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0 10:53
(來源:上林下夕)
2025年9月9日,中東地緣政治的底線被徹底撕裂。以色列空軍對卡塔爾首都多哈發動遠程「精準打擊」,目標直指正在舉行會議的哈馬斯談判代表團。這場代號為「烈焰之巔」或「火焰峰會」的軍事行動,不僅是一次對非戰區主權國家的公然入侵,更暴露了美國在中東戰略中日益赤裸的雙重標準與盟友體系的內在崩解。
一、行動全貌:一場跨國定點清除
以色列國防軍與國家安全總局(辛貝特)於9月9日發表聯合聲明,承認對在卡塔爾的哈馬斯高層實施「精準打擊」。「這次針對哈馬斯頂級恐怖頭目採取的行動,完全是以色列自主開展的。行動由以色列發起,由以色列執行,以色列也會承擔全部責任。」以色列總理辦公室聲明稱。
據以色列媒體報道,行動中以色列空軍出動了10至15架戰機,向多哈目標發射了至少12枚導彈。爆炸發生於多哈北部的卡塔拉地區,緊鄰居民區。半島電視臺報道指出,襲擊目標正是哈馬斯談判團隊,當時他們正在討論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提出的新停火方案。
二、美國角色:從批准到后勤支持
儘管以色列宣稱「自主行動」,但多方信息證實,美國在此次襲擊中扮演了決定性角色。
一位以色列高級官員明確向以色列第12頻道透露:「美國總統特朗普批准了以色列在卡塔爾針對哈馬斯領導層的襲擊。」另據消息,以色列在行動前已向美國「進行了通報」,美方不僅未加阻止,反而提供關鍵支持。
行動的后勤鏈條清晰指向美國與英國的協同。據知情人士透露,一架隸屬於英國皇家空軍(RAF)的Voyager加油機從多哈起飛,為以色列戰機提供空中加油支持,確保其遠程奔襲的續航能力。美國中央司令部前沿指揮部正位於多哈西南的烏代德空軍基地,該基地駐有超過一萬名美軍及盟軍人員,是以軍在中東行動的核心樞紐。
這意味着,美國不僅在戰略層面「開綠燈」,更在戰術層面提供了直接或間接的后勤保障。美國駐多哈大使館在襲擊發生后立即發佈「就地避難」令,側面印證其對事件的知情與應急準備。
三、盟友網絡與領空通行:哪些國家「默許」?
此次行動涉及以色列從以色列本土或第三國基地起飛,穿越多個阿拉伯國家領空,最終抵達卡塔爾。儘管目前尚無官方證實哪些國家開放了領空,但以色列近年來與阿聯酋、巴林、沙特等國關係正常化,使得其戰機穿越阿拉伯半島上空的技術障礙大幅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卡塔爾本身是美國重要的非北約盟友。2018年,美國與卡塔爾簽署《加強防務合作協定》,承諾在卡塔爾遭受外部威脅時提供軍事保護。該協定明確指出,美國將「協助卡塔爾維護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
然而,此次以色列的襲擊顯然構成對卡塔爾主權與領土完整的嚴重侵犯。美國非但未履行保護義務,反而被指為襲擊提供情報與政治背書。此舉無疑是對美卡防務同盟的實質性背叛。
四、卡塔爾的憤怒與國際法的崩塌
卡塔爾外交部發言人馬吉德·安薩里強烈譴責此次襲擊,稱其為「犯罪行為」,「公然違反所有國際法和準則,對卡塔爾公民和居民的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卡塔爾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形容此次襲擊「背信棄義」,「不僅超越了國際法,而且違反了道德標準」。
聯合國祕書長古特雷斯亦譴責此舉為「對卡塔爾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公然侵犯」。他強調:「卡塔爾在爭取加沙停火和釋放人質方面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各方必須努力實現永久停火,而不是破壞它。」
五、結論:美國自毀盟約,戰略信譽破產
此次多哈襲擊事件,表面上是以色列對哈馬斯高層的「定點清除」,實則是美國中東戰略的一次重大道德與法律破產。美國在未通知卡塔爾的情況下,默許甚至協助其盟友對另一盟友發動軍事打擊,嚴重違反了《美卡防務合作協定》中關於維護卡塔爾主權與安全的核心條款。
更深遠的影響在於,美國藉此行動向所有盟友傳遞了一個危險信號:在戰略利益面前,盟約可以被隨時拋棄。卡塔爾投資局曾承諾未來十年在美投資5000億美元,而美國卻在多哈的談判桌上設下「陷阱」,以停火方案為誘餌,引誘哈馬斯高層現身,最終實施清除。
這不僅是對卡塔爾外交傳統的羞辱,更是對整個國際外交調解機制的摧毀。當談判桌成為戰場,當中立國不再安全,中東的和平之路將愈發渺。
附表:卡塔爾在特朗普兩個任期內與美國主要經濟合作數據對照表
類別 | 特朗普上個任期 (2017-2021) | 本個任期 (2025年) |
---|---|---|
飛機採購 | 未見明確大規模訂單報道 | 卡塔爾航空簽署價值960億美元的合同,購買210架波音飛機(包括波音787和777X),並由通用電氣航空發動機驅動。這是波音史上最大的寬體飛機訂單。 |
軍火採購 | 上百億美元(如36架F-15QA戰鬥機6,具體金額未明確披露) | 420億美元的軍事裝備,包括:49 - THAAD導彈防禦系統 - KC-46A「飛馬」加油機 - MQ-9B「天空衞士」無人機(近20億美元) - 反無人機系統(10億美元,雷神公司FS-LIDS) - 輕型裝甲車、兩棲作戰車輛等。 |
對美投資 | 未見明確總額報道 | 短期承諾:卡塔爾投資局(QIA)計劃未來十年對美追加投資5000億美元。 長期框架:總額1.2萬億美元的「經濟交換」(economic exchange)承諾27,涵蓋能源、科技等多個領域。 |
基地建設 | 卡塔爾已投入超過80億美元建設和維護烏代德空軍基地 | 再投資100億美元支持烏代德空軍基地的現代化擴建。 |
能源與基建合作 | 未見明確總額報道 | - 85億美元:McDermott公司與卡塔爾能源公司的七個海上液化天然氣項目27。 - 高達970億美元:Parsons公司在尖端工程和創新領域的30個項目。 |
高科技投資 | 未見明確報道 | 10億美元:Quantinuum公司與卡塔爾Al Rabban Capital的合資協議,用於量子技術研發和勞動力發展。 |
協議特點與總額 | 以軍售為主,鞏固安全同盟 | 經濟與軍事深度捆綁,涵蓋航空、能源、高科技等多領域合作。已簽署協議總額超過2435億美元,並有意向聲明涉及超過380億美元的潛在防務投資。 |
參考文獻:
1. 以色列國防軍與辛貝特聯合聲明,2025年9月9日,新華社報道。
2. 以色列總理辦公室聲明,2025年9月9日,以色列媒體及CCTV國際時訊報道。
3. 以色列高級官員向以色列第12頻道透露特朗普批准襲擊,2025年9月9日,多家媒體援引。
4. 卡塔爾外交部聲明,2025年9月9日,CNN、新華社報道。
5. 卡塔爾首相穆罕默德記者會發言,2025年9月10日,CNN報道。
6. 美國駐多哈大使館發佈就地避難令,2025年9月9日,社交媒體及媒體通報。
7. 英國RAF Voyager加油機參與行動,2025年9月10日,相關軍事分析報道。
8. 烏代德空軍基地戰略地位介紹,2025年9月10日,新華社報道。
9. 美卡《加強防務合作協定》條款,公開外交文件,2018年簽署。
10. 聯合國祕書長古特雷斯聲明,2025年9月9日,聯合國官網及媒體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