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健康160開啟招股:中國數字醫療健康綜合服務行業最大平臺

2025-09-10 18:01

(來源:美港股觀察社)

作者:大G

原創:美港股觀察社

9月9日,健康160國際有限公司(股份代號:2656)開啟招股,擬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此次全球發售共計33,645,500股股份,其中香港公開發售3,364,750股,國際發售30,280,750股,最高發售價爲每股14.86港元。本次發售所得款項淨額(按發售價中位數13.37港元計算)約363.6百萬港元,擬主要用於擴大醫療資源覆蓋、加強研發、豐富產品服務及戰略收購等。此次上市並未引入基石投資者。

一、公司概況:醫藥批發與數字醫療雙輪驅動的行業先行者

健康160是中國兼具經驗的醫藥健康用品批發商及領先的數字醫療綜合服務提供商,核心業務圍繞「醫藥健康用品銷售」與「數字醫療健康解決方案」兩大板塊展開。在醫藥健康用品銷售領域,公司通過批發與零售雙模式覆蓋不同客羣:批發模式主要服務區域醫藥貿易公司、醫療機構等企業客户,依託穩定供應鏈提供高效交付;零售模式則通過健康160平臺及第三方電商平臺,直接向個人用戶提供滿足日常及緊急需求的醫藥健康用品。在數字醫療領域,公司打造的健康160平臺整合線上線下資源,為醫療健康機構、醫護人員、個人用戶等提供在線營銷、數字醫院、在線健康服務等多元化解決方案,推動行業數字化轉型。

憑藉雙業務線協同發展,健康160已取得顯著行業成績。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累計連接超44,600家醫療健康機構,其中包括14,400家醫院(含3,430家三級醫院)及30,200家基層醫療衞生機構;累計合作醫護人員超902,300名,含約46,200名註冊醫生;註冊個人用戶達55.2百萬名,截至2025年Q1平均月活躍用户為3.3百萬名。業務覆蓋全國260多個城市,建立11個區域運營中心,並累計產生超141.3百萬份掛號訂單及969,000份商品銷售訂單。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按2024年平臺掛號量、合作醫院數、三級醫院數及醫護人員接入數計算,公司為中國數字醫療健康綜合服務行業最大平臺。

二、主營業務:多元化業務矩陣構建穩定收入結構

公司主營業務形成「醫藥銷售+數字服務」的多元化矩陣,兩大板塊相互協同、互補發展。醫藥健康用品銷售板塊中,批發模式以大宗商品交易為核心,通過與上游供應商的良好合作,為企業客户提供有競爭力的價格、穩定的供應量及準時的交付周期,2025年Q1該模式收入佔比達64.3%,是收入的核心支柱;零售模式則聚焦個人用戶需求,通過精準選品滿足多樣化健康需求,雖收入佔比相對較低(2025Q1約2.6%),但有效豐富了C端用户觸達渠道。數字醫療健康解決方案板塊則細分為三大類:在線營銷解決方案為醫療機構提供平臺管理、流量優化、醫藥商城及在線廣告服務,助力其獲客與品牌推廣;數字醫院解決方案通過藍蜻蜓傳染病監控系統、全流程患者管理系統等,幫助醫院實現數字化運營;在線健康服務則連接註冊醫生與個人用戶,提供圖文、電話、視頻等諮詢服務,構建高效醫患溝通橋樑。

從收入結構來看,公司收入來源呈現「醫藥為主、數字為輔」且數字業務佔比持續提升的特徵。2022年至2024年,醫藥健康用品銷售收入佔比分別為73.2%、71.7%、68.7%,2025年Q1進一步降至66.9%;同期數字醫療健康解決方案收入佔比從26.8%逐步提升至33.1%。細分來看,醫藥批發是絕對收入主力,2025Q1佔比64.3%,較2022年的57.8%有明顯提升;數字解決方案中,在線營銷解決方案增長顯著,2024年收入佔比達19.1%,成為數字業務的核心增長引擎。這種收入結構既依託醫藥批發保障了現金流穩定性,又通過數字業務打開了長期增長空間,形成「穩基本、強增長」的格局。

三、財務分析:收入穩增虧幅收窄,毛利率結構分化顯著

公司近年收入保持穩定增長態勢,虧損幅度持續收窄,盈利能力逐步改善。2022年至2024年,公司總收入分別為人民幣525.6百萬元、628.6百萬元、620.7百萬元,2023年同比增長19.6%,2024年雖略有回落但整體保持穩健;2025年Q1收入達人民幣100.5百萬元,同比增長6.7%,延續增長趨勢。盈利方面,公司仍處於虧損階段,但虧幅持續收窄:2022年至2024年淨虧損分別為120.1百萬元、106.2百萬元、108.2百萬元,2025年Q1淨虧損降至17.1百萬元,較2024年同期的40.6百萬元收窄57.8%;經調整淨虧損(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表現更優,2022年為81.9百萬元,2023年收窄至35.7百萬元,2024年進一步收窄至31.5百萬元,2025年Q1僅為7.2百萬元,顯示公司成本控制與盈利轉化能力持續增強。

毛利率呈現結構性分化特徵,整體毛利率穩步提升,淨利率仍待轉正。2022年至2024年,公司整體毛利率分別為22.5%、21.8%、25.8%,2025年Q1進一步提升至27.7%,主要得益於高毛利率的數字醫療業務佔比提升。細分來看,醫藥批發業務毛利率極低,2022年至2025年Q1分別為3.0%、1.0%、0.9%、0.6%,主要因大宗商品交易競爭激烈、定價壓力大;而數字醫療解決方案毛利率較高,其中在線營銷等業務毛利率超70%,成為拉動整體毛利率提升的核心動力。淨利率方面,受行業擴張期成本投入影響,公司淨利率持續為負,2022年經調整淨利率為-15.6%,2023年改善至-5.7%,2024年為-5.1%,2025年Q1因季度性因素略有波動至-7.1%,但長期改善趨勢明確。

四、競爭優勢:資源與生態構建核心壁壘

健康160的核心競爭優勢在於深厚的醫療資源積累與協同的平臺生態體系。在醫療資源方面,公司憑藉先發優勢與區域深耕,累計合作超14,400家醫院及902,300名醫護人員,其中三級醫院合作數達3,430家,在行業內形成顯著資源壁壘;同時,11個區域運營中心的佈局實現本地化服務能力,進一步鞏固資源優勢。在平臺生態方面,公司構建了「企業客户-醫療機構-醫護人員-個人用戶」的多方協同生態:醫藥批發業務強化供應鏈與議價能力,為零售及數字業務提供支撐;數字醫療業務提升平臺流量與用户粘性,反哺醫藥銷售;這種協同效應既降低了獲客成本,又提升了客户留存率,2024年用户復購率達65.7%,2025年Q1進一步提升至84.6%。

此外,公司的技術研發能力與行業經驗亦是重要競爭力。公司持續投入研發,2022年至2025年Q1研發開支分別為54.1百萬元、41.7百萬元、50.5百萬元、9.0百萬元,研發成果如160雲醫院、藍蜻蜓監控系統等已實現商業化落地;管理團隊擁有跨行業經驗,對醫療健康與互聯網行業的理解深厚,能夠精準把握行業趨勢,推動業務持續迭代。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公司在2024年中國數字醫療行業多個核心指標中排名第一,競爭地位穩固。

五、行業前景:數字醫療成增長新引擎,市場空間廣闊

中國醫療健康行業整體保持穩健增長,數字醫療細分賽道呈現高增長態勢。2024年中國醫療健康行業市場規模達人民幣120,232億元,2019-2024年複合年增長率為7.9%,預計2030年將增至196,478億元,CAGR為8.5%。其中,數字醫療健康綜合服務行業為核心增長引擎,2024年市場規模達2,203億元,2019-2024年CAGR高達32.1%,預計2030年將突破7,401億元,CAGR維持22.4%的高位;健康產品批發市場雖增速相對平緩,2024年規模為23,101億元,2019-2024年CAGR為4.1%,但作為醫療健康產業鏈的核心環節,市場規模龐大且需求穩定,預計2030年將達32,556億元。行業增長主要受人口老齡化(2024年65歲以上人口占比15.6%)、政策支持(「互聯網+醫療健康」政策持續推進)、健康意識提升及技術迭代等因素驅動。

從競爭格局來看,細分賽道呈現不同特徵。健康產品批發市場參與者眾多,2024年超15,000家,市場集中度較低但頭部效應初顯,CR5達57%,主要為大型國有醫藥貿易公司,健康160以不足0.1%的市場份額排名約500位,仍有提升空間;數字醫療健康綜合服務行業競爭激烈但尚未形成絕對壟斷,2024年超400家參與者,CR5約22.5%,公司憑藉醫療資源與平臺生態優勢,在掛號量、合作醫院數等核心指標上排名第一,公司在醫療資源覆蓋上佔優,但收入規模仍需追趕頭部企業。

六、估值分析:估值偏高,成長潛力待釋放

按本次全球發售發售價範圍11.89-14.86港元計算,健康160上市后總市值預計為40-50億港元,對應最近12個月的營業收入(人民幣627.0百萬元,約合685.1百萬港元)的市銷率(PS)約為5.84-7.30倍。

公司的可比上市公司包括阿里健康、京東健康、平安好醫生等,它們的平均市銷率為4.92倍,相比較而言,健康160此次上市的估值相對偏高。長期來看,若公司能持續提升數字業務收入佔比、優化批發業務毛利率,同時依託醫療資源拓展商業健康保險等增值服務,估值仍有提升空間。短期來看,公司股價有望受益於港股目前火爆的打新行情,但波動相對較大。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