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9 17:38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當ESG從「加分項」躍升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必答題」,資本市場對企業的評價維度愈發多元——不僅關注短期盈利,更看重長期可持續發展能力。2025年上半年,融資租賃行業在監管深化與產業轉型的雙重背景下,ESG實踐水平成為區分企業成色的關鍵標尺。
海通恆信(01905.HK)作為融資租賃行業的領軍者,始終將ESG理念深度融入企業戰略與運營實踐,推動自身高質量發展。2025年上半年,海通恆信實現收入總額及其他收入、收益35.21億元(人民幣,下同),期間溢利7.85億元。截至2025年6月末,海通恆信資產總額1,111.31億元,與上年末相比基本持平,權益總額203.73億元,與上年末相比增長了2.0%。海通恆信資產規模保持穩定,資產質量持續優化,截至2025年6月末不良資產率為1.16%,不良資產撥備覆蓋率310.49%,均保持在行業較高水平。
打造綠色租賃標杆
在「雙碳」目標引領下,海通恆信將綠色金融作為戰略核心,以融資租賃「融物+融資」的獨特優勢,持續加強在新型能源、污水污泥處理、危廢處理、餐廚垃圾處理等領域的業務拓展,積極探索新型儲能、氫能等綠色新興領域業務,為產業綠色轉型注入金融「活水」。
在項目端,公司精準對接實體企業綠色需求,氫能交通、新能源礦卡、工商業儲能等前沿場景業務取得進一步突破,形成「金融支持—產業升級—環境改善」的良性循環。截至2025年6月30日,該集團綠色金融資產余額人民幣189.74億元,2025年上半年新增投放人民幣34.04億元,細分領域拓展進一步深入,其中,新型能源資產余額增長3.5%、投放同比增長18.0%。憑藉在綠色金融領域做出的突出貢獻,公司榮獲由上海綠色金融服務平臺頒發的「綠色效益傑出行動機構獎」。
在模式端,公司創新綠色融資工具,拓寬資金來源。2025年上半年,海通恆信與新開發銀行、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共同簽署環保專項銀團貸款協議,該銀團為海通恆信首個環保概念主題銀團,同時也是新開發銀行首次通過銀團模式撬動私營資本的重要實踐;成功落地行業首單掛鉤「ESG+兩重兩新」的銀團貸款,其中首組資金利率與公司ESG績效直接掛鉤,開創了綠色金融與產業升級協同賦能的創新模式;同時發行「海通恆信30號綠色資產支持專項計劃」,以新能源車輛、充電樁等優質綠色資產為底層,受到社會資本的關注,為綠色租賃業務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撐。
踐行責任擔當
作為金融央企背景的融資租賃公司,海通恆信始終將「服務實體經濟、助力共同富裕」作為踐行社會責任的核心落腳點,通過普惠金融紓困中小微、投身公益傳遞温暖,彰顯企業社會價值。
在普惠金融領域,公司針對中小微企業「輕資產、缺抵押」的痛點,持續豐富普惠金融產品體系,圍繞設備及廠商打造租賃產品,保持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持續優化普惠金融業務策略。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增普惠金融業務投放33.97億元,服務1019家中小微企業,覆蓋先進製造、醫療健康、民生消費等領域。這種「精準滴灌」的服務模式,有效緩解了中小微企業的資金壓力,也為公司培育了一批高成長性客户。
在公益實踐方面,公司持續擦亮「恆初心」公益品牌,2025年上半年開展「青春接力,愛心傳遞」社區幫扶活動,幫助困難家庭;參與上海市黃浦區「第一聲問候」公益項目,捐款用於困難青少年幫扶。這些舉措不僅傳遞了企業温度,更強化了與社區、社會的良性互動,為長期發展積累了深厚的社會信任。
夯實ESG根基
優質的ESG表現,離不開堅實的公司治理的支撐。海通恆信構建了自上而下的ESG管治架構,將ESG戰略嵌入決策、執行、監督全流程,確保ESG戰略落地見效。
在治理機制上,海通恆信進一步細化ESG管理工作職責分工,強化跨部門的協同,加強與外部專家的合作,推動ESG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在風險管理上,運用金融科技提升ESG風險管控能力;在信息披露上,嚴格遵循香港聯交所ESG披露指引,定期發佈ESG報告,詳細披露綠色業務進展、社會責任履行情況,透明度與規範性獲市場認可。憑藉良好的ESG治理水平,海通恆信獲Wind ESG 2024年度評級A,國內多個主流ESG評級結果均位於行業領先水平。
站在行業轉型的關鍵節點,海通恆信的ESG實踐已不止於「履行責任」,更成為驅動業務增長的新引擎。未來,公司將繼續深化「ESG+業務」融合,以全面且不斷完善的ESG管理,推動公司可持續發展,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價值的統一。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文/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