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英發睿能港股IPO背后:淨利波動,與隆基「關係匪淺」

2025-09-08 21:28

 來源:北京商報

  推動旗下四川英發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發睿能」)衝擊A股上市未果后,時隔兩年,61歲的張發玉將目光投向了港股市場。近日,港交所官網顯示,英發睿能已提交上市申請書。本次衝擊港股IPO背后,英發睿能近年來業績波動較為明顯,公司淨利於2024年大幅轉虧,並於今年1—4月實現回正;與此同時,公司毛利率亦於今年1—4月一反往期下滑趨勢,實現大幅上漲。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光伏電池片企業,英發睿能與行業龍頭隆基綠能「關係匪淺」,二者於今年2月合作成立了光伏公司宜賓英發德睿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發德睿」)。

  IPO前淨利轉正

  成立九年時間,英發睿能開啟港股IPO進程,公司正式遞表港交所。

  資料顯示,英發睿能成立於2016年,專注於光伏電池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產品覆蓋P型和N型電池片。

  本次衝擊港交所上市背后,英發睿能近年來淨利波動較為明顯。財務數據顯示,2022—2024年以及2025年1—4月,英發睿能實現收入分別約為56.43億元、104.94億元、43.59億元、24.08億元;對應實現年(期)內利潤分別約為3.5億元、4.1億元、-8.64億元、3.55億元。

  在招股文件中,英發睿能表示,公司收入主要來自銷售P型PERC電池片及N型TOPCon電池片。其中,公司於2023年8月開始生產N型TOPCon電池片,於報告期內進行了從P型PERC電池片向N型TOPCon電池片的戰略轉型。從數據來看,2022—2024年以及2025年1—4月,公司N型TOPCon電池片收入佔比分別為0%、7.1%、81.2%、95.5%;P型PERC電池片收入佔比分別為96.9%、91.9%、13.8%、0%。

  在P型向N型轉變的行業趨勢中,英發睿能戰略轉型也為公司經營帶來顯著成效,公司毛利率於2025年1—4月迎來顯著回升。

  資料顯示,2022—2024年,英發睿能毛利率分別為 11.9%、8.8%、-7.4%,逐年走低;不過,進入今年1—4月,公司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6.1%大幅上漲至23.8%。對此,公司在招股文件中表示,主要由於N型TOPCon電池片的毛利增加。

  從資產負債率方面看,經計算,2022—2024年以及2025年1—4月,英發睿能資產負債率分別約為55.1%、56.21%、68.37%、64.83%。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選擇衝擊港股上市背后,英發睿能的海外收入佔比正在不斷增長。報告期內,公司海外收入分別約為1.83億元、3.42億元、4.68億元、5.9億元,佔比分別約為3.2%、3.3%、10.7%、24.5%。

  與隆基合作密切

  身為光伏電池片企業,英發睿能近年來也在着手佈局新一代N型xBC電池片技術路線。

  資料顯示,2024年11月5日,宜賓英發德耀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發德耀」)、宜賓高新區、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年產16GW HPBC電池片項目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三方將加強光伏產業領域合作,在HPBC電池生產、銷售以及相關技術領域進行廣泛協作,實現優勢互補和共同發展,將於2025年建設完成首期6GW產能。

  今年2月,英發睿能與五糧液集團、隆基綠能合作成立了英發德睿。股權關係顯示,英發德睿背后股東有英發德耀、四川五糧液新能源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隆基樂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宜賓市高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50.1%、20.01%、19.9%、9.99%。

  穿透股權關係,英發德耀背后大股東系英發睿能;四川五糧液新能源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隆基樂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背后大股東則是五糧液集團、隆基綠能。針對新成立公司情況,英發睿能相關負責人曾於今年2月20日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是三家公司一塊的合作項目,做BC電池片。

  「xBC技術與隆基綠能等巨頭深度綁定,有望成為下一代差異化高地。但2025年行業總產能不足10GW,存在技術壁壘和客户驗證周期,短期仍以高端分佈式市場為主。」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表示。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向港股IPO發起衝擊前,英發睿能曾有過謀求A股上市的經歷。公司曾於2022年完成上市輔導備案,不過在經歷五期上市輔導后,公司衝擊A股最終未果。

  控制權方面,截至最新,張發玉家族合計控制公司股東會約49.1%的投票權。

  針對相關情況,北京商報記者向英發睿能方面發去採訪函進行採訪,但截至記者發稿,未收到公司回覆。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