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籌謀半年多,山西大同原首富未能「吃下」京津冀最大的氫氣供應商

2025-09-08 23:30

「中國氫能第一股」億華通謀劃半年多的「 收購京津冀最大的氫氣供應商 」動作未能如願。

9月6日,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億華通」)發佈關於終止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事項的公告。

對於終止原因,億華通解釋為由於交易相關方未能就本次交易的最終方案達成一致意見,為切實維護上市公司和廣大投資者長期利益,交易各相關方友好協商、認真研究和充分論證,基於審慎性考慮,決定終止本次交易事項。

1、未能「吃下」京津冀最大的氫氣供應商

今年2月27日,億華通首次披露該收購動作,指出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定州旭陽氫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旭陽氫能」)100%股權並同時募集不超過5.5億元配套資金。

此后,億華通積極組織交易相關各方全力推進本次交易各項工作,並分別於4月12日、5月12 日、6月7日、7月7日、8月7日公開披露交易進展。

但最終該筆交易未能如願。

據公開信息,旭陽氫能成立於2020年12月,其下設有邢臺旭陽、保定旭陽、呼和浩特旭陽、鄆城旭陽等子公司。

旭陽氫能由旭陽集團(持股68.75%)及其子公司控股。旭陽集團是一家從事焦炭、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多種業務的企業集團,擁有河北邢臺、定州等9個生產園區,並對洛陽龍澤(焦炭)、山東寶舜化工(焦油)等提供運營管理服務。

旭陽集團的實控人是河北富豪楊雪崗。在創業前,楊雪崗曾在邯鄲的東武仕水庫當過多年技術員。1995年,楊雪崗辭去安穩工作開辦一家焦炭廠,很快成爲了邢臺本地最大的煤氣供應商。而楊雪崗也多年登上胡潤百富榜、新財富500富人榜,成為河北知名大富豪。

自成立以來,旭陽氫能已建成四條合計24噸/天的高純氫產線,並在京津冀地區投運多個加氫站。此外,公司還開通了五條跨區域氫能重卡線路,並在研發端開展氫液化技術及氫能熱電聯供項目,推進「制-儲-運-加-用+研」全產業鏈佈局,建立氫能生產、儲運、分銷網絡,打造形成了旭陽氫能一體化閉環產業圈和生態模式。

如今,旭陽氫能已經成長為京津冀地區最大的氫氣供應商,其2024年氫氣銷量超過2000萬方,同比銷量翻番。

收購成功的話,億華通將通過整合旭陽氫能的制氫、儲運、加氫站等業務,結合公司原本氫能業務,強化億華通在氫能領域的綜合競爭力。如今未能成功,對於億華通加速發展氫能產業無疑是一大損失

2、「中國氫能第一股」億華通陷業績困局

作為

國內氫能源賽道的領頭羊,也是首家「A+H」兩地上市的氫燃料電池企業,億華通成立於2012年,是一家集氫能與氫燃料電池研發與產業化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氫能業務主要集中在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的研發和生產,產品主要應用於燃料電池汽車,在氫能領域擁有較高的市佔率。

公司創始人是1980年出生在大同市平城區的一個普通工薪階層家庭的張國強。張國強先后在北汽福田、清能華通等公司積累了相當經驗后,另起爐灶創辦億華通。2015年,億華通因收購了當時國內頭部電堆技術企業上海神力科技,從而實現了氫燃料電池發動機量產。2016年,億華通科技研發出了國內首款氫能電池,從此開始在業內嶄露頭角。而張國強也在2022年以33億元登上了《胡潤百富榜》,成為山西大同市首富。

2020年8月,億華通成功掛牌科創板,成為國內「氫能第一股」,市值一度超過200億。兩年后,億華通的搭載車現身在2022年北京冬(殘)奧會的賽場上,佔到冬奧會和殘奧會投放的2000余台氫燃料電池汽車中的64%,這成為億華通發展史上的又一個高光時刻。

但近年來,億華通的業績不太如意。據年報數據,從2020年-2023年,億華通營收分別是5.72億元、6.29億元、7.38億元、8.01億元,歸母淨利潤均告負,分別為-2252.36萬元、-1.62億元、-1.66億元、-2.43億元。2024年,公司全年營收3.67億元,淨利潤-4.53億元,虧損面進一步擴大。

2025年上半年,公司營收僅7192.93萬元,同比大幅下降53.25%;歸母淨利潤為-1.63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41億元,虧損持續加大。

當前,氫能仍是發展熱門。在此前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研究院發佈的《綠色氫能產業發展白皮書》(下稱「報告」)預計,到2025年中國的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將超過10萬輛,加氫站保有量將超過1千座,綠氫產能將接近100萬噸,氫能產業規模將達到萬億元。

但同時也需注意的是,氫能賽道現已越發擁擠,且氫能有着前期投入較大、回報周期較長的產業性質,因此入局氫能的企業業績成為一大考驗。「中國氫能第一股」億華通下一步會有何動作,以及其如何緩解其業績困難值得再關注!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