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美的分拆安得智聯上市:四成收入來自美的,未迴應業務獨立性質詢

2025-09-08 11:07

近日,美的集團旗下安得智聯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若成功上市,將成為何享健家族控制的第十家上市公司。招股書顯示,儘管第三方客户數量持續增長,但其對美的集團及相關方的收入依賴仍高達四成以上,業務獨立性或成為監管與市場關注焦點。

與此同時,美的集團上半年淨利潤雖同比增長25.04%,但剔除匯兌收益后實際增速僅為2.12%。在主業增長承壓的背景下,分拆安得智聯上市,成為其優化架構、釋放估值、開闢新增長路徑的重要舉措。

安得智聯正式遞表港交所

何享健家族打造第10家上市公司

8月27日,美的集團旗下安得智聯供應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得智聯」)正式向香港聯合交易所遞交上市申請,標誌着其邁向資本市場的重要一步。

若此次上市順利推進,安得智聯將成為何享健家族控制的第10家上市公司。根據招股書披露,美的集團通過全資子公司美的智聯間接持有安得智聯53.37%的股份,為公司控股股東;何享健作為美的控股的最終控股股東,系安得智聯的實際控制人。

圖片來源:安得智聯港交所招股書

圖片來源:安得智聯港交所招股書

此次赴港上市,是安得智聯資本路徑的一次重要調整。

此前,美的集團曾計劃推動安得智聯在A股上市。2023年7月,美的集團宣佈啟動分拆安得智聯上市的前期籌備工作,彼時目標為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隨着業務戰略的深化與市場環境的變化,公司決定轉向港股市場。2025年4月,美的集團發佈公告稱,基於安得智聯的戰略定位與業務發展規劃,擬將其分拆至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根據灼識諮詢資料,以2022—2024年的收入複合年增長率計,安得智聯在中國前五大綜合型一體化供應鏈物流解決方案提供商中增長領先。財務數據方面,2024年,公司錄得收入187億元,淨利潤3.8億元,收入與淨利潤自2022年起的三年複合年增長率分別達到14.8%與33.0%,展現出較強的盈利增長能力。

美的集團在公告中指出,本次分拆上市還需獲得中國證監會、聯交所及其他相關監管機構的備案或批准,並考慮市場情況及其他因素,目前無法保證備案或批准的實現。

第三方客户增長背后

對美的集團依賴仍超四成

隨着安得智聯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其業務獨立性問題再度引發市場關注。儘管公司持續拓展外部客户,但財務數據顯示,其收入結構仍高度依賴美的集團及其關聯方。

根據招股書披露,2022年至2024年以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安得智聯來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別為70.59億元、78.80億元、97.32億元和54.08億元,佔各期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9.8%、48.6%、52.1%和49.7%,客户集中度持續處於高位。

其中,對最大客户美的集團的銷售收入佔比尤為突出,同期分別達37.7%、36.6%、41.1%和40.4%,2024年以來升至四成以上,公司核心收入來源仍深度綁定母公司體系。

圖片來源:安得智聯港交所招股書

圖片來源:安得智聯港交所招股書

在客户拓展方面,安得智聯近年來第三方客户數量持續增長:2022年至2024年分別為5234家、6304家和8285家,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達9839家。

然而,儘管客户數量顯著提升,公司至今未披露極少有獨立第三方客户收入佔比超過5%,反映出單個外部客户貢獻有限,尚未形成可替代美的集團的規模化收入來源。

與此同時,安得智聯與美的系關聯方的交易亦值得關注。

顧家家居(603816.SH)2024年年報披露,其子公司接受合肥安得智聯提供的倉儲租賃服務,金額為21.3萬元;接受蕪湖安得智聯提供的倉儲租賃及物業水電費、運輸服務,金額分別為1811.78萬元和3784.31萬元。

圖片來源:顧家家居2024年年度報告

圖片來源:顧家家居2024年年度報告

另據百納千成(300291.SZ)財報,2022年至2024年,蕪湖安得智聯為其提供倉儲及配送服務的金額分別為74.28萬元、562.44萬元和481萬元。

企查查信息顯示,合肥安得智聯與蕪湖安得智聯均為安得智聯的控股子公司,持股比例達99%。

上述關聯交易雖金額相對較小,但仍引發市場對公司業務獨立性與利益輸送風險的審視。在持續強調從服務內部走向服務外部的戰略轉型背景下,安得智聯是否真正實現「去美的化」,仍待進一步驗證。

針對客户結構集中、關聯交易及獨立性等問題,風口財經記者聯繫到安得智聯方面,不過,截至發稿前,對方未作任何迴應。

剔除匯兌收益貢獻

美的集團淨利潤增速降至2.12%

反觀控股股東美的集團,在「以舊換新」國家補貼政策的拉動下,美的集團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523.31億元,同比增長15.68%;歸母淨利潤達260.14億元,同比增長25.04%,業績表現亮眼。

然而,風口財經記者梳理財務數據發現,利潤的強勁增長背后,非經營性因素貢獻顯著。2025年上半年,美的集團財務收入達59.88億元,較去年同期的6.07億元大幅增加53.81億元,主要源於匯兌收益的增長

作為企業外幣兑換或結算過程中因匯率波動產生的損益,匯兌損益與主營業務表現無直接關聯。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美的集團海外收入達1072億元,佔總收入比重超過四成。受人民幣匯率波動影響,公司錄得匯兌收益27.63億元,較去年同期的匯兌損失20.11億元,淨增加47.74億元

圖片來源:美的集團2025年半年度報告

圖片來源:美的集團2025年半年度報告

這一鉅額變動直接拉昇了財務收入,進而推動整體利潤增長。若剔除匯兌損益同比淨增加的47.74億元影響,美的集團歸母淨利潤較去年同期僅增長約4.36億元,同比增長率為2.12%,主業盈利能力增長明顯放緩。

與此同時,儘管政策紅利帶來短期需求釋放,家電行業整體面臨的增長壓力依然嚴峻。美的集團在半年報中指出,2025年上半年國內家電市場消費需求有所恢復,但圍繞「用户流量」與「產品價格」的行業競爭持續加劇。

近年來,受房地產市場調整、消費預期變化及剛需減弱等多重因素影響,家電市場整體進入存量博弈階段。

作為行業龍頭,美的集團亦難以完全規避增長波動。回顧2020年至2024年,公司營收增長率分別為2.27%、20.18%、0.68%、8.10%和9.47%,增速起伏明顯,外部環境壓力與內部轉型壓力並存。

在此背景下,美的集團持續探索更具增長潛力的業務方向,推動旗下企業分拆上市成為戰略重點之一。截至目前,何享健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已形成多元佈局,涵蓋「美的系」企業如美的集團、萬東醫療科陸電子合康新能,以及由何享健子女控制的美的置業、盈峰環境、百納千成、顧家家居、會通股份等A股與H股上市公司。

若安得智聯成功登陸港股,將成為該家族控制的第10家上市公司。資本版圖的持續擴容,不僅為各業務板塊打開獨立融資通道,或許也將為美的集團帶來新的價值釋放空間。

(大眾新聞·風口財經記者 張亭旺)

(本文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