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從咖啡、Fintech到加密貨幣:本周6家重磅跨界IPO即將上演​​

2025-09-09 14:51

Klarna Group

$Klarna Group plc(KLAR)$ 擬在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上市,計劃發行34,311,274股普通股(其中公司發行5,555,556股,老股東出售28,755,718股),預計發行價區間為35-37美元,目標募資最高12.7億美元,聯席主承銷商包括高盛(Goldman Sachs)、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花旗集團(Citigroup)等。

Klarna估值曾於2021年達456億美元峰值,但2022年因市場波動跌至67億美元。此次IPO估值140億美元,反映市場對其復甦的謹慎樂觀

公司是全球知名的買現在付以后(BNPL)金融科技公司,由Sebastian Siemiatkowski於2005年創立,致力於重塑消費者支出和儲蓄方式,提供無縫支付、購物洞察和銀行服務,構建下一代商業網絡。 根據公司報告,按2024年數據,公司服務約111百萬活躍消費者和超過790,000商户,覆蓋26個國家,受益於BNPL市場(預計2024-2029年複合年增長率15%)的增長,並在歐美市場佔據領先地位。公司受益於消費者信貸和支付市場的擴張,已在歐洲、北美、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運營。自2005年起便通過創新BNPL搶佔先發優勢,憑藉AI和數據驅動創新,將信用損失率從2022年的0.66%降至2024年的0.47%。公司將創新擴展到廣告、訂閲和儲蓄等領域,2024年廣告收入達1.8億美元。

公司提供覆蓋支付和金融多種場景的全面產品和服務,主要包括:(1)Pay in Full:即時結算交易的核心支付服務;(2) Pay Later:允許消費者現在購買,后付全額或分期,2024年99%交易免息;(3) Fair Financing:提供3-48個月的長期分期付款,通常少於6個月;及(4)其他產品(主要包括Klarna App用於跟蹤和預算、Klarna Card用於線上線下靈活支付、購物瀏覽器擴展、廣告解決方案如贊助搜索和附屬程序、Klarna Plus訂閲服務,以及儲蓄賬户持有95億美元消費者資金)。 Pay in Full:公司的基礎產品,支持無縫結賬。公司是中國首個實現某些BNPL創新的供應商(注:公司主要在歐美運營,但全球影響力強)。Pay Later和Fair Financing:公司於近年擴展,支持消費者靈活支付,並在2024年起引入Klarna余額功能。公司正在率先開發AI驅動的購物助理和客服聊天機器人,預計2025年產生更多收入,目前已進入驗證階段,並從領先合作伙伴獲取認證。

業績方面,Klarna的營收持續增長但面臨盈利挑戰:

  • 營收趨勢:2022年、2023年、2024年營收分別為19.04億美元、22.76億美元、28.11億美元;2025年上半年營收為15.24億美元

  • 盈利情況:2022年、2023年、2024年淨虧損分別為10.35億美元、2.44億美元、2100萬美元;2025年上半年淨虧損為1.52億美元。虧損擴大的主要原因是信貸撥備增加以及市場擴張成本上升

Figure Technology Solutions

Figure Technology Solutions Inc.在8月首次向SEC遞交S-1招股書,擬在納斯達克(Nasdaq)上市,計劃發行26,315,789股A類普通股(其中公司發行21,461,085股,老股東發行4,854,704股),預計發行價區間為18-20美元,目標募資最高5.26億美元,聯席主承銷商包括高盛(Goldman Sachs)、傑富瑞(Jefferies)、美國銀行證券(BofA Securities)、Societe Generale、Keefe, Bruyette & Woods、Mizuho等。

公司是全球知名的區塊鏈金融科技公司,由Mike Cagney於2018年創立,致力於利用區塊鏈技術構建資本市場未來,提供消費者信貸、加密貨幣和數字資產市場的垂直集成平臺。 根據公司報告,按2024年數據,公司是非銀行HELOC(房屋淨值信貸額度)貸款領域的領導者,市場份額位居第一(Home Equity Lending News),並在代幣化私人信貸領域佔據75%的份額(截至2025年8月1日)。公司受益於消費者信貸市場(2萬億美元規模)和加密數字資產市場(4萬億美元規模)的增長,已在美國多個州獲得貸款執照,並在全球運營。自2018年起便通過區塊鏈技術搶佔先發優勢,憑藉自動化和AI創新,將貸款資金發放時間縮短至中位數10天(行業平均42天)。公司將創新擴展到貸款交易、數字資產交換和穩定幣等領域。

公司提供覆蓋消費者信貸和數字資產多種場景的全面產品和服務,主要包括:(1)房屋淨值信貸額度(HELOC):公司的核心產品,支持房屋淨值貸款和數字資產擔保個人貸款,使用自動化 underwriting 和遠程在線公證;(2) Figure Connect:電子貸款交易市場,於2024年6月推出,支持貸款買賣;(3) Figure Exchange:數字資產交易所,於2024年3月推出,支持加密交易;及(4)其他產品(主要包括YLDS利息穩定幣,於2025年2月推出;Democratized Prime,於2025年6月推出;貸款 origination 系統LOS;DART 登記冊,使用Provenance Blockchain)。 HELOC:公司的旗艦產品,是非存款機構中領先的HELOC originator,提供白標和自有品牌服務。公司正在率先開發作為證券的利息穩定幣,預計2025年獲得美國監管批准,目前已進入驗證階段,並從領先合作伙伴獲取認證。

業績方面,在過去的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前6個月,公司營收分別為2.10億美元、3.41億美元、1.91億美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為-0.48億美元、0.17億美元、0.29億美元。

Gemini Space Station

8月15日, $Gemini Space Station, Inc.(GEMI)$ 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S-1招股書,擬在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Nasdaq Global Select Market)上市,計劃發行16,666,667股A類普通股,預計發行價區間為17-19美元,目標募資最高3.167億美元,聯席主承銷商包括高盛、Citigroup、花旗集團、摩根士丹利等。

公司是全球知名的加密貨幣交易所,由Cameron和Tyler Winklevoss於2014年創立,致力於成為傳統金融系統與新興加密經濟之間的可信橋樑,提供個人和機構用户訪問去中心化未來的途徑。 根據公司報告,按2024年加密市場總市值超過3萬億美元計算,公司受益於加密經濟的增長,在2024年現貨和期貨交易量分別超過18萬億美元和53萬億美元的市場環境中佔據一席之地。公司強調安全、監管和合規,已在美國50個州獲得貨幣傳輸許可證,並在60多個國家運營,服務約54.9萬月度交易用户(MTUs)和1萬家機構。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平臺資產總額超過210億美元,終身交易量超過2850億美元。 憑藉早期採用和創新,公司自2014年起便通過高安全性和合規性搶佔先發優勢,並將創新擴展到穩定幣、信用卡和NFT等領域。

公司提供覆蓋加密經濟多種場景的全面產品和服務,主要包括:(1)核心交易所:用於買賣、存儲加密資產,支持比特幣、以太幣和穩定幣等;(2)衍生品交易所、Staking服務和場外交易(OTC)櫃檯;(3)機構級託管服務,通過Gemini Trust(紐約有限目的信託公司)提供;及(4)其他產品(主要包括NYDFS監管的穩定幣GUSD、Gemini Credit Card®信用卡用於賺取加密獎勵,以及Nifty Gateway Studio® Web3工作室用於NFT生產)。 核心交易所:公司的旗艦產品,自2014年推出,是零售用户進入加密市場的首要入口,提供用户友好和安全的體驗。公司是中國首個實現某些加密創新的供應商(注:公司主要在美國運營,但全球影響力強)。衍生品和Staking:公司於近年推出,支持機構投資者進行高級交易,並在2021年起擴展到國際市場。託管服務:Gemini Trust是公司核心創新之一,提供冷存儲和保險保護,目前管理大量機構資產。公司正在率先開發更多Web3功能,預計2025年產生相關收入,目前已進入驗證階段,並從領先的合作伙伴獲取認證。

業績方面,在過去的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前6個月,公司營收分別為9810萬美元、1.422億美元、6860萬美元,收入結構依賴:交易手續費佔總收入的65.5%,但因機構交易佔比升至87%(費率僅0.02-0.03%,遠低於零售用户的1-1.3%),導致綜合費率從0.31%降至0.18%,規模增長未能抵消費率下行壓力

同期淨利潤分別為-3.197億美元、-1.585億美元、-2.825億美元。虧損擴大的主要原因是高額薪酬支出、合規成本投入及交易手續費率下行 Gemini的IPO是加密貨幣合規交易所邁向公開市場的重要試驗,其投資價值在於:

  • 優勢:合規牌照與信託資質構成壁壘,機構服務與多元化產品(如GUSD、NFT平臺Nifty Gateway)提供差異化潛力。

  • 風險:短期虧損擴大、治理結構集中(雙重股權)、訴訟尾部風險及行業競爭白熱化需高度關注。

Via Transportation

9月12日,美國公共交通服務平臺 $Via Transportation, Inc.(VIA)$ 計劃於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上市,股票代碼為"VIA"。此次IPO由高盛、摩根士丹利、Allen & Company LLC和富國證券擔任主承銷商,擬發行1070萬股股票,發行價格區間定為每股40-44美元,目標募資額最高達4.71億美元,公司估值預計為35億美元。

Via Transportation成立於2012年,總部位於美國紐約,是專注於公共交通技術服務的領先企業,為政府機構及運營商提供交通規劃、調度、合規管理及數據分析等解決方案,服務範圍覆蓋微交通、校車運輸及輔助交通等領域。截至2025年6月,公司業務已拓展至全球30多個國家,擁有689家客户,其中北美市場貢獻約70%收入,歐洲市場貢獻約30%,客户主要為政府機構(佔收入90%以上)。公司認為其市場滲透率僅約1%,可觸及市場規模高達5450億美元。

公司提供覆蓋公共交通全鏈條的多元化技術產品與服務,主要包括:

(1) 交通規劃與調度平臺:通過動態路由算法優化公共交通網絡,替代傳統固定路線系統;

(2) 合規管理與數據分析工具:幫助機構滿足監管要求並實現運營數據可視化;

(3) 乘客訂票與支付系統:支持移動端預訂及無縫支付體驗;

(4) 附加服務:包括車隊採購支持與呼叫中心解決方案。

業績方面,Via Transportation營收持續增長但尚未實現盈利:

  • 營收趨勢:2023年、2024年營收分別為2.49億美元、3.38億美元;2025年上半年營收為2.06億美元(同比增長26.4%)。

  • 盈利情況:2023年、2024年淨虧損分別為1.17億美元、9055萬美元;2025年上半年淨虧損為3754萬美元(同比收窄),虧損收窄主要得益於運營效率提升及成本控制

Legence Corp

9月10日,建築系統服務商 $Legence Corp.(LGN)$ 開始招股,計劃於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為「LGN」。此次IPO由高盛、傑富瑞、美銀證券、巴克萊、摩根士丹利等18家投行擔任聯合賬簿管理人,擬發行2600萬股股票,發行價格區間定為每股25-29美元,目標募資額最高達7.54億美元,公司估值預計為27-29.5億美元(按中間價27美元計算)。估值對比:發行價對應P/S倍數1.2-1.4倍,低於工業服務同行Comfort Systems USA(P/S 1.8倍),但高於Aecom(P/S 0.7倍),反映市場對其數據中心增長潛力的溢價。

Legence成立於1963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州聖何塞,是黑石集團(Blackstone)旗下的工程與維護服務提供商,專注於為高技術建築提供關鍵任務系統服務,涵蓋暖通空調(HVAC)、工藝管道、機械電氣系統等領域。公司聚焦科技、生命科學、醫療保健和教育等高增長行業,客户羣體中超過60%為納斯達克100指數成分股,且截至2025年6月,其訂單積壓中40%來自數據中心項目,深度受益於AI基礎設施建設需求。

Legence的核心業務包括複雜建築系統的設計、製造、安裝及維護,提供以下主要產品與服務:1.暖通空調(HVAC)系統:服務於數據中心、實驗室等對温控要求極高的場景。2.工藝管道與機械電氣系統:應用於生命科學、醫療設施的潔淨環境建設。3.能源效率解決方案:通過數字化工具(如AI驅動的能耗優化系統)為客户平均節能15%-20%,客户續約率達85%。4.全鏈條整合服務:黑石入主后通過收購28家地區工程商(如A.O. Reed、OCI Associates),形成設計-建造-運維一體化能力。

公司的競爭優勢在於:1.合規壁壘:獲得紐約州金融服務署(NYDFS)信託牌照,符合多國環保與建築標準。2.ESG概念賦能:業務契合全球減碳趨勢,受益於美國《基礎設施投資與就業法案》的6600億美元清潔能源投資。3.稀缺性:全球工程服務市場規模達1.8萬億美元(CAGR 5.96%),Legence是少數覆蓋數據中心全周期服務的供應商。

業績方面,Legence營收持續增長,但受收購整合成本影響尚未盈利。:2024年營收21億美元(同比增長30%);2025年上半年營收11億美元(同比增長11.2%)。截至2025年6月,未完成訂單及已簽署合同金額達28億美元(同比增長29%),為未來收入提供高確定性。

同時虧損擴大,2025年上半年淨虧損2650萬美元(同比擴大201%),主因是收購整合支出及研發投入增加。

Black Rock Coffee Bar

8月18日, $Black Rock Coffee Bar, Inc.(BRCB)$ 向SEC遞交S-1招股書,擬在納斯達克全球市場(Nasdaq Global Market)上市,計劃發行1470萬股A類普通股,預計發行價區間為16.00美元至18.00美元,目標募資最高2.65億美元,聯席主承銷商包括J.P. Morgan、Jefferies、Morgan Stanley、Baird、Stifel、William Blair、Raymond James。

公司是美國知名的精品咖啡連鎖店,由Daniel Brand和Jeff Hernandez於2008年在俄勒岡州比弗頓創立,致力於提供以客人為中心的高端咖啡體驗,聚焦於連接、咖啡因和社區,經營驅動式咖啡吧。 根據公司報告,按2024年數據,公司是美國收入增長最快的飲料公司之一,也是收入最大的全自營咖啡零售商,受益於咖啡市場(預計2024-2029年複合年增長率約6%)的增長,門店覆蓋太平洋西北部至德克薩斯等七個州。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擁有158家門店,比2020年底的71家大幅增長。自2008年起便通過優質咖啡和創新搶佔先發優勢,憑藉以人為本的文化、數字化平臺和忠誠度計劃,將創新擴展到菜單創新、社區參與和可擴展基礎設施等領域。公司計劃2025年開設約30家新店,長期目標到2035年達到1000家門店。

公司提供覆蓋多種咖啡和餐飲場景的全面產品和服務,主要包括:(1)高端咖啡飲料:核心產品,包括Nitro Cold Brew、Caramel Blondie、Americano和可定製拿鐵,使用小批量烘焙的阿拉比卡咖啡豆;(2)專有能量飲料:Iced和Frozen Fuel能量飲料系列;(3)全天早餐平臺:早餐捲餅、香腸切達三明治,並計劃推出蛋咬;及(4)其他產品(主要包括K-Cup膠囊、冷萃咖啡袋、烘焙豆、區域烘焙食品、含糖/咖啡因/乳製品飲料、無咖啡因/低糖/無糖選項)。 高端咖啡飲料:公司的旗艦產品,強調季節性營銷和咖啡創新。公司正在率先開發技術增強的忠誠度和數字訂購功能,預計2025年產生更多收入,目前已進入驗證階段,並從領先合作伙伴獲取認證。

業績方面,在過去的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前6個月,公司營收分別為1.33億、1.61億、0.95億美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為-未指定、-0.07億、-0.02億美元。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