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8 07:25
注:本分析文章僅代表崔東樹個人觀點,如有異議,請留言。
上市車企2025年半年度經營業績報告顯示,上半年,部分國內外汽車上市車企營業收入增長超11%,淨利潤下降,國際車企景氣度明顯下降。半年報顯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兩旺,行業保持穩健增長,但應收賬款較好,應付賬款壓力較大。
根據測算來看的話,按照國內車企的收入分類,其中國企是實現零增長,民企實現23%的增長,國際車企是下降了5%。而在增長中,我們按照生產新能源的企業和綜合類企業以及國際車企作對比,總體來看,國內新能源車企總體增長25%,國內綜合類車企0增長,國際車企下降5%。
整體行業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在36天,也就是説它的應收賬款與它的收入作對比,車企應收賬款總體在36天,其中民企應收賬款在19天,而國企應收賬款在48天,國際車企的應收賬款在63天的水平,而從應付賬款來看,國企的應付賬款是97天,民企應收賬款是108天,國際車企的應付賬款是45天,也就是國際車企的話,它的應付賬款時間是最短的,而民企的話應付賬款是最長的。而從新能源跟傳統車企對比來看,新能源車企的應付賬款是112天,而綜合國內車企,應付賬款是91天,國際車企應付賬款是38天。
車企的毛利在2025年達到3211億的水平,毛利增速相對是在10%的增速水平,其中國企的毛利增速是負的20%,而民企的毛利增速是37%,而國際車企毛利增速下降23%,其中新能源車企的毛利增長25%,綜合國內傳統車企的毛利是增長12%,國際車企毛利是下降了29%。而從上市車企情況來看,香港上市車企的毛利增長124%,國內車企毛利下降3%,海外車企毛利下降10%。
從車企毛利率的表現來看,整體毛利率在15%左右水平,其中國企毛利率在8%,國際車企毛利率在13%,而民企的毛利率在19%,而國企和國際車企的2025年毛利都出現了一定的下降情況,而民企的毛利率在19%,保持相對穩定。而從新能源車企的表現來看。國內新能源車企的毛利率是從19%上升到20%,而綜合國內傳統車企毛利率是從13%下降到12%,國際車企的毛利率是從15%下降到13%。而從上市車企來看,香港上市車企毛利率從18%上升了20%,國內車企毛利率是從15%降到14%,海外車企毛利率從16%降到15%。
整體來説,國企的費用率在9%,國際車企費用率在9%,而民企的費用率在16%的水平,這包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以及其它的匯率損失等費用。民企費用是相對比較高的,其中新能源車企的費用率達到17%,而綜合傳統車企費用率是9%,國際車企費用率是8%。
從淨利潤率的表現來看,車企2025年總體淨利潤率是3%,而國企的淨利潤率是1.5%,民企淨利潤率是4.2%,國際車企淨利潤率是2.1%。而從新能源車企對比來看,新能源車的淨利潤率是3.1%;國內主流車企利潤率是3%,淨利潤率3.6%;而國際車企的淨利潤率是2.0%。而從這個上市情況來看,香港上市車企的淨利潤率是8.3%,而國內上市淨利潤率是3.1%,海外車企淨利潤率是負的0.9%,國內車企表現相對較強。而從淨利潤率的總體表現來看,豪華車利潤高,華晨中國淨利潤率達到了295%,法拉利達到23%。法拉利利潤相對較高,而宇通客車是12%,小米汽車10%,長城汽車7%。
1、汽車整車上市車企業績跟蹤
根據上市車企半年報發佈,我們整理了歐美車企和國內車企在現國內、香港和海外上市的企業的上市車企的運行情況。收入來看,總體我們統計這些車企達到兩萬億的規模,這里沒有做匯率的換算,所以部分海外車企也是簡單用本幣進行計算的。根據測算來看,按照國內車企的收入分類,其中國企是實現零增長,民企實現23%的增長,國際車企是下降了5%。而在增長中,我們按照生產新能源的企業和綜合類企業以及國際車企作對比,總體來看,國內新能源車企總體增長25%,國內綜合類車企0增長,國際車企下降5%。
汽車上市車企的表現分化,國內上市的車企相對偏傳統車較多。車企的收入增長來看,零跑汽車今年上半年達到242億元,同比增長174%;北汽藍谷是95億元,同比增長154%;小鵬汽車341億元,同比增長133%,從表現來看都是比較優秀的,而像極氪、吉利、小米、福田汽車、法拉第未來以及比亞迪等表現也都是相對比較強的,實現了20%以上的增長。而下降的企業主要也是我們看到的一汽解放,東風股份、特蘭蒂斯和北汽、特斯拉以及江淮、奔馳等企業的表現相對來説較弱,出現了明顯的現收入同比下降現象。
2、應收與應付賬款表現分析
應付賬款的狀態來看,我們説整體行業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在36天,也就是説它的應收賬款與它的收入做對比,車企應收賬款總體在36天,其中民企應收賬款在19天,而國企應收賬款在48天,國際車企的應收賬款在63天的水平,而從應付賬款來看,國企的應付賬款是97天,民企應收賬款是108天,國際車企的應付賬款是45天,也就是國際車企的話,它的應付賬款時間是最短的,而民企的話應付賬款是最長的。而從新能源跟傳統車企對比來看,新能源車企的應付賬款是112天,而綜合國內車企,應付賬款是91天,國際車企應付賬款是38天。
企業的應付賬款的時間來看,奔馳是35天,法拉利是48天,而通用汽車是54天,特斯拉在58天。總體來看,應付賬款都是相對比較短的時間。而主力國內車企中,長安在64天,而廣汽在71天,吉利在94天。
而部分的國內的新勢力企業的應付賬款都達到半年以上的時間,這里也體現了應收應付的巨大的反差。這些企業的應收賬款時間都很短,但應付賬款的時間都超過了半年以上,也體現了行業的特色。
3、汽車行業毛利表現
車企的毛利在2025年達到3211億的水平,毛利增速相對是在10%的增速水平,其中國企的毛利增速是負的20%,而民企的毛利增速是37%,而國際車企毛利增速下降23%,其中新能源車企的毛利增長25%,綜合國內傳統車企的毛利是增長12%,國際車企毛利是下降了29%。而從上市車企情況來看,香港上市車企的毛利增長124%,國內車企毛利下降3%,海外車企毛利下降10%。
毛利增速總體表現來看,相對是在10%的增速水平,毛利是2025年達到3211億的水平,其中主力車企的毛利增長較大。
4、汽車行業毛利率表現
從車企毛利率的表現來看,整體毛利率在15%左右水平,其中國企毛利率在8%,國際車企毛利率在13%,而民企的毛利率在19%,而國企和國際車企的2025年毛利都出現了一定的下降情況,而民企的毛利率在19%,保持相對穩定。而從新能源車企的表現來看。國內新能源車企的毛利率是從19%上升到20%,而綜合國內傳統車企毛利率是從13%下降到12%,國際車企的毛利率是從15%下降到13%。而從上市車企來看,香港上市車企毛利率從18%上升了20%,國內車企毛利率是從15%降到14%,海外車企毛利率從16%降到15%。
從上市車企的毛利率表現來看相對比較分化,目前來看,部分整車企業毛利表現相對優秀,尤其是法拉利。賽力斯和小米的毛利表現來看都是不錯的情況,而理想汽車毛利率也達到20%,極氪也是在20%水平,傳統車企的長城、奔馳、比亞迪都在18%左右的比例,特斯拉在17%。而部分企業的毛利相對來説比較差,部分的企業毛利實際上是在個位數的水平,甚至還有這個負毛利的情況。
5、費用率表現分析
整體來説,國企的費用率在9%,國際車企費用率在9%,而民企的費用率在16%的水平,這包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以及其它的匯率損失等費用。民企費用是相對比較高的,其中新能源車企的費用率達到17%,而綜合傳統車企費用率是9%,國際車企費用率是8%。
從上市車企的情況來看,國內上市車企的費用率是11%,海外、香港車企的費用率是14%的水平。
從表現來看,部分企業費用率是比較低的,比如中國重汽費用率只有2%的水平,銷售費用、管理費用以及財務費用整體來看只有2%,其中是利息收入相對來説是比較高的表現。而通用汽車也達到5%,福特汽車費用率是6%,都是相對比較低的情況。總體的費用相對較低。而費用率相對較高的是新時期企業以及部分國企費用率相對較高,這里主要也是他們研發投入相對比較大,像蔚來、小鵬以及賽力斯、零跑、理想等,費用率都在16%~50%左右的水平,體現了他們在研發方面投入比較大的情況。
6、上市車企淨利潤業績表現
從部分上市整車企業的淨利潤率表現來看,總體淨利潤率在3%,其中民企淨利潤率在4%,國企利潤淨利潤率2%,國際車企的淨利潤率也是2%的水平。而從新能源的角度來看,國內新能源車企業的淨利潤率是3%,而國內綜合類企業的淨利潤率是4%,國際企業的淨利潤率是2%,主要是從歐美企業表現來看相對較差的情況。從上市車企的上市地點來看,香港上市車企的利潤率達到8%,而國內車企上市利潤率是3%,而海外的國際車企表現壓力比較大,是下降1%的情況。
從部分上市整車企業的淨利潤率的增長情況來看,小米汽車增長146%,達到228億元的利潤;在賽力斯達到31億元,同比增長126%;而福田汽車增長83%;中通客車增長72%;東風汽車增長48%;而金龍汽車增長34%;北汽藍谷也增長30%。
從整體利潤來看,商用車相對是不錯的,從去年的谷底,今年得到了一定的恢復增長。尤其是生產部分新能源車企業的商用車企業利潤表現也是不錯的,而下降比較大的是國際車企,國際車企的壓力是比較大,像特斯拉蒂斯、福特汽車、奔馳汽車,利潤都出現了明顯的下降。
7、汽車行業的銷售利潤率表現
從淨利潤率的表現來看,車企2025年總體淨利潤率是3%,而國企的淨利潤率是1.5%,民企淨利潤率是4.2%,國際車企淨利潤率是2.1%。而從新能源車企對比來看,新能源車的淨利潤率是3.1%;國內主流車企利潤率是3%,淨利潤率3.6%;而國際車企的淨利潤率是2.0%。而從這個上市情況來看,香港上市車企的淨利潤率是8.3%,而國內上市淨利潤率是3.1%,海外車企淨利潤率是負的0.9%,國內車企表現相對較強。而從淨利潤率的總體表現來看,豪華車利潤高,華晨中國淨利潤率達到了295%,法拉利達到23%。法拉利利潤相對較高,而宇通客車是12%,小米汽車10%,長城汽車7%。
車企的利潤總體表現還是壓力比較大,尤其是我們看到路特斯科技、法拉第未來等都是利潤表現壓力比較大的,淨利潤率也比較偏低;像北汽藍谷、海馬汽車以及廣汽集團、江淮汽車整體的淨利潤率都是相對偏低的情況,都是負利潤的情況。而主力車企的利潤總體來説比較平穩,像長安汽車,東風股份和一汽解放等,基本來説都是0~2%的淨利潤率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