勢,更針對歐洲偏好進行了底盤調校和運動化設定。
在曹力看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目前在歐洲的競爭優勢仍然顯著:「尤其在智能座艙和三電技術方面,仍領先於當地主流品牌。」不過他也坦言,競爭正在迅速加劇。
朱江明則強調,唯有持續提升產品力,才能在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不管在哪個市場,產品沒有絕對競爭力,就難以真正脫穎而出。」而這或許正是「一套體系,多款全球車」策略背后的意義,既強調底層技術的通用性與迭代效率,也要求產品在落地層面具備高度的市場敏鋭度和適應性。
中外市場大不同,2026年月銷衝10萬
面對中外兩個完全不同的市場,曹力分享了一個有趣發現:Lafa5在歐洲和中國的目標用户年齡層差別很大。"在歐洲,這款車是非常主流的車型,用户年齡層集中在四五十歲;而在國內,主要用户羣體則在25到30歲之間。"這種差異直接反映了不同汽車市場的成熟度和消費文化。
使用場景也大相徑庭。「在歐洲可能更考慮個人使用,包括很多人都是租車的形式。在國內,這款車偏年輕運動,許多用户可能還處在剛畢業或者剛工作的人羣以及小家庭階段。」
基於這些發現,零跑在產品設計上做出了相應調整。曹力表示:「雖然我們不能詳細講解內飾,但是與現有B系列有較大差異。無論是顏色還是材質,歐洲都有專屬顏色。此外,我們在外觀、動力和操作方面都會有所區別。」
在市場表現方面,零跑制定了積極的目標。朱江明表示:「今年我們基本達成預期,達到5萬到6萬的海外銷量。我們爭取明年在國內和海外的銷量翻一番,海外甚至達到更多目標。」對於整體銷量,零跑預計2026年月銷有望突破10萬台。
然而,要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在於品牌影響力和產品口碑的提升。「所有用户首先需要考慮購買車輛的品牌,並且有明確的預算」,朱江明認為這是一個漸進過程。
從產品線角度,零跑將繼續拓寬產品系列。「我們明年計劃推出A系列和D系列,以拓寬更多產品線,以確保明年有更多增量。」朱江明表示。
零跑的出海之路,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全球化的一個縮影。從如何規劃市場、怎麼調整產品,再到一步步鋪開銷售網絡,能看出零跑的每一步都想得足夠長遠,也願意堅持長期投入。然而,出海並非坦途,涉及文化、法規、供應鏈、品牌等多重挑戰。
正如朱江明所言:「從量變到質變需要過程,不能拔苗助長。」零跑能否在海外市場複製其在中國的增長曲線,仍取決於其能否持續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品,並在本地化運營中不斷積累用户信任。
未來兩年,將是檢驗零跑出海成敗的關鍵時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或立場,不代表新浪財經頭條的觀點或立場。如因作品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需要與新浪財經頭條聯繫的,請於上述內容發佈后的30天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