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9 07:15
轉自:看臺海
2024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淨額1922億美元
在8日開幕的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上,商務部、國家統計局和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發佈的《2024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顯示,2024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淨額為192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8.4%。數據顯示,我國企業投資規模繼續位居世界前列。2024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佔全球份額的11.9%,較上年提升0.5個百分點,連續13年列全球前三,連續9年佔全球份額超過一成。
8月份全國企業銷售收入保持較快增長
國家税務總局最新增值税發票數據顯示,8月份,全國企業銷售收入保持較快增長。其中,裝備製造業、數字產品製造業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7.4%和9.6%。高科技企業加快技術突破,特殊作業機器人製造、服務消費機器人制造銷售收入同比增長50%以上。
我國前8月外貿數據亮眼
海關總署8日對外公佈,今年前8個月,我國貨物貿易延續平穩增長態勢,進出口總值29.57萬億元,同比增長3.5%。其中,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5.3萬億元,增長5.4%,佔我國進出口總值的51.7%。
《2025中國海洋發展指數報告》發佈
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信息中心8日發佈的《2025中國海洋發展指數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海洋發展指數為129.7,比上年增長2.9%,海洋發展穩中提質,海洋強國建設紮實推進。
我國人工智能企業數量已超5000家
記者從8日在重慶閉幕的2025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上了解到,近年來,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迎來高速發展期,目前人工智能企業數量已超5000家,已建成11個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17個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範區,展現出強勁的創新活力和市場潛力。
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在會上介紹,目前我國在人工智能芯片、算法框架等關鍵核心技術上持續取得突破,自主開源大模型正引領全球開源創新生態,算力基礎設施的規模和水平位居全球前列。我國人工智能企業數量已超5000家,國家級人工智能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超400家,已建成3.5萬余家基礎級、6300余家先進級、230余家卓越級智能工廠。
同時,我國已成立總規模600億元的國家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編制人工智能科技倫理服務管理辦法,成立中國—金磚國家人工智能發展與合作中心,累計研製人工智能核心技術領域標準240余項,推動產業生態持續完善。
「廈金抗戰記憶」主題活動在廈舉行
近日,30多位來自海峽兩岸的抗戰親歷者后人、專家學者、各界代表齊聚廈門市翔安區大嶝島,追憶兩岸軍民並肩作戰、共禦外侮的抗戰歷史,傳承偉大的抗戰精神。分享會現場,兩岸同胞凝神聆聽,通過重温那段烽火歲月,進一步深化兩岸同胞共同的歷史記憶。其間,兩岸同胞行走在大嶝島金門縣政府舊址的紅磚建築羣間。作為抗戰時期金門縣的行政指揮中心,這里不僅留存着兩岸軍民同心抗日的珍貴歷史印記,更讓每位參觀者深切感受到烽火年代里,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深厚情誼。當天,翔金書畫交流筆會、協力同書翔金緣暨人民政協書畫作品展等活動在一幢幢紅磚古厝內舉辦。
兩岸(平潭)職業資格一體化服務中心山東分中心揭牌成立
日前,兩岸(平潭)職業資格一體化服務中心山東分中心在山東大廈揭牌成立。這標誌着閩魯兩省在深化對臺交流合作、優化臺胞職業資格服務領域雙向發力,為兩岸融合發展注入新動能。據悉,兩岸(平潭)職業資格一體化服務中心與山東分中心建立工作統籌和信息共享機制,為在魯臺胞提供「採信換證—技能培訓—就業對接—政策諮詢」全鏈條服務,切實幫助臺胞在山東享受與大陸同胞同等的職業發展待遇。作為大陸唯一的對臺綜合實驗區,平潭率先探索對臺職業資格制度融合,創新臺胞職業資格一體化服務模式,建立大陸覆蓋面最廣、項目量最多的兩岸職業對接標準。目前,已在京、滬、粵、蘇及福建各地市設立16個分中心。
監製 / 胡翼
主編 / 伯皓 力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