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儲能電芯供需緊張,或持續至明年第一季度!

2025-09-10 16:20

  近日,儲能電芯供應形勢發生急劇變化,產能緊張、成本攀升成為行業共同面臨的難題。一線品牌陸續調價,部分企業暫停外供,巨頭紛紛通過包線、鎖單等方式搶佔產能,一場供應鏈風暴正席捲整個儲能行業。

01

電芯價格普漲,產能遭「瘋搶」

  據瞭解,近期已經有多家一線電芯企業陸續上調產品價格,漲幅在每瓦時0.02-0.03元之間。成本上漲的壓力正迅速向下遊傳遞,系統集成商也已開始調價。陽光電源率先對其257kWh儲能櫃產品做出價格調整,每度電上漲0.03元,單櫃成本增加約8000元。

  有從業者預計,這僅僅是開始,隨着電芯緊缺態勢延續,后續還將有更多企業在第三季度跟進調整價格,以緩解成本壓力。

  為應對供應不確定性,多家龍頭企業主動出擊,通過長期合作、包斷產線等方式鎖定產能。有消息稱,華為已與欣旺達達成合作,直接包下其部分電芯產線至2027年,這一大手筆舉措在業內引起廣泛關注。

  與此同時,國軒高科也傳出電芯「暫不外供」的消息,優先保障自有系統集成及戰略客户需求。其他企業如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維權)等雖未公開表態,但也在通過與客户簽訂長協、增加預付款比例等方式加強供應鏈控制。

02

海外訂單火爆,供需緊張或持續至明年第一季度

  本輪供應短缺並非偶然。有業內人士認為,儲能電芯供需反轉的深層邏輯,源於技術迭代與產能擴張的錯配。

  技術端,314Ah及以上大容量電芯快速替代傳統280Ah產品。新一代電芯能量密度提升10%,循環壽命突破12000次,適配海外標準集裝箱,系統成本大幅降低約25%,從經濟性上為全球儲能需求的高速增長奠定了基礎。

  產能端,此前在2024年,行業產能利用率不足35%,企業擴產意願低迷,但2025年全球儲能需求突然超預期爆發,尤其是歐美、澳新等市場訂單旺盛,進一步加劇了國內產能的緊張局面,部分海外項目甚至需要「加價優先排產」。

  某一線企業人士透露,海外詢單量同比增長超過200%,產線基本滿負荷運轉,目前排產已安排到12月底。

  目前,寧德時代、海辰儲能、瑞浦蘭鈞等多家頭部企業產能利用率已超90%。雖然海辰儲能重慶基地第四代智能產線效率較上代提升30%,但訂單仍排至10月。瑞浦蘭鈞則計劃年底前將海外收入佔比提升至30%,7月單月產能已全部飽和。

  由於產能吃緊,部分企業甚至已暫停接新單,集中資源處理存量訂單,以避免交付風險。儘管多家電池企業有擴產計劃,但由於產能釋放需要時間,預計供需偏緊的狀態可能延續至2024年第一季度。

  面對當前形勢,不少行業人士呼籲保持理性,避免因恐慌情緒導致囤貨、炒貨等行為,反而加劇市場波動,並建議企業根據實際需求合理下單,與供應商建立更穩固的戰略合作,共同提升供應鏈韌性。

  顯然,這一場由電芯供需緊張引發的行業震盪,正在考驗每一個市場參與者的應對能力。如何在高速增長中保持供應鏈穩定,已成為儲能企業面臨的核心課題。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