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香港證監會主席黃天佑:企業估值範式已變 整合財務與非財務指標成全球趨勢

2025-09-10 15:44

智通財經APP獲悉,香港證監會主席黃天佑於證監會可持續披露論壇致辭時表示,他見證了金融市場的深刻變化。企業的估值已從僅僅關注財務表現轉向整合財務和非財務指標。在全球範圍內,這種轉變受到兩大關鍵力量的推動:投資者預期的不斷提高,以及對可持續發展資訊揭露(包括氣候風險和機會)不斷變化的法律和監管要求。

他稱,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致力於維護透明的資本市場,並採用全球標準,以建立國際投資者的信心。正如去年12月政府發佈的《路線圖》所述,香港已堅定地邁向全面採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簡稱ISSB準則)的道路。

黃天佑表示:自首次論壇以來,各方就一直達成了強烈的共識。如今,我們的問題不再是是否披露或披露什麼,而是為什麼更好的可持續發展資訊揭露至關重要。讓我從兩個角度分享:一個來自企業,一個來自投資人。

可持續發展資訊揭露:企業與投資者的雙贏首先,對於企業而言:透明的揭露,無論是財務資訊或非財務訊息,都能帶來實際的益處。爲了滿足揭露要求,企業必須充份瞭解其業務面臨的日益複雜的風險,從而制定策略來提升企業價值並推動可持續發展。穩健的可持續發展框架將增強企業韌性,加強風險管理,優化資源配置,並明確競爭定位。

如今,數百億極端氣候事件潛在損失仍未投保。爲了減少這些損失並釋放財務收益(例如降低保險成本),企業必須積極將可持續發展納入其治理結構。

黃天佑表示,香港目前正穩步推動永續發展保證制度的建設。由於上市公司預計將獲得可持續發展相關資訊的獨立保證,它們必須確保其治理框架能夠進行嚴格的管理監督和問責,以確保高品質的資訊揭露。

其次,對投資人而言:隨着投資人對可持續發展事項財務重要性的理解不斷加深,他們越來越要求資訊揭露具有可比性和一致性,以便做出明智的決策並準確定價資產。最近的一個例子突顯了這一點: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呼籲基金經理人與上市公司就公司治理問題進行溝通,明確關注資訊揭露的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履行環境和社會責任。

此外,ISSB 標準的設計以投資者為核心,其全球採用動能正向前邁進一大步。超過30個司法管轄區(其中許多位於亞太地區,包括中國、日本、韓國和馬來西亞)正在努力採用這些標準。亞太地區需要數百億美元的氣候轉型和調適資金,這創造了巨大的商機。爲了抓住這些機會,企業必須利用資訊揭露向投資者傳達其計劃和行動。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