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0 20:13
《讓掃街榜飛》
「高德發榜了!」
「什麼榜?」
「掃街榜!」
「什麼是掃街榜?」
「翻譯翻譯,什麼叫掃街榜?」
「不用翻譯,就是真實!真實!」
9月10日,在阿里巴巴成立26周年之際,高德地圖正式發佈「高德掃街榜」,其是全球首個基於用户真實行為生成的榜單。與此同時,高德還啟動了「煙火好店支持計劃」,宣佈將發放超過10億元補貼等措施,鼓勵用户到店消費,力爭每日為線下餐飲及服務行業多帶去1000萬客流。
作為阿里旗下重要的國民級應用,高德此舉被視為阿里再次發力本地生活到店業務的關鍵動作,也標誌着高德從工具型平臺向「內容-決策-交易」閉環生態邁進的重要一步。
而更讓外界矚目的是,高德此次甩出了一個堪稱「降維打擊」的新物種,有望重寫當下線上線下商業生態的遊戲規則。
在數字化時代,工具類App的商業價值往往被低估。它們雖然擁有龐大的用户基礎,但變現能力一直未受到重視。
如今高德這位昔日默默「送客到店」的活雷鋒,不再滿足於只做流量漏斗,而是把「第一步」直接升級為「第一單」,讓工具類App第一次有機會「站着掙錢」。
這一轉變的核心在於,地圖應用天然與用户的出行決策緊密相連,而出行決策往往是消費決策的前奏。用户在規劃出行路線時,往往已經對目的地的餐飲、住宿、娛樂等服務有了初步的需求,高德地圖通過精準的導航和豐富的信息推薦,能夠無縫銜接用户的出行需求與消費場景,從而實現從出行到消費的自然過渡。
高德地圖的用户基礎龐大且活躍,而這也為其商業變現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每天1.86億的日活用户和8億的月活用户,以及每天1.2億次的「吃住行」搜索和1300萬次導航終點落在餐廳、酒店、景區的數據,都表明高德地圖在用户出行決策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這些數據不僅反映了用户的出行習慣,更藴含着巨大的消費潛力。高德地圖通過整合這些數據,能夠為用户提供更加個性化、精準化的服務推薦,從而提升用户體驗,同時也為商家提供了更精準的營銷渠道。
實際上,高德地圖的這一戰略也與阿里的整體生態佈局相契合。阿里在電商、支付、物流等領域已經建立了強大的生態體系,隨着高德「位置電商」的融入,各大領域賬户、支付、會員、積分有望全面互通,形成「線上+線下」雙入口閉環。
不難想象這樣一個圖景:用户通過高德好評榜找到熱門品牌火鍋門店,購買優惠券自動覈銷,又迴流淘寶旗艦店買底料、淘寶閃購訂外賣...
一條數據鏈,多個交易場景,阿里有望把10萬億「新型服務業電商」蛋糕重新切塊。
可以説,高德示範了一次「工具翻身」的標準動作:用真實交易替代虛榮流量,用信用體系替代水軍榜單,用位置入口補齊線下短板。
工具類App找到「站着掙錢」的新活法,本地生活市場也將迎來「信用時代」的新變量。
此次,高德啟動10億補貼計劃,此舉旨在降低用户到店成本,鼓勵用户到店消費。顯然這種真金白銀的投入,不僅將為商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客流,也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消費選擇和更好的消費體驗。
當然補貼可以複製,但「不可刷榜」的公信力無法複製。高德用10億元買的不只是交易,更是「真實」心智的入場券。
高德地圖的「掃街榜」最大的差異化在於其評價體系完全基於用户實際行為,而非主觀評論。這一評價體系通過「行為數據+芝麻信用+AI風控」三層防火牆,確保了評價的真實性和可信度。具體來説:
從行為數據來看,高德地圖依託每日超1.2億次生活服務相關搜索和導航至1300萬個目的地的海量數據,從多個維度還原商户真實熱度。
例如,「輪胎磨損榜」體現遠距離專程前往行為,「回頭客榜」反映復購率,「本地人愛去榜」和「煙火小店榜」則聚焦區域特色與口碑老店。
與此同時,高德地圖引入支付寶芝麻信用體系,對高信用用户的評價予以更高權重。這意味着,用户的信用等級越高,其評價的影響力越大,從而有效提升了評價體系的可信度。
而在AI風控上,藉助AI風控機制,高德地圖亦能夠有效過濾虛假評價,進一步確保評價的真實性和公正性。
可以説,高德打造的這一AI時代的榜單產品,實現了對PC時代榜單產品的降維打擊。
如果説舊體系拼的是「説」,從單一用户點評維度,用語言投票。那麼新體系拼的就是實實在在的「做」,基於所有真實的行為。這也意味着,刷評、送禮、買關鍵詞,在所有行為數據面前都將瞬間失效——商家送再多的飲料、再精美的伴手禮,也換不來用户跨城30公里專程導航。
顯然,高德通過「行為數據+芝麻信用+AI風控」三層防火牆,其成功構建了一個真實可信的評價體系,直擊行業「刷好評、控差評」的痛點。這一評價體系不僅為用户提供了更可靠的消費參考,也為商家提供了更公平的競爭環境。
過去十年,本地生活服務行業陷入了「差評恐懼」與「好評通脹」的雙重內卷。
對消費者而言,好評越來越水,難以作為決策參考;對商家而言,不僅面臨被「惡意差評」勒索的風險,還被平臺「推廣費」綁架,不付費就難以獲得曝光;對整個行業而言,評價生態被嚴重稀釋,用户決策效率下降,商家流量成本上升,形成了一個多方受損的惡性循環。
高德「掃街榜」的推出,正試圖打破這一困局,其將「真實」變成可定價、可流通、可增值的信用資產,通過構建基於真實行為的評價體系,高德正推動本地生活服務行業向「良幣驅逐劣幣」的健康生態發展。
在這個體系中,行為即是投票、信用等於流量,用户的每一次真實到店行為都是對商家的肯定,芝麻信用高的用户,一條帶圖的評價可以頂水軍十條。用户每一次導航、每一次復購,都在為商家積累「不可篡改」的信用雪球。
事實上,高德在構建真實評價體系方面早有探索。早在2020年9月,高德就上線了「高德指南」,覆蓋350個城市吃住行遊購娛全品類熱門推薦。這一成功經驗為「掃街榜」的推出奠定了基礎。
如今,高德將「行為+信用」模型也有望從餐飲領域擴展到酒店、景區等更多領域,甚至是婚慶、醫美、汽修等生活服務場景。這種基於真實行為數據的評價體系,不僅為用户提供了更可靠的決策參考,也為誠信經營的商家提供了公平競爭的舞臺,有助於降低優質商家的流量獲取成本,提升整個行業的服務質量。
當然,從商業維度看,阿里藉助高德真正要做的是讓「出門第一步」變成「大消費第一入口」,讓行為數據成為AI時代大消費平臺的底層燃料。實際上也可以看到,阿里正基於AI技術的發展和用户的需求,不斷提升自己的線上大消費超級入口和線下生活服務超級入口服務。
阿里的佈局並不是只着眼於單一消費品類的競爭,而是滿足10億消費者的一站式需求,着力於塑造AI時代大消費平臺的商業形態。
正如,阿里巴巴合夥人、高德總裁劉振飛之前所表示的,疫情之后的各行各業都「數字化得更徹底」。物理世界的每一個點都可以放在地圖上,隨着5G時代的到來,會有越來越多設備需要聯網定位,這正是高德和阿里的歷史性機遇所在——一個把「真實」玩到更多場景的長期發展機會。
高德「掃街榜」的出現,不僅僅是一個新榜單的上線,更標誌着本地生活行業正從「流量玩法」走向「信用體系」的重構。當行業還在舊戰場里卷好評、卷套餐、卷補貼,高德直接升維到「行為信用」星球」。
這不是又一次的團購大戰,而是一場評價權力遷移——從鍵盤到輪胎,從語言到行為,從五星到車轍。高德讓榜單回到真實訂單、真實到店、真實復購。流量不再是可刷的虛榮指標,而是可驗證的信用資產;平臺不再賣廣告位,而是融入更多「確定性交易」。
「掃街榜」只是第一顆釘子等到榜單覆蓋到酒店、景區、醫美、婚慶那天,人們纔會發現:線上線下融合的商業遊戲規則,早被悄悄重寫。(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