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0 07:05
「線上申報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以下簡稱‘新職傷’)保險后,很快報銷了所有醫藥費。」貨拉拉麪包車司機楊東東在山東省德州市工作,他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7月中旬的一天,他接了一個有搬運需求的訂單,把冰箱從三樓搬下去,搬完后發現小腿被劃傷,在醫院治療總共花了1000多元。
「新職傷」首批試點三年后,今年7月1日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全國總工會等九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擴大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實施,擴大「新職傷」試點,切實保障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權益,更好促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
首批試點2022年7月1日起在北京、上海、江蘇等7個省份開展,涵蓋曹操出行、美團、餓了麼、達達、閃送、貨拉拉、快狗打車7家平臺企業。截至今年6月,7個試點省份累計參保人數達1234.57萬人。
《通知》提出,用3年時間,從擴容省份、新增企業、拓寬行業三個維度分步驟、漸進式穩妥有序推進試點擴圍,新增10個省份和滴滴出行、順豐同城、滴滴貨運等平臺企業;計劃2026年將試點擴大到全國所有省份;2027年探索將其他行業的平臺企業納入試點範圍。
「按單繳費、每單必保」降低參保門檻
根據《通知》,在各試點地區,推行「平臺全額繳費、按單繳費、每單必保」,保障範圍覆蓋「服務過程中受傷」,即執行平臺訂單任務期間發生的各類意外傷害。
第二批試點的山東省印發了《山東省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業務經辦實施細則(試行)》(以下簡稱「實施細則」),要求將平臺企業繳納的職業傷害保障費納入工傷保險基金統一管理,在基金中單獨設立科目,實行全省範圍內統一歸集和使用。
在「職業傷害認定環節」,實施細則規定:「委託辦理機構收到職業傷害保障待遇給付申請后,應當及時審覈申請材料,材料不完整的,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一次性書面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材料完整的,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進行審覈,按程序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決定。」
楊東東受傷后,7月13日提交材料,7月24日晚上8點收到報銷的醫藥費,全部流程共11天。德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楊東東能夠迅速得到賠付,源於嚴格執行了實施細則。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教授聞效儀表示,根據《通知》要求,17個試點省份不再將法定勞動關係作為參保前提,「新職傷」突破了傳統工傷保險的限制,採用「按訂單量」申報繳費的彈性模式,由平臺全額繳費,勞動者不承擔費用,並且不以工資為繳費基數,大大降低了參保門檻,更契合靈活就業羣體的工作特徵。
貨拉拉市場負責人王宮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新職傷」沒有試點的省份,司機達到貨拉拉公司考覈的一定等級后,公司會為司機贈送人身意外險和貨運險。
在線申報 打通理賠「最后一公里」
今年3月10日,40歲的江蘇南京騎手劉銘(化名)領到了江蘇省人社部門發放的新職傷傷殘補助金,2024年9月,劉銘在送餐途中因避讓行人不幸摔傷,導致頸椎骨折。在站長和工友的提醒下,他通過美團騎手App申報了「新職傷」。「在美團平臺工作人員和人社部門經辦人員的指導下,根據系統提示,在線提交了申報材料,並完成了勞動能力鑑定。」劉銘回憶說。
「收到銀行卡到賬消息的那一刻,終於心安了。」劉銘説,賠付的款項報銷了絕大部分醫療費,數萬元傷殘補助金也極大緩解了家庭的經濟壓力。
美團公司騎手保障公共事務負責人荀彬介紹,美團已累計投入數億元,為試點省份的600多萬名騎手繳納了「新職傷」保費。騎手如在送單過程中受傷,可通過騎手App一鍵申報,在線提交就診證明、事故鑑定書等材料。隨后,騎手可按照流程提示,實時跟進平臺經辦和政府相關部門的審批過程,賠付款等也會通過線上自動流轉。
「騎手流動性強,工作時間相對更自由多樣,試點貼合了靈活就業羣體的從業特點,實現了有效保障。」荀彬介紹,為提升政策知曉度和理賠效率,美團自2022年起,在江蘇全省組織了200余場培訓會,數萬名美團騎手接受了線下培訓。同時,美團配置了專業經辦客服團隊,為受傷騎手提供從申報材料準備、人社流程跟蹤到勞動能力鑑定的全流程指導,做到平臺企業與人社部門協同,打通理賠「最后一公里」。
探索保障體系立體化
隨着「新職傷」試點深入,江蘇等地開始構建「立體化」保障體系,探索將保障範圍從職業傷害向養老保險等延伸。
根據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提供的數據,江蘇省靈活就業人員到2024年年底已有1939萬人,其中新就業形態人員有413.16萬人。目前,江蘇省已經構建了400電話專線服務體系,貫通職業傷害待遇申請全環節,圍繞「制度建設探新路、從業人員獲保障、平臺企業降風險」,已將美團等7家企業全部納入保障範圍,實現企業和從業人員雙向受益。
據瞭解,美團已在南通市試點為外賣騎手補貼養老保險,補貼對象是當月收入達到就業地相關繳費基數下限,同時,近6個月內有3個月滿足這一條件的騎手,以相關繳費基數為基準,補貼50%,預計將覆蓋南通當地1萬多名騎手。
南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社保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南通市438個社保業務「就近辦」銀行網點為新業態人員就近參保提供「一站式」服務,從為騎手、網約車司機等提供兜底意外風險,到探索騎手養老保險補貼試點,逐步形成從點到面、立體化的系列保障機制。
「南通市的做法為新就業形態人員參加社會保險提供了有益探索。」北京市法律援助案件同行評估民事專家組組長、北京福茂律師事務所主任時福茂表示,目前的騎手類型眾多,包括眾包、外包、獨立承攬及註冊為個體工商户等,他們的工作形態人身隸屬性較弱、管理關係隱蔽性強、用人單位主體不易識別,普遍存在用工手續不規範、沒有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沒有參加社保等,加劇了騎手在勞動權益保障方面的風險與不確定性。
時福茂分析説,按單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繳納保費,相比此前這一羣體沒有完全被工傷保險覆蓋而言,是一種進步。然而,相較於建立在明確勞動關係基礎上的傳統工傷保險,此類保障因為繳納費用低,賠付額度仍顯著偏低。此外,騎手僅在接單期間享有保障,一旦停止接單或處於非上崗狀態,即無法獲得相應保護。
他建議,平臺企業中,符合勞動關係的應參保傳統工傷保險,屬靈活就業的則納入「新職傷」,都應有保障。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