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禾賽科技二次上市,散户該不該衝?

2025-09-09 11:32

港股打新市場的熱鬧,也吸引了美股中概股的二次上市回港。 $禾賽(HSAI)$ 這家激光雷達領域的頭部玩家,正準備在港股搞二次上市 $禾賽-W(02525)$

先簡單説説禾賽這家公司。它成立於2014年,主攻三維激光雷達解決方案,在全球市場份額穩居前列。簡單點講,就是給自動駕駛和機器人提供「眼睛」的高科技企業。2022到2024年,營收從12億人民幣飆到20.8億,複合增長率超30%。更亮眼的是,虧損在逐步縮水,2024年甚至實現了調整后盈利,2025年一季度收入同比猛增46%。

  • 收入增長:2022-2024年收入從12.03億元增至20.77億元,複合年增速超30%;2025年上半年營收12.3億元,同比增50.6%。

  • 盈利轉折:2025年上半年首次實現淨利潤2653萬元,毛利率從35.2%回升至42%,規模效應顯現。

  • 業務結構:ADAS佔收入62.7%,機器人佔34.1%,形成「雙引擎」降低單一市場風險。機器人業務尤其爆發,2025年Q2交付量同比暴漲743.6%。

行業層面,中國廠商主導全球市場——禾賽與速騰聚創各佔29%份額,圖達通佔21%,三者合計79%。成長性看,ADAS滲透率預計從2025年的15%躍升至30%,機器人用激光雷達增速超600%,成為第二增長曲線。

這數據看着挺穩的,説明業務在加速落地,尤其在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和機器人領域。但話說回來,高科技股總有不確定性,得看市場環境。

IPO基本信息:入場門檻與發行機制

禾賽此次港股上市採用「雙重主要上市」模式,需同時滿足兩地監管要求,流程比簡單二次上市更復雜。優點是未來可能納入港股通,方便內地投資者交易。關鍵參數如下:

發行價上限:228港元/股,入場費4605.99港元(每手20股)。

募資規模:全球發售1700萬股,其中公開發售佔10%(固定比例,B方案機制),最高募資38.76億港元。

時間線:招股期為2025年9月8日-11日,預計9月16日上市。

基石陣容:高瓴HHLR、泰康人壽等6家機構認購1.48億美元,佔比29.76%,提供一定背書。

它已經是美股上市公司,是典型的「美股二婚」模式——港股定價往往會給個小折扣,相比美股收盤價(最近約222港元),可能有1%-2%的空間。

個人視角點評:B方案意味着公開發售比例鎖定10%,無論超購倍數多高都不回撥。這降低了中籤難度,但流通盤達27.22億港元,貨量較大,可能壓制短期股價彈性。入場費約4600港元,對散户較友好,建議優先現金申購以規避融資成本。

從散户視角,這單打新的吸引力在哪?

首先,分配機會大。發行規模不小,公開發售有8.5萬手,融資倍數目前33倍左右,遠沒到爆棚的地步。歷史數據告訴我,類似美股轉港的19單案例中,13單首日上漲(最高賺14%),只有4單跌(最慘虧23%)。這意味着,平均下來有小賺的可能,尤其如果美股在定價后穩住或拉昇,港股上市日就能套現個小溢價。例如前段時間上市的 $BOSS直聘(BZ)$$BOSS直聘-W(02076)$

成本控制好,鎖個1%-2%的折扣,再趕上市場情緒好,輕松賺頓飯錢。更何況,需求不算弱,有高瓴HHLRA、太康人壽等基石投資者佔近30%,大佬背書能給散户點信心。

作為美股二次上市標的,禾賽港股定價與美股高度聯動,這為散户提供了獨特的套利機會。港股最終定價以招股結束當日的美股價格為基準,通常折價3%-5%(否則投資者可直接買美股)。例如:

  • 9月5日美股收盤價26.49美元,摺合港股約206.58港元,較發行價上限溢價9.4%。

  • 若招股期間美股大漲超228港元(如9月6日美股報28.5美元,折222港元),則港股上市后可能套利;反之,若美股低迷,破發風險上升。

  • 假設超購100倍,公開發售510萬股,甲乙組各4.25萬手。按10萬人申購估算,一手中籤率約30%,認購50手可穩中1手。

那麼,值不值得參與?對風險偏好低的散户,這是個低門檻的套利遊戲。建議:如果美股在申購末日超228港元5%以上,就考慮加碼;否則,小額試水或直接pass。最優策略還是現金申購為主,避免融資利息侵蝕薄利。乙組門檻較高,中籤約5-10手,適合資金量較大的投資者。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