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0 08:31
法國總統馬克龍任命塞巴斯蒂安·勒科爾尼(Sebastien Lecornu)為法國新總理,委派這位長期盟友接過在分裂議會中通過預算案的重任。
曾任上屆政府國防部長的勒科爾尼將成為法國兩年內的第五位總理。前兩任總理皆因試圖通過大幅削減法國赤字的預算案而遭罷免。法國赤字規模在歐元區國家中居首。
跨黨派議員均已拒絕延續馬克龍的政策,並要求重新舉行立法選舉。勒科爾尼領導的少數派政府需爭取左翼或右翼的默許支持,才能通過2026年預算案並應對可能的不信任動議。
「無論任命誰,局勢都將極其複雜,」德國馬歇爾基金會駐巴黎研究分析師格西納·韋伯(Gesine Weber)受訪時表示,「我們面臨與去年相同的困境——對立政黨幾乎不願作出讓步。」
馬克龍要求勒科爾尼「與議會政治力量磋商以通過預算案」,此后將提議組建新政府。現任內閣在此期間將以看守形式繼續運作。
39歲的勒科爾尼是自馬克龍2017年就任總統以來唯一連續任職的部長。他接任總理前夕,極右翼與左翼議員聯盟投票罷免了弗朗索瓦·貝魯(Francois Bayrou)——因其發起信任動議試圖為不受歡迎的預算改革爭取支持卻遭失敗。貝魯力推的預算案原計劃將法國2026年赤字率從今年預期的5.4%收窄至經濟產出的4.6%。
2026年預算是新任總理的首個重大考驗。為避免重蹈前任覆轍,勒科爾尼需迅速修改財政計劃以爭取馬克龍政治對手的至少默許支持。
國民聯盟領袖瑪麗娜·勒龐(Marine Le Pen)周二在社媒發文稱馬克龍任命勒科爾尼是「最后一搏」,新一輪議會選舉已不可避免。社會黨則聲明其議員絕不會參與馬克龍的方案。
「這是對議會的公然羞辱,更是對選民的背叛。」社會黨議員菲利普·布呂恩(Philippe Brun)對BFM電視臺表示。
當前政治危機源於一年前馬克龍為鞏固中間派權力、應對極右翼崛起而召集的厄運式提前選舉。那場選舉將議會分裂為三大敵對陣營:國民聯盟(國民議會第一大黨)、左翼聯盟,以及支持馬克龍但已式微的中間派。
自那以來,法國CAC 40指數(涵蓋路威酩軒、空中客車、歐萊雅等風向標企業)下跌3.2%,同期歐洲斯托克600指數上漲5.5%,德國DAX指數漲幅達25%(均不含股息)。
儘管近月政治動盪頻發,法國經濟卻展現出驚人的韌性。數據顯示製造業已擺脫長期低迷,第二季度經濟增速更超出預期。然而法國央行在貝魯宣佈信任投票前后開展的調查顯示,企業領袖的不確定感急劇攀升,其程度堪比馬克龍解散議會后的激增態勢。
作為中右翼共和黨前成員,勒科爾尼是馬克龍強化法國軍力舉措最直言不諱的支持者之一,這些舉措包括大幅增加軍費預算及承諾積極協防烏克蘭。
勒科爾尼亦以與法國極右翼人物(包括勒龐)保持暖昧關係著稱。但國民聯盟領導人尚未表態支持候任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