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0 09:59
(來源:氫能源燃料電池電動汽車)
近日,包括億華通(02402.HK/688339.SH)、國富氫能(02582.HK)、國鴻氫能(09663.HK)、重塑能源(02570.HK)在內的多家氫燃料電池頭部企業已全部披露完半年報。
結合上半年業績表現看,隨着行業從「政策示範驅動」向「場景商業化驅動」轉型,氫燃料電池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和商業化考驗更為嚴峻。但同時,隨着這些公司向國際市場開拓、應用場景多元化佈局、產業鏈上下游整合等方向發力,氫燃料電池企業持續虧損的困境正被一點點打破。
增利不增收
今年上半年上述四家公司營業收入整體下滑。國鴻氫能、億華通跌幅居前,分別同比下滑55.7%、53.25%至5888.3萬元、7192.9萬元;國富氫能同比下滑19.2%至1.09億元,重塑能源同比減少9.9%至1.07億元。
關於收入下滑,上述公司解釋稱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氫燃料電池行業處於商業化早期階段,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且新扶持政策落地周期與市場預期存在時間差,短期內影響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節奏,造成市場銷量承壓;二是下游客户在補貼政策逐步優化背景下,對整車成本控制要求更高,推動產業鏈市場競爭加劇,部分企業為消化庫存或搶佔市場份額採取價格策略,加劇產品價格下行壓力。
受市場環境下行影響,多家公司主力產品量價齊跌。例如,億華通營收中佔比超七成的燃料電池系統上半年收入同比下滑52.7%至5064.2萬元;國鴻氫能的主力產品氫燃料電池系統上半年收入同比大降72%至3665.1萬元。
「燃料電池行業市場需求整體下降,行業規模縮減。基於當前流動資金狀況考量,公司採取了審慎的營銷擴張策略。」在解釋上半年產品銷量減少時,億華通在半年報中這樣説。
氫燃料電池系統主要應用在氫燃料電池汽車等交通領域。受2020年氫燃料電池車示範應用城市羣相關政策催化,產業投資風起。但由於氫燃料電池及制氫成本高、加氫站佈局不夠,據香橙會研究院公開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燃料電池汽車累計產量1364輛,同比下降47.2%;累計銷量1373輛,同比下降46.8%。
不過記者注意到,上半年除了億華通之外,其他三家公司歸母淨利潤均實現減虧,幅度在13%-28%不等。億華通歸母淨利潤雖持續下滑,但同比虧損幅度已降至近四年來同期中報披露的最低水平。
究其原因,國富氫能表示,上半年公司收回部分大額應收賬款、政府補助和電費收入增加、其他收益增加及虧損收窄,以及各項成本開支減少,導致虧損規模同比去年減少20%至8924.8萬元。
困擾行業久矣的應收賬款問題似乎正逐步得以解決。截至今年6月底,億華通、重塑能源、國鴻能源應收賬款余額較上年底分別下滑3%、7.8%、4.9%至21.3億元、21.57億元和16.4億元。億華通高層在昨日召開的業績會上表示,公司將持續強化應收賬款管理,積極與整車廠商合作,改善回款狀況。
「第二曲線」成效初顯
「燃料電池汽車年推廣量不足萬輛,行業規模較小,難以支撐氫能產業可持續發展。」億華通董事長張國強曾在今年兩會期間建議,鼓勵拓展燃料電池在軌道交通、船舶、低空、航天等場景的示範應用;此外,圍繞物流及工業園區,推動重型燃料電池非道路移動機械試點應用。
上半年,不少公司已在氫燃料電池新應用場景上作出成績。例如,億華通產品已拓展至冷鏈運輸、環衞及重卡等應用場景,同時也在船舶、熱電聯供等新領域展開應用;重塑能源也圍繞具備低成本氫氣資源的區域,推動車輛在高速、中長途的應用,公司稱搭載其產品的重卡已能滿足大宗貨物運輸需求,並在特定場景具備經濟性。
同時,國內競爭激烈,也讓企業盯上了海外市場。
上半年,重塑能源海外市場收入同比增約160%至1100萬元,佔公司總營收比重由同期2%提高到10%。重塑能源表示,海外業績增長主要由於公司圍繞歐洲、北美及東南亞市場持續拓展海外業務銷售,以及燃料電池產品和技術得到海外客户認可。接下來,公司將圍繞國家「一帶一路」策略,聚焦東南亞、中亞、中東、北非等重點潛在市場區域,加強市場拓展和銷售網絡建設,發揮海外市場訂單高毛利的優勢。
國富氫能也表示「海外市場對公司業務發展至關重要」。公司已確認了數個具備有利條件和實際可行性的海外優質項目,包括加氫站、制氫設備製造廠、液態氫設施以及水電解制氫項目。
另外,向產業鏈中上游延伸也成為企業自救路徑。今年3月,億華通披露重組預案,擬與主營上游制氫業務的中國旭陽集團(01907.HK)雙向整合,在氫能製備、儲運、消納和應用場景規模化等方面實現協同。
重塑能源、國富氫能還將目光移向海外製氫市場。前者表示將進一步探索參與海外綠氫生態項目,實現中國綠氫項目經驗的複製,推動電解水氫能裝備及零部件等產品銷售;后者稱其上半年已向印度客户交付首批示範用鹼性水電解制氫成套設備,初步具備國際市場競爭力。
來源: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