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8 13:28
趙建系西京研究院院長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成員
2022年下半年開始,黃金開始了一輪臺階式的上升,從每盎司1600美元到每盎司2000美元,再到每盎司3000美元,最后到最高點每盎司3500美元。黃金一度橫盤十年,最近三年突然爆發,在黃金供需本身沒有變化的情況下,一定是外部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發生了什麼變化呢?是美元信用的再一次結構性危機。龐大的、無止境的債務膨脹是第一重重擊,霸道的、長臂式的美元金融制裁是第二重重擊。再疊加上動盪不安的地緣環境,特朗普上臺后的各種折騰。今天美元再次創新高,則定價的是美國的類滯脹。
傳統因素無法解釋黃金的大漲。因為在黃金啟動時,美元還是加息的。美元加息時黃金大漲是不符合傳統邏輯的。但是,我們看到,美國在2022年做了一件令投資者恐慌的事情,那就是對美元資產持有者進行制裁。這動搖了美元獨立性和私密性的根基。這讓一些國家央行產生了巨大的恐慌,特別是外匯儲備中美元佔比比較高的央行。它們會把地緣的風險和美元霸權的風險結合在一塊考慮。
降低的比重后增加什麼呢?當時歐洲在戰火中,歐元也不靠譜。日元更弱。不配美元,不配歐元,只能配黃金。所以,從2022年開始,各國央行的購金量是平時的兩倍。在這樣的情況下,黃金突破了每盎司2000美元,到接近每盎司3000美元時,遇到了去年8月美元降息,出現了另一個助力,從而突破了每盎司3000美元。
到了今年,特朗普上臺把美股價格打了下去,美股開始變得有配置價值了。黃金央行買家的增持基本結束了,黃金在外匯儲備中佔比超過歐元。機構投資者與個人投資者也買了不少,空間也不大了。但因為各國央行買黃金是長期配置的,不會輕易賣出,所以黃金在半年以來處於高位震盪,但沒有明顯下跌的狀態。
現在黃金一下子突破3500美元每盎司的高點,我認為主要定價的是美國的債務危機和美國經濟的類滯脹。特朗普承諾要減少赤字,但是大家發現「大美麗」法案出來,各方面花錢的東西還更多了,實際上還是要赤字,化債與精簡政府等手段並沒有效果。
從就業方面來講,美國經濟確實在降温,但從通脹來看,還沒有相應的通脹往下走,特別是服務業價格沒有往下走,出現了一個結構性的滯脹。類似於上世紀70年代,美國處於一種「前后夾擊」的滯脹狀態,同時面臨高通脹與失業率飆升。所以,降息難,不降息也難。降息,但是通脹還頑固。不降息,勞動市場又衰弱。
這導致大家對美元降息不降息產生矛盾。在這種情況下,大家不得不調整風險頭寸,保持觀望。如今美股競價比較充分,懸於頂部震盪。特朗普與美聯儲的矛盾越來越顯性化,又導致對美元資產的懷疑。黃金又成了比較優秀的選擇。而且你會發現,最近幾天,美元、歐元、人民幣、黃金出現齊漲的現象。這是一種非常微妙的情緒,有一種迷茫的感覺。
我認為黃金突破3500美元每盎司可能就比較穩定了。美國滯脹或者美聯儲左右為難的情況短期內不能解決,黃金的價格仍然會是堅挺的。所以,我自己的組合,包括對我會員的建議是,黃金配置比例沒有到25%,可以補上,至少20%。我認為它是一個戰略級的資產配置品種,短期內很難有大跌,但不排除會有很大的震盪。
性價比方面,A股也具有配置價值。但是由於短期有些板塊和個股炒的太高,特別是科創炒得太瘋,會有一個技術性的調整。在這個情況下,黃金衝上去了,大家可能追漲殺跌。有人擔心會不會很多人減掉A股的頭寸增黃金。不排除短期內,從A股到黃金直接存在再平衡的需要,但事實上兩者沒有必然的緊密的相關性,中間沒有蹺蹺板。
從投資黃金的角度來説,如果感覺特別不安全的話,極端情況下,為長期避險做準備,可以買一部分金條,當然,金條也有風險,存在兩個問題,一個是儲存和攜帶比較麻煩,第二個就是真假有時候難辨,現在假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