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8 18:27
本文來自:國是直通車,作者:汪俐辰
當地時間9月7日,日本首相、自民黨總裁石破茂在首相官邸舉行緊急記者會,正式宣佈決定辭去自民黨總裁職務。
石破茂於去年9月當選執政黨自民黨總裁,按照正常任期,其職務本應延續至2027年9月。如今任期未滿便突然請辭,究竟原因為何?對於即將接過這一職位的繼任者,又將面臨怎樣的複雜局面?
石破茂的辭職並非偶然,而是多重壓力長期積累的結果,兩大因素起到了直接推動作用。
其一,參議院選舉慘敗動搖政治根基。今年7月的日本參議院選舉中,自民黨與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遭遇重大失利。這場選舉的結果不僅嚴重打擊了執政黨的內部士氣,更直接動搖了石破茂的政治根基。據日本《每日新聞》9月7日報道,選舉失利后,至少有100名自民黨國會議員及超過20個地方黨支部明確表態,要求提前舉行自民黨總裁選舉。
遼寧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陳洋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採訪時分析:這一態勢不僅意味着自民黨總裁選舉提前舉行的可能性極大,更表明若石破茂選擇參選,其個人將面臨極為嚴峻的競選局面。
正是基於對這一現實的判斷,為避免陷入「被趕下臺」的尷尬窘境,石破茂最終選擇主動辭職,以相對體面的方式結束任期。
其二,留任理由隨日美關税問題解決而消失。陳洋指出,7月選舉失利后,石破茂在7月28日、8月8日的自民黨會議上,均以「日美關税未充分解決」為由堅持留任。但9月4日,美國正式實施美日貿易協議,關税問題獲總體解決,石破茂失去黨內信服的留任理由。
談及石破茂下臺更深層次的原因,陳洋認為,執政能力不足是關鍵。陳洋指出,自去年10月上任,他未能帶領自民黨擺脫「政治黑金」醜聞、贏回民眾信任,且在內外政策上缺乏建樹。
多重因素疊加,使石破茂執政不滿一年便黯然辭職。
石破茂遭遇的政治危機,與日本當前疲軟的經濟態勢密不可分。
從國內經濟數據來看,表面的短期回暖難掩長期隱憂。日本內閣府9月8日公佈的二次統計報告顯示,今年第二季度日本實際GDP環比增幅由初步統計的0.3%上調至0.5%,按年率計算增幅則從1.0%上調至2.2%,這一結果超出此前民間機構的普遍預期。
但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永濱利廣指出,第二季度經濟增幅上調主要得益於民間庫存的向上修正,這一因素反而將對三季度的經濟增長形成壓力,「三季度日本經濟陷入負增長的可能性顯著加大」。
外部環境的衝擊則更為嚴峻。自今年4月起,美國大幅提高汽車進口關税,這對以汽車產業為重要經濟支柱的日本造成直接打擊。數據顯示,日本汽車出口量在6月同比下降26.7%;受此影響,豐田、本田等日本七大汽車製造商對本財年營業利潤的預期合計減少約2.67萬億日元(約合181億美元)。
吉林大學行政學院國際政治系系主任郭鋭此前接受國是直通車採訪時指出,美國高關税政策已對日本的出口、內需、企業成本及盈利等關鍵經濟領域構成系統性衝擊,其對日本整體經濟的負面傳導效應正逐步顯現。
日本經濟新聞社數據服務平臺NEEDS日前公佈的預測也印證了這一判斷:受美國關税政策可能引發的出口下滑影響,三季度日本經濟或將出現負增長,四季度經濟增長則可能陷入零增長區間。
隨着石破茂正式宣佈辭任,自民黨將臨時舉行黨總裁選舉。
截至9月8日13時,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潛在候選人陣營初現:前干事長茂木敏充明確參選,現任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表達參選意向;前經濟安保擔當大臣高市早苗、現任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前經濟安保擔當大臣小林鷹之被認為參選可能性高,但需20名自民黨國會議員聯合推薦方可參選。共同社民調顯示,高市早苗、小泉進次郎民眾支持率暫列前兩位。
陳洋認為,無論誰當選,都將面臨不小的困難與挑戰。
假設新任首相仍舊來自自民黨的話,那麼首先要面臨的是如何在「少數執政黨」的前提下,確保提交的議案、預算或決議等順利獲得國會的批准,避免政治空轉。這不僅需要政治手腕,也需要在野黨的接納與支持。
其次,如何帶領自民黨走出「政治黑金」的泥淖也是一大考驗。石破茂在7日的記者會上表示,最大的遺憾是還沒能消除民眾對政治的不信任,包括自民黨「黑金」醜聞等問題。從目前到2027年,只要不出現提前解散眾議院的情況,那麼日本未來兩年是沒有全國大型選舉的。新任首相是完全可以利用這兩年時間重拾社會民意支持,進而為下一次全國大型選舉,抑或長期執政佈局,但這期間同樣充滿各種挑戰。
最后,如何應對美國挑戰。特朗普政府成立不足一年,日美間挑戰較以往更多更棘手。雖已達成日美關税協議,但特朗普反覆無常,不排除撤銷協議可能。因此,日本新任首相如何應對日美關税、與特朗普建立良好私人關係,既影響自身執政穩定,也關乎日本總體國家利益。
進入21世紀,日本首相頻繁更替,加劇了國內外對其政治的擔憂。從長遠看,日本需怎樣的政治領導力才能走出「低增長陷阱」?
陳洋指出,議會內閣制國家中,首相更替本屬正常,並非「制度不穩」,但短期高頻更替會削弱政策連續性、降低執政黨公信力,還會加深民眾對政治的冷漠與不信任。要避免此局面,除領導人個人任職穩定,更關鍵的是政黨需保持政策一致性,且在權力更迭中保障民眾利益不受損害。
結合石破茂執政情況,陳洋認為日本需有鮮明政策主張、立場堅定的領導者。石破茂執政近一年,未提出具鮮明遠見與個人特色的長遠發展戰略,也未為民眾勾勒未來發展藍圖。正是因缺乏長遠構想,疊加選舉失利,才導致其黯然下臺。
陳洋強調,對今后的日本而言,唯有目光長遠且意志堅定的政治家,才能帶領國家走出「低增長陷阱」,擺脫當前發展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