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21現場|華為蘋果新品引爆深圳產業鏈:工廠急招,企業滿產

2025-09-10 22:30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吳佳楠 深圳報道

智能手機新品發佈熱潮正迎來「鏈式」升溫。

9月10日,蘋果正式發佈了iPhone 17系列四款新機型。

一周前,華為發佈新一代三摺疊手機 Mate XTs 非凡大師,這也是首款出廠即搭載 HarmonyOS 5.1 的華為三摺疊機型。

兩大手機主機廠巨頭之間的「掰手腕」也掀起了一場關於智能手機的全球消費電子熱潮。

根據知名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披露的數據,2025年上半年全球高端智能手機銷量同比增長8%,創上半年曆史新高,隨着消費者對智能手機的使用深度與黏性持續提升,「高端化」趨勢在各地區愈發明顯,多數品牌與地區均受益於這一趨勢。

深圳作為全球消費電子產業的重鎮,匯聚了眾多消費電子產業鏈企業,它們有的服務於蘋果成為「果鏈」企業,有的則與華為合作緊密。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這場消費電子換機盛宴的復甦態勢,正從招聘市場的急切,到工廠車間的滿產,再到資本市場的狂熱,都在引爆深圳相關產業鏈頭部企業近期的繁忙。 

萬聯證券電子行業分析師陳達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蘋果與華為的新品發佈,有望推動消費電子產業鏈的技術創新迭代與產品需求升級,iPhone 17 系列的超薄新款以及華為三摺疊屏手機,有望直接拉動消費電子產業鏈訂單增長,帶動OLED面板、攝像頭模組、散熱組件及鉸鏈等細分領域需求提升。

巨頭新品亮相

華為搶先蘋果發佈新品。繼去年推出全球首款商用三摺疊手機后,華為於9月4日推出全球第二款商用三摺疊手機——Mate XTs非凡大師。

IDC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5上半年,華為以374萬台的出貨量佔據75%的市場份額,創下歷史新高。自2019年發佈首款摺疊屏手機以來,華為成為首個累計出貨量突破1000萬台的中國品牌。

此次新品發佈也是華為的麒麟芯片在時隔四年后的再次公開亮相。據介紹,華為 Mate XTs非凡大師搭載新一代的麒麟9020芯片,經過系統級深度優化,性能實現突破,整機性能提升36%。

業內人士認為,華為主動亮相「麒麟9020」型號,表明國產芯片已突破關鍵瓶頸,從設計到製造的整體供應鏈全鏈路可控,不僅重塑了高端手機市場的競爭格局,更向全球傳遞出中國硬科技向供應鏈突圍的信號。 

蘋果公司也緊隨其后正式發佈了iPhone 17系列四款新機型。其中Pro機型放棄了沿用數代的鈦金屬,換上了鋁合金機身並加入了VC均熱板,標準版則用上了120Hz高刷新率屏幕。

此外,iPhone 17 Air在全球範圍內統一採用eSIM設計,取消了實體SIM卡槽,目的是爲了實現纖薄設計併爲電池騰出更多內部空間,但官網顯示在中國大陸地區,僅部分運營商支持eSIM。

陳達表示,華為憑藉三摺疊形態、自研麒麟9020芯片、鴻蒙OS生態和PC級應用體驗,有望進一步提升品牌忠誠度,持續吸引高端商務人士和科技愛好者,有望進一步鞏固其在高端摺疊屏市場的領先地位,而蘋果iPhone 17系列全新的超薄Air機型,則是直板機型結構設計的進一步創新,並升級全系120Hz高刷屏和影像系統等,契合追求設計感和輕薄體驗的核心用户需求。

回顧智能手機主機廠商的發展歷程,每一次新品發佈會都會讓全球消費電子產業鏈迎來發展新契機。當前,新的智能手機產品正受多摺疊形態、硬件結構重構等因素驅動逐步落地,進一步推動全球智能手機邁向高價值趨勢。

CounterPoint Research披露的數據,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3%,市場營收同比增長10%,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創下第二季度歷史最高紀錄。

進入滿產高峰

深圳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製造基地,無疑是這場巨頭「較量」中貢獻最多也是頗為受益的一方。從芯片、屏幕、結構件到代工組裝,深圳消費電子產業鏈企業幾乎覆蓋了手機生產的所有環節。

為迎接市場預期的華為、蘋果新品發佈,深圳廠商的生產車間在日前也開始變得繁忙起來,最直接的表現是招工市場的急切。

9月10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來到龍華人才市場附近實探,多位中介主動攔下詢問是否要找工作。當記者表示想進手機電子廠時,一位擁有多年豐富進廠打工經驗的中介直言,「不用體檢,帶上行李今天就可以面試,面試完立刻分宿舍,明天就能進廠上班了。」

另一名中介告訴記者,現在進廠的時薪幾乎是近段時間的最高工價,「七八月份的時候時薪只有20元,現在觀瀾富士康的工廠就能有23塊一小時,干到10月底還能額外獎勵800元。」 

記者拿到的一份9月10日的工廠招工時薪表顯示,在廣東省內,深圳富士康電子廠時薪為23元/小時,東莞藍思科技時薪達27元/小時,惠州伯恩工廠工價高達33元/小時。對比之下,省內非手機產業鏈企業工廠招工價格多在20元/小時以下。 

多家深圳相關產業鏈的上市公司在近期披露中也印證了滿產狀態。藍思科技在最新的投資者調研中表示,公司已達滿產狀態,在緊鑼密鼓地按照客户的生產規劃和訂單指引快速推進。立訊精密也在今年半年度業績會上表示,消費電子業務穩健增長,秋季即將迎來新一輪新品周期,立訊全面參與各終端且持續提升組裝份額和盈利能力。

「今天貨特別多,應該説是這兩天貨都特別多,彎了一天腰了也忙不過來。」一名已經在深圳某電子廠工作的工友向記者表示。

資本市場走強

自蘋果和華為宣佈9月即將舉行秋季新品發佈會后,帶來的不僅是消費電子換機熱潮帶來的車間繁忙景象,還有A股產業鏈公司整體走強,資本市場持續升溫。

備受關注的深圳「果鏈三巨頭」藍思科技、歌爾股份、立訊精密,成為市場焦點。立訊精密拿下iPhone17系列45%的整機組裝份額,上半年營業收入高達1245.03億元,同比增長20.18%;歸母淨利潤66.44億元,同比增長23.13%,公司正在籌劃H股發行上市。

藍思科技是蘋果玻璃蓋板及金屬機殼主要供應商,公司已於7月9日在港交所上市,上半年歸母淨利潤11.43億元,同比增長32.68%;歌爾股份為iPhone系列提供揚聲器等聲學組件和模組,目前已正式開啟分拆歌爾微電子至港交所IPO,上半年歸母淨利潤實現15.65%的增長。 

此外,為iPhone 17系列提供精密結構件的工業富聯今年以來在二級市場備受追捧,總市值超過1萬億元,穩居國內消費電子乃至整個電子行業規模最大的上市公司;同爲華為、蘋果的頭部企業供應商飛榮達,上半年在手機終端產品的市場份額及盈利能力持續得到提升,上半年歸屬淨利潤同比增長119%。 

從整體情況來看,記者根據Wind數據梳理,按申萬行業分類,深圳消費電子行業上市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實現區間漲幅35%,共實現營收5797.2億元、淨利潤243.1億元,分別增長25.6%和17.4%。

消費電子產業鏈企業抓住終端廠商發佈新品的契機迎來業績增長機遇的同時,不少「果鏈」企業和華為供應鏈企業,也在有意識地提升技術密度、構建更具韌性的供應鏈網絡,並積極向汽車電子、AI眼鏡等新賽道拓展。 

通過持續開發應用於基於AI技術的筆記本電腦和可穿戴產品的關鍵零部件,長盈精密多個重大項目均在同步開發及準備量產的階段;藍思科技的智能頭顯業務同步增長14.74%,公司成功對國內頭部客户AI眼鏡整機規模化量產交付;歌爾股份和舜宇達成合作,並投資了康耐特、Plessey,在AR和AI產業鏈上下游佈局。

陳達表示,消費電子企業向新賽道拓展,是在穩固自身基本盤業務的基礎上,積極把握AI浪潮的快速發展機遇。公司在消費電子領域積累的精密製造經驗可以延伸、複用和遷移至AI新賽道的相關製造業務,降低研發成本,有望加快新產品矩陣佈局,迅速搶佔新賽道的市場份額,同時,多元化佈局有望進一步豐富消費電子行業應用生態,頭部企業通過技術協同與生態整合構建競爭壁壘,推動產業鏈從硬件組裝向智能生態系統躍遷,長期來看有望驅動行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發展。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