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8 13:35
金吾財訊 | 招銀國際統計了A股和港股上市的393家醫藥公司2025年上半年業績情況,行業整體增長疲弱,平均收入增長1.6%,平均淨利潤下滑3.2%,收入和利潤相較於2024年全年均有所惡化。該機構認為,行業整體業績改善仍需時間,國內集採政策優化,對於創新葯械的支持政策持續落地,以及創新葯和器械出海,全球生物醫藥融資改善,將驅動醫藥行業的業績修復。
分板塊來看,表現最好的仍是創新葯(Biotech),收入平均增長35%,維持強勁勢頭,主要由於創新葯享受較為積極的醫保支付環境,以及多家創新葯企業實現了品種出海授權。多家Biotech企業大幅減虧乃至實現經營利潤轉正。製藥(Pharma)板塊的業績穩健,1H25平均收入增長0.8%,平均淨利潤增長3.4%。受益於豐富的創新葯管線儲備,多家龍頭製藥企業實現了多個創新葯的海外BD合作,並且預期出海授權將成為可持續的盈利來源。然而,仿製藥的業務仍處於萎縮或者持平的狀態,集採的影響邊際減弱但是仍然拖累業績。隨着國家集採政策的優化,該機構認為未來仿製藥的價格壓力將得到緩解。
1H25,CXO板塊收入平均增長15.5%,淨利潤平均增長32.7%。全球強勁的GLP-1需求帶動了部分CXO企業的多肽CDMO收入增長。ADC的研發和生產外包需求也強勁增長。然而,海外及中國的早期研發需求仍較為疲弱,主要是由於全球生物醫藥融資環境的負面影響。該機構認為,早期需求的恢復仍然需要時間。
1H25,IVD板塊業績明顯走弱,平均收入下滑14%,試劑集採、IVD套餐解綁、IVD服務價格治理等醫保政策的執行導致量價齊跌。儘管醫療設備招標出現了復甦,但中低端醫療設備的價格競爭日趨激烈,且部分企業仍處於清庫存周期,因此1H25收入承壓。部分創新屬性較大的醫療器械企業收入增速較快。
該機構認為,受益於創新葯出海交易、國內集採政策優化等積極因素推動,醫藥行業有望持續上漲。短期來看,由於市場對於出海交易的頻次和交易規模預期較高,創新葯的估值持續攀升,需理性看待股價上升空間。展望未來,該機構認為創新葯的持續上漲動力將主要來源於海外合作伙伴對於已授權管線的臨牀推動。此外,該機構看好消費醫療的估值修復機會。推薦買入三生製藥(01530)、鉅子生物(02367)、藥明合聯(02268)、固生堂(02273)、中國生物製藥(01177)、信達生物(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