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東海研究 | 電子:華為領跑摺疊手機市場,存儲需求推動閃迪NAND閃存漲價超10%

2025-09-08 17:02

(來源:東海研究)

證券分析師:

方霽,執業證書編號:S0630523060001

聯繫人:

董經緯,郵箱:djwei@longone.com.cn

// 報告摘要 //

電子板塊觀點:2025年上半年,華為摺疊手機出貨量達374萬台,佔據75%的市場份額,此次發佈的三摺疊手機MateXTs搭載麒麟9020處理器與HarmonyOS 5系統,整機性能提升36%。受AI、數據中心及終端存儲需求推動,閃存市場持續升溫,閃迪宣佈NAND閃存漲價超10%,預計未來存儲價格將維持高位震盪。當前電子行業需求處於温和復甦階段,建議關注AI服務器產業鏈、AIOT、設備材料、汽車電子國產化。

華為新款三摺疊手機MateXTs非凡大師,該機型搭載麒麟9020處理器與HarmonyOS 5系統,整機性能提升達36%。9月4日,華為新款三摺疊手機MateXTs非凡大師,在覈心配置方面,該機型搭載全新麒麟9020處理器與HarmonyOS 5系統,此外,在屏幕、影像、電池方面均有提升,整機性能提升達36%。麒麟9020芯片採用創新架構設計,CPU集成2×2.5GHz泰山大核、6×2.15GHz中核及4×1.6GHz小核,並搭載Maleoon 920 GPU,顯著提升多任務處理與圖形渲染能力。HarmonyOS 5系統也針對摺疊形態深度優化,帶來更流暢智能的軟件體驗,多窗口操作、分屏協同等功能進一步升級,強化了摺疊屏設備的實用性和生產力。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最新發布的手機季度追蹤報告,2025年全球摺疊屏手機市場出貨量預計約為1,983萬台,同比增長6.0%;至2029年,全球出貨量有望增長至2,729萬台,五年複合增長率預計為7.8%。2025年上半年,中國摺疊屏手機市場表現突出,出貨量達498萬台,同比增長12.6%,其中,華為以374萬台的出貨量佔據75%的市場份額,成為中國市場首家累計出貨量突破1000萬台的摺疊屏手機品牌,顯示出其在該領域的絕對領先和廣泛用户認可。

受AI應用以及數據中心、客户端和移動領域日益增長的存儲需求推動,閃存產品需求強勁,閃迪(Sandisk)決定對NAND內存漲價10%以上,預計未來存儲價格持續震盪。由於AI應用及數據中心等推動閃存需求強勁,9月4日,閃迪再次宣佈將面向所有渠道和消費者客户的產品價格上調10%以上,未來將繼續定期進行價格評估,並可能在未來幾個季度進行其他調整。此前4月1日,閃迪已宣佈10%的NAND內存漲幅。其給出的漲價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內存產業的供需狀況持續變動,預計產業將供不應求;二是關税措施對供應造成影響,增加了企業的營運成本。儘管第二季度因渠道價格回升,以及Client SSD和零售端庫存回補,閃迪營收實現環比增長12.2%,達到19億美元,但其與Kioxia合資工廠的產能利用率仍未完全恢復。此外,閃迪在企業級SSD市場滲透率有限,在AI服務器和數據中心應用方面仍落后於主要競爭對手。行業層面,NAND生產商計劃在2026年僅將資本支出提高10%至15%,遠低於歷史位元需求年增長率30%的水平。隨着AI熱度持續高漲和各類型設備對存儲需求的持續攀升,到2026年,供需缺口可能進一步擴大,甚至出現全面短缺。閃迪的連續調價舉措強化了市場對第三季度NAND價格上漲的預期,預計前四大NAND生產商也將跟進漲價,整體來看,未來一段時間存儲價格預計將維持高位震盪格局。

電子行業本周跑輸大盤。本周滬深300指數下跌0.81%,申萬電子指數下跌4.57%,漲跌幅在申萬一級行業中排第28位,PE(TTM)64.23倍。截止9月5日,申萬電子二級子板塊漲跌:半導體(-6.55%)、電子元器件(-3.00%)、光學光電子(-2.82%)、消費電子(-2.43%)、電子化學品(-1.46%)、其他電子(-3.19%)。海外方面,臺灣電子指數上漲1.97%,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1.63%。

投資建議:行業需求在緩慢復甦,價格有所回暖;海外壓力下自主可控力度依然在不斷加大,可逢低緩慢佈局。建議關注:(1)受益海內外需求強勁AIOT領域的樂鑫科技恆玄科技瑞芯微中科藍訊炬芯科技全志科技。(2)AI創新驅動板塊,算力芯片關注寒武紀海光信息龍芯中科瀾起科技,光器件關注源傑科技中際旭創新易盛光迅科技天孚通信。(3)上游供應鏈國產替代預期的半導體設備、零組件、材料產業,關注北方華創中微公司拓荊科技華海清科盛美上海富創精密新萊應材中船特氣華特氣體安集科技鼎龍股份晶瑞電材。(4)汽車電子受益於新能源車高增長與國產化機遇的板塊。關注功率板塊的新潔能揚傑科技斯達半導宏微科技;MCU市場的國芯科技兆易創新等;CIS的韋爾股份、思特威格科微;存儲的北京君正江波龍佰維存儲;模擬芯片的聖邦股份思瑞浦納芯微等。

風險提示:(1)下游需求復甦不及預期風險;(2)國產替代進程不及預期風險;(3)地緣政治風險。

// 正文 //

1.行業新聞

1)閃迪宣佈NAND閃存產品全面漲價10% 

9月5日消息,據CFM中國閃存市場和電子時報綜合報道,NAND閃存原廠之一的閃迪(Sandisk)宣佈,將對所有渠道通路及消費類產品實施全面價格上調,漲幅為10%。閃迪表示,在AI應用以及數據中心、客户端和移動三大領域對存儲需求持續上升的推動下,公司正面臨不斷增強的NAND閃存產品需求。此次價格調整旨在保障高性能閃存解決方案的持續供應,並支持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的投入。此次調價即日起適用於所有新報價訂單,但已簽訂的合同交易不受影響。閃迪表示,未來將定期對價格進行評估,並可能在未來數個季度內根據市場情況繼續進行調整。(信息來源:同花順財經)

2)華為發佈新款三摺疊手機MateXTs,搭載麒麟9020處理器

華為Mate XTs 非凡大師及全場景新品發佈會上,華為發佈全球第二款量產三摺疊屏手機——華為MateXTs非凡大師,256GB版本售價17999元、512GB版本售價19999元、1TB版本售價21999元。價格比去年降了2000元。余承東宣佈為MateXTs非凡大師,搭載了全新麒麟9020處理器,並搭載HarmonyOS 5系統,可以帶來36%的整機性能提升。(信息來源:同花順財經)

3)2025上半年全球摺疊手機出貨數據公佈 華為引領市場

近期,Canalys發佈了一份有關於摺疊屏手機的報告。報告指出,儘管2025年市場上出現了比以往更多的摺疊屏新機型,各家廠商也在努力解決設備的厚重問題並探索新的價位段,但全球整體出貨量預計將與去年持平,維持在1520萬部,顯示出市場進入了暫時的平臺期。然而中國市場是個例外,摺疊屏手機的出貨量同比增長32.8%,主要受華為Mate和Pura X機型的推動。第二大可摺疊手機市場美國在2025年上半年僅小幅增長了7%,主要受摩托羅拉Razr 2025系列的推動。(信息來源:同花順財經)

4)兩部門聯合發文,電子信息製造業迎重磅政策支持

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周四發佈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印發《電子信息製造業2025-2026年穩增長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從促進產業升級,深化構建高質量供給體系、促進國內外市場暢通經濟循環,深挖需求潛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三方面提出16項具體舉措。《方案》提到,2025-2026年,主要預期目標是:規模以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加值平均增速在7%左右,加上鋰電池、光伏及元器件製造等相關領域后電子信息製造業年均營收增速達到5%以上。(信息來源:同花順財經)

5)2025年Q2全球晶圓代工營收創新高,臺積電穩居榜首

2025年第二季度,受中國市場消費補貼政策引發的提前備貨影響,疊加下半年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及PC市場需求帶動,全球晶圓代工行業產能利用率和出貨量顯著回升。據Trendforce,當季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廠總營收超過417億美元,環比增長達14.6%,創下單季新高紀錄。從主要廠商表現來看,前五名排名保持穩定。其中,臺積電當季營收達302.4億美元,市場份額為70.2%;三星營收31.6億美元,佔比7.3%;中芯國際營收22.1億美元,市佔率5.1%;聯電營收19億美元,佔比4.4%;格芯營收16.9億美元,市佔率為3.9%。(信息來源:同花順財經)

6)2025智博會簽約項目金額突破2000億元

2025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簡稱「智博會」)開幕式上,簽約的各類投資項目合同金額累計突破2000億元。其中,以人工智能和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為核心主線,強鏈補鏈延鏈重大項目成功簽約1239億元。這些項目,將有力夯實重慶國家重要先進製造業中心地位,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貢獻「重慶智造」硬核力量。(信息來源:同花順財經)

7)國際大廠加速投入,預估2030年AR眼鏡出貨量達3,210萬台

根據TrendForce最新《2025近眼顯示市場趨勢與技術分析》報告,2025年隨着國際品牌陸續推出AR眼鏡原型,以及Meta預計在近期發佈AR眼鏡Celeste,市場對AR裝置的關注程度開始升溫,加上OLEDoS產品價格下跌,預計2025年全球AR出貨量將達到60萬台。長期而言,信息提示類AR市場的成長動能強勁,2028年開始伴隨高階全綵AR技術趨於完善,來自國際大廠設計更加成熟的產品陸續問世,將推升出貨量於2030年達3,210萬台。從區域出貨佔比觀察,目前中國市場為出貨主力,但隨着Meta、Google等科技巨頭加入,預計2030年中國市場的出貨佔比將降至50.2%。(信息來源:同花順財經)

8)SK海力士Q2全球DRAM市佔率穩居首位

2025年9月5日,根據市場研究公司Omdia最新數據,第二季度全球DRAM銷售額達309億美元,環比增長17.3%。SK海力士市佔率由第一季度的36.9%升至39.5%,連續兩個季度位居全球第一。三星電子市佔率則由34.4%降至33.3%。這標誌着SK海力士首次在DRAM市場份額上超越三星,后者自1992年以來首次失去領先地位。(信息來源:同花順財經)

9)派瑞股份與西電所戰略合作,擬聯合開展以中高壓IGBT為代表的功率器件研發製造

派瑞股份(300831)9月2日晚公告,公司和西電所擬聯合開展以中高壓IGBT為代表的功率半導體器件研發製造,西電所主攻IGBT器件芯片的自主研發設計,並生產芯片,同時自主進行檢測。派瑞股份在現有封裝線的基礎上研究高壓IGBT器件的封裝技術,擴大現有生產規模和自動化程度,形成成品規模生產能力。(信息來源:同花順財經)

10)2025上半年全球面板廠營收同比持平,營業利潤排名波動顯著

CINNO Research統計數據顯示,2025上半年全球主要面板廠營收總額達到約562億美元,同比基本持平,其中2025Q2環比增長約5.8%,同比則下滑4.2%。從區域分佈來看,2025上半年中國大陸面板廠總營收約293億美元,全球佔比約52.1%,份額同比增長3.3個百分點,首次超過一半的份額;韓國面板企業營收份額下滑至30%,同比下滑3.2個百分點;中國臺灣面板企業營收佔比13.2%,同比增長0.6個百分點;日本面板企業營收佔比下滑0.7個百分點為3.5%。(信息來源:同花順財經)

2.上市公告重要公告

3.行情回顧

本周滬深300指數下跌0.81%,申萬電子指數下跌4.57%,漲跌幅在申萬一級行業中排第28位,PE(TTM)64.23倍。

截止9月5日,申萬電子二級子板塊漲跌:半導體(-6.55%)、電子元器件(-3.00%)、光學光電子(-2.82%)、消費電子(-2.43%)、電子化學品(-1.46%)、其他電子(-3.19%)。海外方面,臺灣電子指數上漲1.97%,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1.63%。

本周半導體細分板塊漲跌幅分別為:電子化學品Ⅲ(-1.46%)、消費電子零部件及組裝(-2.22%)、LED(-2.22%)、分立器件(-2.71%)、印製電路板(-2.80%)、面板(-2.81%)、其他電子Ⅲ(-3.20%)、光學元件(-3.40%)、被動元件(-3.91%)、半導體材料(-3.93%)、品牌消費電子(-4.25%)、半導體設備(-5.26%)、集成電路封測(-5.71%)、模擬芯片設計(-5.86%)、數字芯片設計(-9.13%)。

我們選取了較有代表性的部分美股科技股,並將相關信息更新如下。目前美股科技股均發佈了二季度財報,同環比大部分取得了上漲。本周漲幅較大的為博通(+12.61%)、美光科技(+10.39%)和谷歌A(+10.38%)。

4.行業數據追蹤

(1)存儲芯片價格自2023年下半年以來小幅度反彈,但自2024年9月起,DRAM現貨價格略有承壓,部分DRAM細分產品價格自2025年2月中旬開始有所回升,波動上漲至6月,其中6月整體漲幅較大,DDR4價格已升至2022年的前期高點,7月起價格頂部震盪。NAND Flash合約價格在大幅下滑后於2025年1月回升,漲勢已延續至7月。

(2)TV面板價格小幅回升后企穩,近期有所回升,IT面板價格逐漸穩定。

5.風險提示

(1)下游終端需求復甦不及預期風險:下游需求復甦程度不及預期可能導致相關企業庫存積壓或相關工程建設進度放緩,並可能再度影響產業鏈內部分企業的稼動率;

(2)市場競爭加劇風險:國內部分細分成熟製程市場或因為參與者眾多出現競爭激烈現象,大幅壓縮產品利潤空間,進一步影響企業業績表現;

(3)地緣政治風險:國際貿易摩擦和相關進出口管制進一步升級,可能導致相關芯片、設備、原材料緊缺,或造成半導體供應鏈風險。

// 報告信息 //

證券研究報告:《華為領跑摺疊手機市場,存儲需求推動閃迪NAND閃存漲價超10%——電子行業周報2025/9/1-2025/9/7》

對外發布時間:2025年09月08日

報告發布機構:東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 聲明 //

一、評級説明:

1.市場指數評級:

2.行業指數評級:

3.公司股票評級:

二、分析師聲明:

本報告署名分析師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諮詢執業資格並註冊為證券分析師,具備專業勝任能力,保證以專業嚴謹的研究方法和分析邏輯,採用合法合規的數據信息,審慎提出研究結論,獨立、客觀地出具本報告。

本報告僅供「東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員工及經本公司許可的機構與個人閲讀和參考。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和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機構和個人的投資建議,任何形式的保證證券投資收益或者分擔證券投資損失的書面或口頭承諾均為無效,本公司亦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本公司客户如有任何疑問應當諮詢獨立財務顧問並獨自進行投資判斷。

四、資質聲明:

東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是經中國證監會覈準的合法證券經營機構,已經具備證券投資諮詢業務資格。我們歡迎社會監督並提醒廣大投資者,參與證券相關活動應當審慎選擇具有相當資質的證券經營機構,注意防範非法證券活動。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