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8 00:01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中國地產基金百人會)
恆大8月25日從港交所退市后,「山東高速成最大贏家」被熱議,其230億投資到手57億分紅,又在恆大出險前果斷轉手的神操作,展現出了驚人的風控嗅覺和決策果斷。
但事情的真相是:山東高速現在仍有80億股權轉讓款沒有追回,而且目前的追債之路仍然不順利。其之所以能夠及時止損,很大程度要感謝山東省2019年的一項大動作——非主業清理退出三年行動計劃。
2019年開始,山東對28户省屬企業主業做了規劃,同時制定了非主業清理退出三年行動計劃,明確指出對於符合山東八大發展戰略、十強產業等的要做強做大,虧損的、落后的、偏離主業的即使賺錢也要退出,尤其是房地產行業。
信息顯示,除了山東高速,中國重汽、兗礦集團、魯商發展、山東黃金等省屬國企都全面清退房地產業務。
盲目的擴張必然潛伏危機,恆大是教訓。
2023年第8期《中國紀檢監察》雜誌刊發山東做法《藉助專業力量——提升監督精度突破力度》中提到,在山東高速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孫亮一案中,專案組抽調審計人員對高速集團2006年至2018年財務報表進行全面分析,發現企業在高速擴張表象下隱藏的一系列危機:
「為一味追求營業收入增長,借入大量資金用於國際貿易,利潤卻微乎其微;盲目跟風、偏離主業,把本來修路的資金投入到房地產行業,造成國有資產重大損失,等等,‘都與監管要求背道而馳’」。
只不過,山東高速在相關監督下及時撥亂反正,迴歸了主業。
2018年2月,山東舉行了一場被外界解讀為「山東終於意識到自己落后了」的動員大會,時任山東一把手進行了一番酣暢淋漓的自揭短板。這其中,就包括山東的高速公路。原話是:「前些年有個説法叫‘廣東的橋、山東的路’,但現在我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落到了全國第8位,高速公路雙向六車道的不足20%。」
2018年3月31日,山東高速集團原董事長孫亮出現在恆大集團「2018年度戰略合作伙伴高層峰會」現場,這個被稱為許家印的「超級朋友圈」聚會還吸引了包括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正威國際董事局主席王文銀、遠東控股董事長蔣錫培、廣田控股董事長葉遠西、南通三建董事長黃裕輝、金螳螂董事長朱興良、索菲亞家居董事長江淦鈞、易居企業集團董事長周忻等一眾大佬。
因為在一年前,山東高速230億入股,成為恆大第二大股東,這是一筆真金白銀的投入。
山東高速集團2018年度工作會議上披露的數據顯示,金融已上升爲集團第一大產業,佔比達44.7%;高速公路居第二位,佔比為25.6%;鐵路產業排在第三,佔比18.8%。
資本運作是把雙刃劍,可以短時間內實現資產擴增,也可能跌入深淵。
2020年10月,在恆大債轉股危機中,在山東省屬企業非主業清理退出三年行動計劃的高壓之下,山東高速集團通過與深圳人才安居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回籠了部分資金,避免了230億資金打水漂的鉅額損失。
230億入股始末
2013年春天的一個深夜,許家印匆匆趕赴濟南,為的就是能準時參加第二天和山高集團的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
據媒體報道,儀式流程原本只安排了半個小時的會談時間,但由於雙方過於惺惺相惜,一聊就聊了一個小時。
沒過多久,山高集團便全資收購了一家名為煙臺合盛的房地產開發公司,后者手里擁有煙臺福山區夾河島項目的701.63畝土地使用權。而這塊地將由山高集團和恆大共同開發,目標是:
打造一個煙臺人的「維多利亞港」。
可惜夾河島最終還是夾河島。2017年,煙臺合盛被山高集團以15億的價格掛牌出售。不過,因為煙臺合盛持有土地的水源地問題,受讓方尚未支付剩余交易款項,上述掛牌轉讓並未完成。
項目接連碰壁,山高集團甚至頗有些「心灰意冷」,在回覆證監會的問詢函時説:「公司擬出售部分房地產業務,並將繼續退出剩余地產項目」,一副要金盆洗手的架勢。
但奇怪的是,在煙臺房地產市場折戟的山東高速集團卻花了230億投資恆大。
2017年恆大爲了回A,全年進行了三輪密集的增資擴股,共計增資1300億元。在1300億元戰投中,山東高速集團有限公司出資最多,總計230億元。
2020年9月,恆大在回A無望的情況下,與戰略投資者進行商談,並與他們簽訂補充協議,戰投同意不要求回購,並持續持有恆大地產的權益。
這就是著名的「債轉股」事件。
此次「債轉股」中,最大的戰投山東高速選擇了堅持退出。當時,圈內人士驚呼:「山東高速居然收回了戰投恆大的全部資金,難以置信的前瞻性!」
但實際上,當時的大背景是,從2019年開始,山東對28户省屬企業主業做了規劃,同時制定了非主業清理退出三年行動計劃。對於符合山東八大發展戰略、十強產業等的要做強做大,虧損的、落后的、偏離主業的即使賺錢也要退出,尤其是房地產行業。
2020年7月,山東國資委相關負責人曾介紹,列入山東三年非主業退出計劃的企業388户,其中包括110户房地產企業。去年底,非主業退出企業已退出87户,今年有97户堅決退出,其中上半年45户已經完成。
2020年下半年,山東高速與人才安居陸續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11月,旗下公司暢贏金程將恆大地產1.1759%股權以50億轉讓;進入12月,旗下公司資源開發管理集團和投資控股又以200億轉讓剩余恆大股權。
前后兩次轉讓,山東高速集團出清恆大地產股份,回籠資金250億元。按照協議,人才安居應在協議簽訂12個月內,分3次向資源開發集團、投資控股公司及暢贏金程分別支付股權轉讓款。
80億股權轉讓款回籠遙遙無期
但在時隔一年后,即股權轉讓費的支付期限到達后,卻發現並沒有那麼順利。
2021年11月23日和12月8日山東高速先后公告,兩次轉讓股權的第一期、第二期股權轉讓款合計30億元、120億元已收到,但是第三期合計20億元、80億元及應付利息尚未收到。
而且,山東高速在向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北京)提起仲裁申請並獲得支持強制執行之下,依然沒有收到深圳安居集團剩下的股權轉讓款。
目前,深圳安居集團對山東高速旗下的濟南暢贏、山東高速投資控股、山東高速資源開發管理集團需要支付而未付的本金合計達到80億元。
弔詭的是,在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2024年5月31日裁定駁回深圳安居集團的撤銷仲裁裁決申請后,深圳安居集團又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了不予執行仲裁裁決的申請,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在2024年6月13日立案受理。
濟南暢贏在此后的2024年6月14日、9月19日、11月18日三次向深圳中院提交了《恢復強制執行申請書》,但尚未收到實質性的進展反饋。深圳中院為何迟迟不出裁定?對此,接近山東高速集團的一位人士表示「不理解,很困惑」。
山東高速方面一直向媒體表示:「考慮到深圳安居集團是深圳市國資委全資控股的企業,註冊資本高達1000億元,而且是實繳出資,財務狀況良好,相信對方是具有履約能力的,也相信法院會做出公平裁定。」
但考慮到除了恆大,深圳國資還有萬科這個窟窿要補,深圳國資即使家里有金礦都難填滿,山東高速的追債之路遙遙無期。
資本運作的冰山一角
230億入股恆大隻是山東高速集團資本運作的冰山一角。
2017年,山東高速集團入股一家名為「中國新金融」的港交所上市企業,后者主業為放貸與租賃融資。
第二年,公司正式改名成如今的山東高速金融集團(00412.HK,簡稱「山高金融」)。
值得注意的是,山高金融擁有香港資本市場全牌照,主要業務包括融資租賃、資產交易平臺、商業保險、財務借貸、證券交易、證券投資等。
一邊是高速收入,一邊是金融收入,都是妥妥的現金牛項目。也正為此,山東高速成了眾多房企的座上貴賓。
但山東高速的地產金融之路運氣並不好。
2019年12月2日,山高金融認購佳兆業集團旗下企業發行的1.25億美元票據,年利率為7.5%,目前到期未還,已經申請將貸款延長至2022年10月2日,年利率從7.5%提升爲14.0%;
2020年6月12日,山高金融認購蘇寧控股集團旗下公司發行的1.00億美元票據,年利率為7.5%,以蘇寧置業有限公司為抵押,目前到期未還,觸發違約;
2020年12月16日,山高金融認購中國奧園通過旗下全資子公司廣京企業發行的1.00億美元票據,年利率為6.0%,目前到期未還,觸發違約;
2021年9月30日,山高金融認購1.2億美元票據,年利率為11.5%,抵押物系佳兆業美好67.18%的股份。如果佳兆業美好未能到期償還債務,很可能會發生易主。
上述操作雖然未在山東高速前董事長孫亮履職期間,但是其個人風格和喜好的資本理念和金融操作留下了深遠的影響。
上述企業與孫亮落馬,有無具體關聯尚待查實,但是在房企出現流動性危機后,成為房企提款機,進而造成資金的情況,很明顯已經成了關注焦點。
作為山東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山東高速集團從最初單純依賴高速公路通行費收入,后來逐步轉型,業務拓展到工程建設、金融資管、路衍產業、新能源、新材料、綠色化工等領域,的確離不開資本併購思路。
據山東高速集團官網介紹,孫亮推動了集團主業從高速公路向「大交通、大物流」擴展:2006年起,在孫亮的帶領下,公司跳出高速公路,業務結構涵蓋投資、建設、經營、管理公路、橋樑、鐵路、港口、航運、物流等多個領域。
山東高速集團不僅在山東省內出手,例如重組路橋集團等多家省管企業,該集團還劍指海外,例如聯合香港富泰資產有限公司曾參與收購法國圖盧茲機場股權。
實際上,山東高速集團的發展思路仍然是如何走好資產證券化這一步,只不過逐漸迴歸主業,退出房地產。
2020年,山東高速集團與齊魯交通發展集團聯合重組,集團資產規模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截至2021年底,集團總資產為1.14萬億元,總負債為8463.41億元。
對於如何利用好合並后近萬億的資產,時任山東高速一把手鄒慶忠對記者表示,集團資產主要是固定資產,流動性不強、投資大、回收期長。新山東高速集團旗下有四家上市公司,將通過資產證券化,把資產變資金,爭取更多資金,更好地投入基礎設施建設。
2021年,山東高速集團營業總收入為2008億元,比上一年增長了449億元,歸母淨利潤為44.23億元。大幅上漲的營收,使得山東高速集團2022年首次進入《財富》世界500強名單,位列榜單第458位。這一年,山東高速集團收入增長絕大部分來自施工結算,該板塊增加了約400億元的收入。
根據山東高速集團當時的目標,力爭到「十四五」末,躋身世界500強前360位。2021年集團財報提到,其目標是打造全國同行業第一企業集團。
根據7月29日發佈的2025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山東高速集團以營收388.196億美元排名第401位,相比去年上升1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