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天風證券-醫藥生物行業:MNC管線數據預期差帶來的潛在BD機會——代謝類-250910

2025-09-10 09:49

(來源:研報虎)

  (1)減重市場規模快速增長,禮來&諾和諾德已上市產品銷售持續擴容:2020年全球已有超過26億人受到超重/肥胖影響,據《WorldObesity Atlas 2023 Report》預測,到2035年可能有超過40億人受到影響。GLP-1受體激動劑市場成為糖尿病和肥胖症治療領域的焦點。諾和諾德憑藉司美格魯肽一直佔據着市場主導地位。同時,禮來的替爾泊肽銷量額快速增長。

  (2)口服給藥方式的進化有望加速減重市場增長,主流在研管線可分為小分子&多肽:目前已上市減重適應症的GLP-1產品給藥方式均為注射,在依從性方面,患者更傾向於注射以外的用藥方式。全球唯一獲批的口服GLP-1藥物司美格魯肽(Rybelsus)適應症為2型糖尿病。2025年5月2日,諾和諾德宣佈:口服減重適應症版本的司美格魯肽(Wegoy,25mg)上市申請已經被FDA受理,是全球首個申報上市的口服多肽類GLP-1減重藥物。從在研管線看,小分子、多肽是主流藥物類型,其中小分子管線數量多,但尚無已上市品種。

  (3)口服給藥研發道路曲折,平臺期&安全性或為成功關鍵:2025年以來,禮來&輝瑞&Viking等口服GLP-1領先企業因臨牀數據不及預期股價受到較大沖擊,其中輝瑞、Viking的分子安全性表現不及預期;禮來的O藥臨牀數據不及預期。從目前看,口服GLP-1的減重平臺期安全性較明顯,短期起效快,但長期減重數據不及預期。安全性問題也是口服GLP-1所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

  (4)數據不及預期有望催生國產分子BD加速落地:從BD的執行看,MNC對自身核心領域的管線佈局較重視,因此在覈心管線數據出現變化時,BD落地速度及成功率普遍提升:例如2025年3月聯邦制藥與諾和諾德就UBT251達成的授權,或與此前諾和諾德CagriSema數據不及預期有一定聯繫。我們認為在口服GLP-1在研管線數據持續不及預期的背景下,國產藥物有望憑藉改構后潛在的良好數據及快速推進的臨牀效率,取得一定BD成果。

◆建議關注:

  1)禮來結構:聯邦制藥,信達生物,歌禮制藥;2)輝瑞結構:恆瑞醫藥華東醫藥信立泰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環境風險、藥物臨牀研發風險、國內市場競爭風險、海外市場銷售不及預期風險、第三方數據偏差風險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