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太平老友寶藏計劃」廣州站啟幕 嶺南文化傳承千載,木棉人家「益」路花開

2025-09-09 21:44

金音

9月5日,「銀發創益 太平有戲——「太平老友寶藏計劃」廣州站活動在中國太平·木棉人家温情啟幕。太平人壽廣東分公司、太平健康養老(廣州)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特邀嘉賓,中國太平·木棉人家社區長者代表及太平人壽大灣區客户代表等約百人齊聚活動現場。

太平人壽代表在致辭中指出,每一位長者都是一座「寶藏」:他們擁有歲月沉澱的智慧、時代雕刻的匠心、家國熔鑄的情懷。我們搭建這座「慈善之橋」,就是讓太平老友們的寶藏被看見、被珍視、被傳遞,並能讓嶺南的温情跨越千里,在皖西大地落地生根。太平健康養老(廣州)有限公司代表在致辭中強調,木棉人家作為太平旗下康養社區,始終致力於為長者打造「有價值、有温度」的銀齡生活,此次活動正是「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理念的生動實踐,也是太平服務灣區銀發羣體、以藝術之力踐行公益的具體行動。

本次活動得到了中國太平·木棉人家入住長者的積極支持,長者們捐贈了多件作品參與現場義賣。木棉人家長者代表、曾參與秦安大地灣「地畫」保護的退休文物工作者李現在現場分享中表示,「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創作者的心血與情感,如今它們能跨越千里,為遠方的孩子帶去温暖與希望,我內心滿是感動與欣喜,這是藝術的力量,更是愛心的力量。」

活動現場,多位灣區藝術界嘉賓和長者精心創作的藝術作品也加入現場義賣:廣繡非遺傳承人黃健珊的《嶺南之果》和梁雪珍的《紅棉》,著名油畫家蔡楚夫的作品《水作琴中賞山疑畫里看》……這些作品涵蓋書畫、廣繡等多個品類,皆是承載着創作者心意的嶺南的文化瑰寶,通過太平人壽搭建的公益平臺,讓嶺南的温情跨越千里,為安徽六安裕安區困難家庭學子送去關懷與希望。廣東省老年文化協會書畫會代表何爺爺在現場致辭中提到「得知義賣所得將助力安徽六安困難家庭少年兒童,我滿心感動。藝術不該只在展廳,更要化作温暖的力量。」

國家所需,太平所向。作為唯一一家管理總部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金融央企,中國太平將「立足港澳、深耕大灣區」確定為核心戰略方向,充分發揮金融保險功能和跨境經營優勢,為灣區人民羣眾謀福祉。中國太平旗下專業壽險子公司太平人壽積極響應國家「六個老有」號召,聯合新浪財經發起「太平老友寶藏計劃」,探索「以老助幼」公益新模式,把「老有所為」的「寶藏」變為少年求學奮進的力量。

截至目前,活動已在上海、成都、武漢、昆明、濟南、杭州和無錫多個城市舉辦。此次廣州站活動,充分匯聚灣區內港澳人士、外籍華人等多元力量,將嶺南文化特色與公益行動深度融合,讓「老有所為」的銀發力量持續照亮學子的求學夢想。「太平老友寶藏計劃」后續還將繼續在全國多個城市開展,持續匯聚銀發力量,傳遞公益温情,讓「老有所樂、幼有所學」的美好願景照進現實,讓金融央企的責任擔當在更多土地上開花結果。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