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賠償僅N+3!戴爾中國大裁員

2025-09-09 16:48

(來源:半導體前沿)

據南華早報報道,美國電腦製造商戴爾科技(Dell Technologies)近期針對部分在華員工啟動裁員計劃,這是美國企業從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撤離的最新案例。

據兩位收到通知的知情人士透露,戴爾本周將與受影響員工進行一對一談話,其最后工作日定為 10 月 10 日。他們補充道,員工在離職前可申請轉崗公司內部任何空缺崗位。

知情人士稱,此次裁員主要涉及戴爾位於上海和福建東南部沿海城市廈門的 EMC 存儲部門及客户端解決方案集團(CSG)。其中一人透露,這是近幾個月來的第三輪裁員,此前兩輪的離職日期分別為 8 月 15 日和 9 月 12 日。

此輪裁員的具體規模尚未可知。戴爾未對周五發出的置評郵件作出迴應。

這家總部位於德克薩斯州的公司近年持續在全球範圍內縮減員工規模。其財務報告顯示,截至 1 月 31 日,戴爾員工總數約為 10.8 萬人,較一年前的 12 萬人減少約 1.2 萬。兩份財報均提及,公司 「採取了限制外部招聘、員工架構重組等成本削減措施」,「導致整體員工數量下降」。

儘管在截至 8 月 1 日的六個月內,戴爾整體運營收入增長 25% 至近 30 億美元,但客户端解決方案集團(CSG)的運營收入仍下滑 9%。

其實早在3天前,就有網友發帖,最近戴爾的裁員通知在瘋狂刷屏,涉及中山公園CDC、五角場COE等多個核心部門,全球員工從12萬砍到10.8萬,降幅10%,有人拿着N+3的賠償笑不出來,有人剛入職7個月只能拿N+2。 

另一則消息來自上海網友的爆料。有網友稱,戴爾上海五角場COE血洗大裁員。2025年9月第一天,前 EMC COE 辦公室血洗大裁員。

戴爾成為又一家在華裁員的跨國科技巨頭:

上月,美國芯片製造商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啟動新一輪裁員,波及中國大陸數百個崗位。該公司稱,「移動 NAND 產品的財務表現面臨挑戰」,因此 「在全球範圍內停止開發新型移動 NAND 產品」。

今年 3 月,IBM 關閉了在華主要實體之一 「IBM(中國)投資公司」。此前,IBM 於去年在多個城市的中國開發實驗室和系統實驗室裁員超 1000 人,並表示該實體已 「完成在華研發使命」。

今年早些時候,微軟關閉了上海物聯網與人工智能內部實驗室;去年 5 月,微軟還為 700 至 800 名在華人工智能員工提供 relocation(工作調動)選項,並啟動大規模裁員。

來源:官方媒體/網絡新聞

會議背景

電子特氣是半導體制造中的關鍵材料,對芯片性能和良率有直接影響,是半導體制造的第二大耗材,佔比約14%。2025年,中國電子特氣市場規模近300億,且保持每年10%的增長。

追隨空氣化工、林德、液化空氣、大陽日酸等國際企業的步伐,國內電子特氣企業金宏氣體華特氣體南大光電中船特氣雅克科技等紛紛取得突破。國內企業已經在關鍵領域實現突破,產品進入臺積電、美光、中芯國際等國際頭部晶圓廠供應鏈。然而,高端前驅體和光刻氣等仍依賴進口,國產化率低,具備很大的發展潛力。

2024年全球半導體金屬/氧化物前驅體市場規模達17億美元,同比增長15%。中國作為重要市場,亞化諮詢預計2028年半導體前驅體市場將達12億美元。主要受益於存儲芯片及邏輯芯片先進製程的需求。伴隨中芯、華潤、華虹、長江存儲、長鑫、等本土晶圓廠擴產,國產前驅體在純度、定製化解決方案領域替代空間巨大。國內龍頭企業雅克科技、南大光電、正帆科技發展迅速,廈門恆坤、上海至純等在前驅體領域也不斷推進。 

2025電子特氣與半導體前驅體論壇(AESG2025)將於11月5-6日在蘇州召開。會議由亞化諮詢主辦,金宏氣體等企業戰略支持。將探討電子特氣與前驅體發展現狀與趨勢,搭建產學研平臺,聚焦技術創新、工藝優化、供應鏈安全與合作,推動半導體核心材料跨越式發展。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