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9 17:11
(來源:WELINK化工)
歐洲大陸的裂解裝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關閉,七年內超過七分之一的乙烯產能消失,能源成本與市場失衡迫使巨頭重新評估未來。
過去一年半,歐洲石化行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烯烴產能削減浪潮。面對持續行業低谷及短期內的悲觀預期,歐洲主要石化生產商已永久關閉或計劃關停7座蒸汽裂解裝置。
這些關停措施顯著改變了區域供應格局。根據標普全球商品洞察數據,這7座裂解裝置合計擁有乙烯產能約450萬噸/年,同時還有丙烯產能230萬噸/年和丁二烯產能43萬噸/年。
01 產能劇減:歐洲烯烴裝置數量急劇下降
隨着計劃中的關停措施逐步實施,歐洲現存乙烯裝置數量預計將跌破50大關。標普全球數據顯示,2026年歐洲乙烯工廠數量將降至48座,到2029年進一步減少至46座。
與15年前的60座乙烯工廠且總設計產能超過2600萬噸/年相比,2029年預測產能僅略高於2200萬噸/年。
產能削減不僅限於乙烯。歐洲化學工業委員會(Cefic)研究報告稱,歐洲在2023年至2024年期間關閉了約1100萬噸/年的化工產能,其中烯烴產能佔比高達26%(約286萬噸乙烯和丙烯產能)。
02 巨頭行動:主要生產商的關停計劃
根據各大巨頭發布的信息,歐洲將繼續大規模關停裂解裝置。殼牌與沙特基礎工業公司(SABIC) 均表示將對歐洲資產組合進行重新評估和優化,其資產組合涵蓋荷蘭、德國和英國的4座裂解裝置,總乙烯產能達260萬噸/年。
英國石油(BP)正為其德國蓋爾森基興一體化煉化資產尋找買家。陶氏公司宣佈2027年第四季度前永久關閉德國伯倫51萬噸/年混合進料裂解裝置,並於6月因經濟原因閒置荷蘭泰爾訥曾的LCH3裝置。
道達爾能源計劃2027年底前關閉安特衞普55萬噸/年NC2裂解裝置,以應對市場供需失衡。2024年以來,埃克森美孚和SABIC已分別關閉了位於法國格雷文雄和荷蘭赫倫的石化廠石腦油裂解裝置,使歐洲市場每年減少約110萬噸乙烯和丙烯產能。
03 困境根源:高成本與需求疲軟的雙重壓力
如此大手筆關停裂解裝置源於歐洲石化行業面臨的深層困境。殼牌首席執行官魏斯旺直言不諱地談到,殼牌正在強化對其持續虧損的全球化學品資產的評估力度,以期「止血止損」。
歐洲石化行業面臨的是結構性挑戰,而非簡單的商業周期問題。據標普全球數據顯示,當前歐洲裂解裝置開工率約75%,需要進一步削減約200萬噸/年乙烯產能,才能使開工率回升至90%的正常水平。
成本差異令人震驚。埃尼集團報告顯示,歐洲石腦油制乙烯成本為800美元/噸,遠高於美國乙烷路線的400美元/噸和中東乙烷原料路線的200美元/噸。
04 戰略轉移:從基礎化學品到特種化學品
面對結構性挑戰,歐洲化工企業正在重新定位戰略重點。許多公司正在將視線轉移至特種化學品或其他更高價值的業務。
意大利埃尼集團旗下Versalis化工板塊過去5年累計虧損超30億歐元,在關停意大利兩座裂解裝置后,轉向投資20億歐元發展生物煉廠和化學回收業務。
科思創首席執行官施樂文指出:「高能耗、高度依賴原材料的化工投資在歐洲已難以為繼,特種化學品是未來方向。」他補充道,高能耗化工產品僅佔德國化工行業的10%左右,其中大部分產能已退出或進入長期停產狀態。
05 未來展望:產能整合與市場再平衡
據業內人士稱,通過削減450萬噸/年乙烯產能,預計到2030年歐洲裂解裝置開工率將回升至85%左右,並推動烯烴市場趨於平衡。
但英力士安特衞普新裝置的投產將抵消部分關停產能。英力士正在投資40億歐元採用乙烷原料在安特衞普建造歐洲30年來首座新裂解裝置,該裝置設計乙烯產能145萬噸/年,計劃2026年投產。
標普全球預測,2028年全球乙烯價格將全面復甦,因為乙烯需求增速最終將超過新增產能。但歐洲乙烯市場除非立即進行整合以扭轉多年來的產能過剩局面,否則將陷入長期下行周期。
歐洲石化行業的未來格局正在重塑。產能關停浪潮背后是全球競爭力的重新排序——美國乙烷路線成本僅400美元/噸,中東低至200美元/噸,而歐洲石腦油制乙烯成本高達800美元/噸。
英力士安特衞普的新裂解裝置計劃2026年投產,它將成為歐洲最大的烯烴裝置,碳排放量比歐洲平均水平低三倍。但這座投資40億歐元的裝置,僅僅是歐洲石化業未來走向的一個片段。
歐洲市場或將迎來寡頭競爭時代。倖存者將是那些能夠轉向更低成本、更可持續運營的企業,它們將重新定義歐洲在全球石化價值鏈中的地位。
加小編,進塑料羣
2025年9月8日大宗商品價格漲跌榜中橡塑板塊環比上升的商品共2種,漲幅前2的商品分別為天然橡膠(0.60%)、LLDPE(0.02%)。
環比下降的商品共有6種,跌幅前3的產品分別為PVC(-0.43%)、PS(-0.20%)、PP(纖維)(-0.17%)。
本日均漲跌幅為-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