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9 07:25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2025
作者:孫彬彬/孟萬林/李飛丹(聯繫人)
重要提示
本微信號推送的內容僅面向財通證券客户中符合《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規定的專業投資者。本微信號建設受限於難以設置訪問權限,為避免不當使用所載內容可能帶來的風險,若您並非專業投資者,請勿訂閲、轉載或使用本微信號的信息。
摘 要
2025年上半年銀行業整體經營狀況穩步發展,國有行和城商行擴張最為明顯,資產規模同比增速分別達到10.99%和10.96%。一季度不良資產余額明顯增長,二季度有所改善,其中大行和農商行不良貸款率下降,民營銀行不良率上行。各類銀行淨息差繼續承壓,城商行尤其明顯。
進一步從半年報來看:
①絕大多數銀行實現規模正增長,少量中小行縮表,增長部分中30%以上來自於金融投資規模的擴大,農商行資產結構中金融投資佔比增長0.71pct。上半年部分銀行處置AC賬户來兑現浮盈,尤其是股份行和農商行表現更為明顯,另一方面,OCI賬户比重提升。
②貸款投向方面,建築業、製造業、商務和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貸款增速都在10%以上,而房地產業仍然處於相對偏弱的位置,增速僅1.24%。
③存款結構中,活期存款的比例略有提升,銀行有意引導存款短期化;存款平均成本普遍下降,股份行下降幅度最大,農商行最小。
④資產質量繼續承壓,一半以上銀行逾期貸款率和不良貸款率增長。出於防風險的考慮,銀行撥備覆蓋率明顯增加,超過七成的農商行該比例提升。
⑤僅有20%的銀行淨息差走闊,但大部分銀行都實現了ROA和ROE不同程度的改善。
信用風險怎麼看?
2025年至今,僅有2只二級資本債發生未贖回情形,以及「長春農商銀行」延迟行使贖回選擇權,底線風險可控。各地相繼推進定向增發、增資擴股,進一步增強銀行資本實力,今年已有260億的中小銀行專項債發行,較去年明顯增多。此外,兼併重組也持續推進,信用風險可控。
對於銀行債券投資,一方面,長久期二永債可以作為交易品種博取資本利得;另外,也可以適當下沉,篩選2年左右有一定票息收益的金融債參與。
報告核心圖表(點擊可查看大圖,完整圖表詳見正文)
風險提示:數據統計或有遺漏,經濟表現超預期,信用風險事件發展超預期
報告目錄
01
銀行整體數據表現怎麼樣?
整體來看,上半年各類銀行繼續保持穩定的發展,表現爲規模擴張、不良下降、資本充足率穩定、息差承壓等。
具體來看:
①資產端:國有大行和城商行規模增長超過10%。上半年國有行和城商行擴張最為明顯,同比增速分別達到10.99%和10.96%,位於2022年以來的相對高位。股份行規模增速在2024年上半年下滑明顯,后續有所恢復,但仍未達到2023年水平,而農村金融機構2022年以來規模增速始終下滑。近幾年大行和股份行資產佔比日趨走高,當前已接近60%。
②負債端:走勢基本與規模擴張一致。伴隨着大行和城商行資產規模的擴張,負債端亦上行明顯,增速分別為11.18%和11.24%,其余類型銀行負債增速總體位於4-6%之間。
③資產質量:一季度不良資產余額明顯增長,二季度有所改善。2025年一季度各類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較上年末明顯增長,尤其是城商行、農商行和民營銀行,環比增速在5.9%即以上。二季度明顯改善,大行和城商行不良環比增速明顯下降,股份行、農商行和民營銀行呈現環比負增長。此外,不良貸款增速呈現明顯季節性,四季度明顯改善,可能跟年末不良資產處置力度加大有關。
上半年大行和農商行不良貸款率有所改善,分別下降3pct和2pct,民營銀行風險持續擴大,不良貸款率增長9pct。
當前各類型銀行撥備覆蓋率差距不大,大行撥備覆蓋最為充足,城商行略差,2024年以來農商行的撥備覆蓋增長最快,今年上半年增長了5.47pct。
④資本情況:資本充足率均下滑,城商行表現更明顯。一季度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下滑0.16pct、0.11pct、0.06pct。分類型來看,城商行和農商行下滑最為明顯,分別為0.33pct和0.28pct。
④盈利能力:淨息差繼續承壓,但得益於貸款規模的擴大和非息收入增長,盈利狀況略有改善。伴隨着降息等政策,今年上半年各類商業銀行淨息差繼續壓縮,受影響比較大的是大行、農商行和民營銀行,淨息差分別壓降13.2bp、15.5bp和19.2bp。但從資產利潤率的角度來看,情況反而略有改善,可能來自非息收入的增長,尤其是一季度,城農商行和民營銀行資產利潤率均有較大幅度的抬升。
02
半年報怎麼説?
進一步的,我們以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農商行為樣本,從個體角度觀察主要銀行主體的經營情況。由於部分銀行未披露明細數據,故從數據可比性的角度出發,各指標對比時僅考慮同時2024年末和2025年半年報的主體。
2.1
資產端
絕大多數銀行在今年上半年實現規模正增長,發展態勢良好。從樣本銀行來看,今年上半年規模擴張的銀行佔比達到九成以上,其中江蘇銀行上半年總資產增速高達21.16%,湖北三峽農商行和寧鄉農商行次之,也在15%以上。總規模的擴大,能夠在淨息差下降的背景下,對利潤削減形成一定的緩釋,從而促進其穩健經營。
但也存在部分銀行尤其是農商行資產規模存在大幅下降,寧波鄞州農商行資產規模下降15.45%,山東萊州農商行資產規模下降12.04%,銀行業頭部集中效應日益明顯,淨息差收窄背景下中小銀行生存形勢嚴峻。
從對公貸款的投向來看,今年上半年建築業、製造業、商務和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增速都在10%以上,而房地產業仍然處於相對偏弱的位置,貸款增速僅為1.24%。
隨着淨息差的收窄,金融投資逐漸成為部分銀行的重要收入補充。
一方面,上半年銀行業資產規模的增長,30%以上來自於金融投資規模的擴大。另一方面,相較於上年末,股份行、城商行和農商行資產結構中金融投資的佔比都有不同程度的擴大,其中農商行增長了0.71pct。
觀察上半年銀行的債市操作,AC賬户佔比顯著壓降,在債市相對較弱的期間,通過AC賬户來兑現浮盈,另一方面,OCI賬户比重提升,銀行更多的轉向交易盤。
2.2
負債端
與資產規模變動基本一致,今年上半年91.51%的銀行實現負債規模的增長,其中江蘇銀行、湖北三峽農商行、重慶銀行、蕪湖津盛農商行增速都在15%以上。
從存款期限結構來看,上半年活期存款的比例略有提升,在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銀行積極引導存款短期化。成本方面,隨着LPR的下降,各家銀行存款平均成本也有不同幅度的下降,其中以股份行整體下行更為明顯,西安銀行、廣西北部灣銀行、瀘州銀行下降超過35bp。
2.3
資產質量
上半年銀行業資產質量繼續承壓,一半以上的銀行存在逾期貸款率和不良貸款率增長的情況,但另一方面,出於防風險的考慮,銀行撥備覆蓋率明顯增加。
分主體來看,廣州農商行、貴州銀行江西銀行、貴陽銀行貸款逾期率明顯增長,株洲農商行、寧波北侖城商行等不良貸款率大幅增長。但也有部分主體明顯改善,如哈爾濱銀行、宜賓銀行、中信銀行、青海互助農商行、浙江温州洞頭農商行、九江銀行等相關指標明顯改善。
撥備覆蓋率方面,浙江常山農商行、濟寧銀行、青海互助農商行等明顯增長,浙江海寧農商行、浙江龍遊農商行、浙江浦江農商行、浙江蘭溪農商行、臨安農商銀行、廈門銀行等大幅下降。
2.4
資本情況
上半年僅有1/3的銀行資本充足率有明顯的上升,在淨息差收窄的背景下,內源性增長難度較大,以煙臺銀行為例,其資本充足率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為19.72億元增資擴股落地。
2.5
盈利能力
上半年僅有20%的銀行實現淨息差的走闊,銀行盈利仍然承壓。
但從ROA和ROE來看,大部分銀行都實現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山西榆次農商行、陝西神木工商行、江蘇東臺農商行、江蘇丹陽農商行等盈利能力顯著提升。
03
銀行信用風險怎麼看?
首先,商業銀行債券底線風險明顯下降。截至目前,僅有「20南昌農商二級01」和「20阜新銀行二級01」2只二級資本債發生未贖回情形,以及「長春農商銀行」延迟行使贖回選擇權。從資本補充債未贖回的角度來看,當前中小銀行風險相對可控。
其次,各地採取各種措施補充銀行的資本實力。如3月30日,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同步在上交所發佈公告,披露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預案,計劃募集資金總額達5200億元,旨在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此外,2025年以來中行、農行和交行已發行累計TLAC債規模2500億元。
再如2025 年 7 月 15 日,吉林省財政廳公佈的《2025 年第六批吉林省政府債券信息披露文件》顯示,擬發行 260 億元中小銀行發展專項債,用於支持吉林農商銀行資本補充項目。同時,調整 2021 年發行的 86 億元中小銀行專項債債券用途,兩項合計 346 億元資金通過吉林省金融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注資新組建的吉林農商銀行,以提升其資本充足率和抗風險能力。
最后,省聯社改革也在路上。截至目前,已有11個省份改革方案落地,廣東等多個省份也明確了改革路徑,省聯社改革正在加速,中小銀行風險有望在較短時間內得到改善。
04
銀行債,怎麼買?
當前債市仍然處於波動態勢中,尤其是作為「利率放大器」的二永債波動更甚。在股市擾動較大、市場波動難以把握的環境下,我們更加推薦2年內高等級二永債,一來尋找票息收益,二來憑藉其流動性進行波段操作。
2年以內商業銀行債估值主要分佈在1.7-1.9%之間。1.9%以上估值的二級資本債佔比為6.73%,永續債為10.65%。2年左右的1.9%以上估值債券,具備較好的價值,值得關注。
具體到個券層面,光大集團、民生銀行、鄭州銀行、青島銀行、恆豐銀行、廈門國際銀行等主體值得考慮。
05
小結
2025年上半年銀行業整體經營狀況穩步發展,國有行和城商行擴張最為明顯,資產規模同比增速分別達到10.99%和10.96%。一季度不良資產余額明顯增長,二季度有所改善,其中大行和農商行不良貸款率下降,民營銀行不良率上行。各類銀行淨息差繼續承壓,城商行尤其明顯。
進一步從半年報來看:
①絕大多數銀行實現規模正增長,少量中小行縮表,增長部分中30%以上來自於金融投資規模的擴大,農商行資產結構中金融投資佔比增長0.71pct。上半年部分銀行處置AC賬户來兑現浮盈,尤其是股份行和農商行表現更為明顯,另一方面,OCI賬户比重提升。
②貸款投向方面,建築業、製造業、商務和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貸款增速都在10%以上,而房地產業仍然處於相對偏弱的位置,增速僅1.24%。
③存款結構中,活期存款的比例略有提升,銀行有意引導存款短期化;存款平均成本普遍下降,股份行下降幅度最大,農商行最小。
④資產質量繼續承壓,一半以上銀行逾期貸款率和不良貸款率增長。出於防風險的考慮,銀行撥備覆蓋率明顯增加,超過七成的農商行該比例提升。
⑤僅有20%的銀行淨息差走闊,但大部分銀行都實現了ROA和ROE不同程度的改善。
信用風險怎麼看?
2025年至今,僅有2只二級資本債發生未贖回情形,以及「長春農商銀行」延迟行使贖回選擇權,底線風險可控。各地相繼推進定向增發、增資擴股,進一步增強銀行資本實力,今年已有260億的中小銀行專項債發行,較去年明顯增多。此外,兼併重組也持續推進,信用風險可控。
對於銀行債券投資,一方面,長久期二永債可以作為交易品種博取資本利得;另外,也可以適當下沉,篩選2年左右有一定票息收益的金融債參與。
風險提示
1、數據統計或有遺漏:由於數據收集的侷限性、統計方法的差異、信息披露的不完整性或更新延迟,可能導致部分分析結果存在偏差。
2、經濟表現超預期:宏觀經濟環境和財政政策是影響債券市場的關鍵因素。如果宏觀環境出現超預期的變化,如經濟增長放緩、通貨膨脹率波動或外部經濟衝擊等,可能會對信用債市場表現形成衝擊。
3、信用風險事件發展超預期:若出現信用輿情事件,可能會對信用債市場形成短期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