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9 20:37
來源:@證券市場周刊微博
雖然產品漲價目前還未體現在業績中,不過,行業龍頭已經實現了超預期的盈利,其產業鏈一體化戰略降低了生產成本、提升了毛利率水平;而伴隨箱板瓦楞紙行業供需關係的修復、提價的落地,行業整體盈利能力將逐步改善。
薛宇/文
2025年8月以來,玖龍紙業、山鷹國際、江西理文造紙等多家紙企相繼發佈漲價函,宣佈將自8月1日起上調瓦楞紙、再生牛卡紙30元/噸。這已經是7月以來包裝紙行業的第四輪漲價,行業調價頻率明顯加快。
其中,廢紙系漲幅相對較大。而目前成本上行對價格形成支撐,行業呼籲「反內卷」,伴隨箱板瓦楞紙行業供需關係的修復、提價的落地,行業整體盈利能力逐步改善。
集體調價
從近期各公司的調價信息來看,調價原因多與成本上漲相關。由於近期各種原材料及各類經營成本的攀升,紙企運營壓力越來越大,因此推動此次紙業集體調價。在調價幅度上,不同公司、不同紙類產品有所差異。其中,廢紙系漲幅相對較大,隨着龍頭持續提價,8月開始加速落地,8月22日各區域再生箱板紙每噸價格較7月初上漲125-195元,其中8月上漲110-170元,AA級高瓦價格較7月初上漲165-265元,其中8月上漲135-220元,近兩周紙價漲幅逐步超過廢紙漲幅,盈利開始修復。木漿系方面,各地區主流闊葉漿國內價格4160-4250元/噸,較7月初上漲150-190元/噸,外盤8月Suzano、CMPC等闊葉漿報價提漲20美元,Suzano宣佈9月闊葉漿亞洲報價上漲20美元/噸,歐美報價上漲80美元/噸。
華安證券認為,在成本壓力持續存在的情況下,紙業市場的價格調整或許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國泰海通證券指出,在旺季臨近、龍頭協同、盈利和庫存低位等多重因素下,造紙產業鏈價格水平有望持續回升,龍頭紙廠預計將受益於更高的原料自給率以及產能規模優勢。
對行業進行歷史覆盤顯示,自2018年起,箱板瓦楞盈利承壓,根據卓創資訊統計數據:2018-2021年箱板瓦楞行業毛利率見頂回落,2021年年初箱板紙、瓦楞紙毛利率分別為18.5%、13%,相比2018年同期下降2.8個、7.9個百分點。
箱板瓦楞盈利承壓主要原因在於進口大幅增加。需求方面,2017-2021年,箱板、瓦楞紙行業需求年均增速為5.1%、5.5%,即使全球公共衞生事件期間包裝紙需求依然有增長,需求相對穩定;供給方面,進口帶來較大增量。2017-2021年,箱板、瓦楞紙國內和海外累計供應量年均增速為5.6%、5.5%,其中箱板、瓦楞紙進口量年均增速為24%、37%,2021年累計進口量相比2018年增加189萬噸、185萬噸,合計增加近400萬噸,主要原因是,2018年外廢禁令后內外廢價差帶動進口量持續增加。
與此同時,頭部企業擴張加速,產能開始集中投放,疊加消費需求的相對疲軟,箱板瓦楞紙行業景氣度開始走弱。2022年下半年開始國廢、箱板紙價格均處於單邊下行趨勢,目前國廢價格以及箱板紙價格均處於2018年以來的歷史低位水平。
成本上漲形成價格支撐
外廢進口限制政策出臺前,國內紙企通過廢紙國際貿易滿足原料需求。據國泰君安證券,中國廢紙進口以美廢、歐廢、日廢為主,美廢進口占比最高。與國廢相比,美廢、日廢等分類體系成熟,質量相對高,尤其是美廢,纖維、纖維強度、耐破度等各方面均表現較好。2017 年國內禁廢令實行后,紙企通過增加國廢回收、調整原料結構、加強海外佈局(如在東南亞佈局廢紙漿產線,進口美廢、生產再生漿、成品紙,出口內地市場)等方式滿足廢紙系原紙生產需求。
外廢政策執行以來,中國廢紙進口量逐年遞減,據東方證券,當前中國廢紙進口量已不足60萬噸,2016年為2850萬噸。國內對廢紙漿的需求結構方面,外廢再生纖維漿消耗量持續減量,佔廢紙漿整體需求的比重逐年下降,2023年僅為8%,較2016年的36%下滑顯著,國產廢紙製漿消耗量佔比近年顯著提升,外廢佔比較低。
禁廢令實行導致高品質纖維原材料短缺,推動箱板紙行業淨進口量自2017年起逐步上漲。2023年在進口關税下調的驅動下,再生箱板紙進口量大幅提升、創歷史新高,2023年中國再生箱板紙進口量達395萬噸,佔中國箱板紙消費量的比重已達12%,較2017年提升約11個百分點;同期牛皮箱板紙進口量達160萬噸,佔中國箱板紙消費量的比重達5%。
而且,在外廢纖維短缺的背景下,部分優質瓦楞產品需求也通過進口的方式來滿足,使得中國瓦楞紙進口量明顯增加,同時疊加進口關税取消的影響,2023年中國瓦楞紙進口量達359萬噸,佔當年瓦楞紙消費量的比重為11%。
關税優惠政策延續下,進口紙加劇了行業競爭壓力。2023年中國關税税則委員會下調再生箱板紙和瓦楞紙進口關税税率,下調幅度達5-6個百分點,為近六年最大降幅。2024年進口關税政策維持不變。
因此,在進口衝擊之下,2024年中國箱板瓦楞紙行業景氣度偏低,紙價持續走低,相應地也導致瓦楞紙進口量明顯收縮,2024年1-9月中國瓦楞紙進口量同比下降17%。
進口下降的原因還有國內海外套利空間減少。據東方證券,禁廢令頒佈后,外廢價格大幅回落,國廢價格快速上漲至2000元/噸以上,國廢、外廢價差明顯拉大。2022年以前頭部企業在海外佈局產能既能獲取優質原料,又能通過原材料價差賺取超額利潤。但自2022年下半年開始,伴隨美廢價格逐步上漲至200美元/噸、國廢價格持續突破歷史新低,疊加海運價格大幅上漲,當前海外箱板紙產能較國內箱板紙產能的成本優勢已相對較弱。隨着國廢、外廢價差持續收縮,海運價格抬升,短期海外箱板紙產能成本優勢降低。
國泰君安證券認為,短期來看,隨着進口衝擊持續消化,需求或將温和修復。2024年以來,隨海外美廢原料價格抬升,進口紙成本優勢減小,疊加國內紙價格多輪調整,國內海外價差下行、套利空間減少。此外,進口紙還存在運輸周期長、服務響應度低等問題。多因素綜合作用下,瓦楞紙進口回落,市場影響逐步趨弱。2025年以來,進口紙競爭優勢進一步減弱,月度進口量同比持續下滑,6月降幅達到25.56%。
2025年上半年瓦楞紙市場新增產能投放,疊加部分小廠陸續轉產或停機,總供應量同比增加但幅度有限。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進口紙競爭優勢在逐步減弱,且近期國家出臺「反內卷」政策引導改善了行業預期。廣東造紙協會於7月底率先發布行業第一封「反內卷」倡議書,強調堅決抵制低價無序競爭,主動優化產能結構等。據山鷹國際半年報,當前行業雖仍限於產能過剩、價格混戰和利潤萎縮的困境,但國家政策導向為行業指明瞭方向。隨着「反內卷」政策的逐步落實,行業供需格局有望改善,價格企穩回升,企業盈利能力預計將逐步提升。
龍頭盈利增長,強者恆強
雖然產品漲價還未體現在業績中,不過,行業龍頭已經實現了超預期的盈利。8月20日,玖龍紙業發佈正面盈利預告,集團預計錄得盈利約21億-23億元,較上年7.94億元增長165%-190%,扣除永續債4億元利息,歸母淨利潤17億-19億元,同比增長126%-153%,超出市場預期。該盈利增長主要得益於銷量上升,且原材料成本下降幅度及速度顯著快於產品售價降幅,從而推動毛利上升。
中金公司指出,公司業績超預期主要在於成本下滑。2025年上半年紙業各板塊均價延續下跌趨勢,據RISI,1-6月箱板紙、雙膠紙、白卡紙同比變化-4%、-9%、-7%,但由於公司自制漿成本控制超預期,動力煤價格下跌,為各類紙種騰出利潤空間。
玖龍紙業成本控制良好得益於其產業鏈一體化戰略。禁廢令落地后,公司為升級產品結構、降低生產成本投入了大量資本開支用於上游紙漿原材料的佈局,截至2024財年末,公司已擁有167萬噸化學漿、70萬噸化機漿以及227萬噸木纖維,預計2026財年將擁有342萬噸化學漿產能以及200萬化機漿產能,一改此前以外採進口廢紙、國內廢紙為原料的局面,未來優質原生纖維可依靠自產獲得。
東方證券認為,自備原材料將逐步降低公司生產成本、提升毛利率水平;另一方面伴隨箱板瓦楞紙行業供需關係的修復,行業整體盈利能力或有逐步改善。
本文刊於09月06日出版的《證券市場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