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8 16:32
浙江滬杭甬選擇以「H吸A」模式推進跨市場整合,絕非資本市場的偶然嘗試,而是錨定歷史案例驗證與市場數據支撐的深思熟慮之舉。回溯近五年資本市場跨市場吸並交易,這一模式對企業估值的提振效應已多次得到實踐印證,為此次浙江滬杭甬與鎮洋發展的整合,提供了極具參考價值的路徑樣本。
從過往案例來看,「H吸A」的估值賦能效果尤為顯著。2020年,中國能建以「H吸A」模式吸收合併葛洲壩,成為當年資本市場跨市場整合的標誌性事件——其A股發行價較葛洲壩停牌前一日股價溢價率飆升至214%。整合完成后,中國能建不僅實現業務規模的快速擴容,更依託A股市場的估值紅利,推動整體估值大幅抬升,融資效能顯著增強,成功打通「規模擴張-估值提升-融資加碼」的正向循環。
同年,中國外運吸收合併外運發展的交易中,「H吸A」模式的價值釋放同樣清晰。其發行價較外運發展停牌前一日股價溢價率亦達66.25%,整合后公司業務協同效應加速兑現,市值穩步攀升,股東回報水平實現顯著優化,進一步驗證了該模式對企業長期價值的夯實作用。中航電子吸收合併中航機電的案例,再次強化了市場對「H吸A」的信心。在市場對整合成效的樂觀預期驅動下,交易落地后公司股價隨即大幅上揚,不僅反映出投資者對資產整合邏輯的認可,更以直觀的市場表現印證了「H吸A」模式對市場信心的強效提振作用。
深究這一模式的估值邏輯,核心在於A、H兩市的估值體系差異。長期以來,H股市場因流動性承壓、投資者偏好分化等因素,致使國企估值多處於偏低區間;反觀A股市場,對兼具「防禦性+成長性」雙屬性的資產認可度更高,尤其是基建、製造領域企業,其估值中樞顯著高於H股同類型標的。
當企業通過「H吸A」實現雙平臺運作后,將形成雙向賦能的估值修復閉環:一方面可藉助A股的高交易活躍度與估值溢價,激活企業整體價值;另一方面,A股的估值優勢又能反向牽引H股估值向A股中樞靠攏,最終實現「A股溢價傳導、H股價值跟漲」的良性互動。上述歷史案例的成功經驗,不僅為其此次吸並鎮洋發展提供了可複製的操作路徑,更從估值邏輯層面,為其后續的估值重塑之路奠定了堅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