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軍控協會會長談閲兵裝備:中國核力量發展有助於全球和地區和平

2025-09-10 17:19

來源:環球網軍事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郭媛丹 陳青青】中國軍控與裁軍協會(以下簡稱「軍控協會」)會長成競業10日在一場發佈會上表示,中國在適度發展和加強核威懾力量的過程中,始終堅持的出發點是維護國家安全、領土完整和主權獨立。中國核力量的發展有助於促進全球和地區和平。

10日,中國軍控協會與中核戰略規劃研究總院在北京聯合發佈《向無核武器國家提供安全保證:從政治承諾邁向國際法律文書》研究報告。這是中國學術機構首次公開發布關於無核武器國家安全保證的專題研究報告,報告共計6章,約1.1萬余字。

成競業在發佈會上表示,擺脫核武器與核戰爭威脅,最終全面禁止和徹底銷燬核武器,符合全人類共同利益。向無核武器國家提供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消極安全保證,有助於推進核裁軍進程,推動實現全面禁止和徹底銷燬核武器,也是核領域全球治理的一個重要方面。當前國際安全形勢下,無核武器國家對儘早談判締結無核安保國際法律文書的訴求更強烈、呼聲更高漲,核武器國家向無核武器國家提供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安全保證的重要性日顯突出,緊迫性進一步上升。「這不僅事關無核武器國家的正當權利,而且也對減少核風險、加強國際不擴散機制、維護地區和國際和平與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成競業表示。

就外媒關注的東風-61在9月3日閲兵中的亮相,成競業表示,「作為非官方、二軌的軍控協會成員,我對中國國防力量的發展感到十分欣慰和鼓舞」。他表示,「這不僅體現了中國和平力量的增長,也是我們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感到驕傲。中國在適度發展和加強核威懾力量的過程中,始終堅持的出發點是維護國家安全、領土完整和主權獨立。」

成競業表示,中國核力量的發展有助於促進全球和地區和平。從中國第一天擁有核武器起,就明確表明其目的在於自衞,為的是打破核大國的核壟斷與核訛詐,直到今天依然如此。同時,中國始終堅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承諾無條件不對無核國家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這些政策一以貫之,「我也不認為會發生任何變化」。

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美俄正在進行削減核武庫的談判,希望中國也能夠參與到談判中。對此,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説,擁有最大核武庫的國家,應該切實履行核裁軍特殊優先責任,進一步大幅實質削減核武庫,為最終實現全面徹底核裁軍創造條件。郭嘉昆表示,中美核力量根本不在一個量級,兩國核政策戰略安全環境也完全不同,要求中方加入中美俄三邊核裁軍談判,既不合理也不現實。

在發佈會上,成競業進一步解釋説,作為全球擁有最大核武庫的國家,美俄應該率先進一步大幅度裁減,這是國際社會的最大期待。「從技術的角度分析,美俄兩國佔了全球90%以上的核武庫,讓中國加入中美俄三邊核裁軍談判顯然是不公正、不合理的。」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