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0 14:30
當前,新質生產力已成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亦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又一「增長極」。支持科技創新企業發展已是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重要着力點。
作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科技金融也成了各家銀行高質量發展的「必爭之地」。一方面,良好的發展勢頭和旺盛的金融需求為商業銀行帶來了巨大的商機和潛在的回報;另一方面,科技企業不同於傳統企業「強專業、輕資產、高成長、高不確定性」的特徵,不斷促使商業銀行重新審視和創新經營理念及服務模式。
銀行業金融機構正在改變傳統信貸邏輯的模式,用金融「活水」精準滴灌科創「幼苗」,「看不懂、摸不準」已不再是阻礙科技企業融資的難題。科技金融發展已進入「奇點時刻」,更專業、更多元化、更綜合性的服務模式逐漸形成。
據瞭解,光大銀行已摸索出了一套多元化服務科技創新產業金融需求的「組合拳」。該行持續健全 「1+16+100」 科技金融專業化專營化組織體系,打造強服務、強產品、強生態、強行研、強數智的「五強」特色支撐體系,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務。根據光大銀行半年報,今年上半年,該行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達到4170億元,比上年末增長9.9%。
首都北京是我國金融科技創新的核心區,科研產出連續8年居全球科研城市首位,115家獨角獸企業聚集。光大銀行北京分行作為該行科技金融重點分行,近年來聚焦「專精特新」客羣,圍繞「產業+金融」「商行+投行」一體化服務理念,打造出了高質量服務科技創新和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的金融新生態。
投貸聯動破局傳統桎梏 「看不懂」「摸不準」不再是企業融資難題
自金融「五篇大文章」發佈以來,大力發展科技金融已經成為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共識。通過科技金融推動實體經濟是銀行的一項重要命題,也是必然選擇。
今年以來,光大銀行北京分行落地首筆民營科技企業回購退出類併購業務;通過撮合一體化服務落地京能集團10億元科創債監管;落地首單以分行為質權人的知識產權質押和數據資產質押貸款業務;落地首筆民營科創企業五年期流貸業務;服務人民銀行科技創新再貸款企業26户。
然而,服務科技金融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在傳統的授信模式下,服務科技創新行業並非銀行機構的「明智之選」。
由於科技創新企業往往具備前期投入大、周期長,輕資產、無抵押的特性,財務指標很難達到傳統商業銀行授信要求。「看不懂」「摸不準」成為商業銀行支持科技型企業所面臨的共性難題。因此,如何打破傳統模式對科創企業融資桎梏,成了銀行業發展科技金融率先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據瞭解,光大銀行北京分行解決此問題的方法是,聚焦行業領域、加強「投貸聯動」。以北京市各區政府、市場要素、產業基金、市場頭部私募股權機構為核心,加強「投貸聯動」合作機制,共同打造北京分行「科技金融服務朋友圈」。為不同行業、不同生命周期的科技型企業打造差異化、特色化的金融服務。
「投資機構在風險管理邏輯上與銀行有顯著差別,更加關注企業未來價值而非歷史經營業績。」光大銀行北京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商業銀行可強化與這些機構進行戰略合作,形成投資信息共享,優勢互補,通過內外部的信息整合和資源共享,實現對科技企業風險管理創新。
正是基於上述邏輯,今年6月,光大銀行北京分行與北京國管聯合推出專屬貸款產品「投聯貸」。「投聯貸」是指對八大基金已投資入股的企業客户,在綜合考慮股權投資機構的投資管理能力,以及被投資企業未來發展前景等因素的基礎上,所提供的債權融資業務。
該產品通過「企業資質、背景、科技力、財務、投資、發展前景」六大維度構建企業畫像,進行企業科技力評分,實現主動授信,解決科創企業 「四高一輕」(即高技術、高成長、高風險、高收益和輕資產)的融資難題。截至今年7月6日,累計服務八大基金投資企業22户,審批授信額度1.7億。
撬動優質資源賦能 形成「科技金融服務朋友圈」
銀行支持金融科技企業融資服務,僅有「投貸聯動」這一步棋還遠遠不夠。一方面,科技企業從孵化期,到成長期,再到成熟期,所需要的金融服務各不相同。另一方面,近年來銀行業服務科技金融已經走出青澀,向着越來越專業化方向發展。更懂企業所需,並提供多元化和更適配的金融服務,成為制勝關鍵。
爲了更大面積鏈接、撬動優質資源賦能科創企業,光大銀行北京分行已探索形成「商行+投行+產業賦能」綜合金融服務模式,利用集團協同優勢,持續推動科技金融「生態圈」的構建、擴大科技金融服務朋友圈。
依託光大集團金融全牌照優勢,光大銀行可以與光大控股、光大金控、永明保險等集團單位構建涵蓋信貸融資、股權融資、資本運作、上市輔導、理財、保險等全業務、全流程、全領域的「大金融生態圈」。
作為全國首家開展認股權業務的理財公司,光大理財與光大銀行北京分行於2023年8月在北京股權交易中心登記掛牌首批專精特新企業認股權項目。通過認股權業務,光大銀行北京分行及光大理財將陪伴專精特新企業持續成長,根據企業融資需求,在不同階段結成股權融資關係。
今年,泰瑞數創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瑞數創」)就在此機制下獲得了多重融資。泰瑞數創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業務涵蓋智慧城市、工業互聯網、智能駕駛和智能安防等多個領域。該企業先獲得了光大銀行北京分行1000萬元授信額度后,於2025年與光大理財簽署了優先認股權協議,助力其資本市場持續融資。
泰瑞數創僅是光大理財與光大銀行北京分行合作的縮影之一。截至2025年6月末,光大銀行北京分行攜手光大理財累計為48家優質專精特新企業提供認股權服務,其中有表內授信業務的企業佔比超七成。
讓服務不止於金融 協同集團實業板塊解決企業發展問題
科技企業從初創企業到成為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普遍需要跨越「死亡之谷」。即在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的關鍵階段,許多青年創業團隊有可能因技術成熟度不足、資金鍊斷裂、市場需求不明確等因素導致失敗。因此,在促進科創企業健康成長過程中,除了為具有發展潛力的科創企業提升融資獲得感之外,幫助企業加強產業鏈上下游密切合作同樣關鍵。
光大銀行北京分行對科創企業的服務已不止於金融。據瞭解,光大銀行北京分行與光大集團體系內如光大環境、光大養老及中青旅等光大集團實業板塊共同協作,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密切合作,解決企業核心訂單難題,構建「集團特色產業圈」。
事實上,為企業擴大產業朋友圈,不僅需要金融機構深度瞭解企業的發展情況和需求,也需要聚焦行業並擁有整合產業優質資源的能力。而具有集團屬性的金融機構更有優勢。與此同時,金融機構深度參與企業發展的全生命周期,也有利於其更好地為企業及時提供適合的金融產品,分享企業發展帶來的巨大商機和潛在回報。
此外,光大銀行北京分行表示,未來該行將繼續加大科技賦能、場景賦能、生態賦能,以更優質的金融服務,助力科技創新企業成長,以更穩健的經營表現,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