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8 07:27
9月2日,位於蘇美達伊頓紀德倉儲分撥中心廠區,申通快遞員工直接將打包好的校服掃碼攬收、裝箱、發出,迅速、高效地將包裹送至客户手中。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戚珂嘉 攝
□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周容璇
「駐廠收件」全鏈提速7小時,工業軟件助力鋼鐵業數字化轉型,智慧物流實現中藥「當日達」……服務業,不僅包括服務生活的生活性服務業,還有服務生產的生產性服務業。日前,我市出臺《南京市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為推動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促進現代服務業與先進製造業深度融合明確發展路徑。
2025年上半年,南京服務業以5.8%的增速強勢領跑全市經濟大盤。其中,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高科技服務業、金融業、物流運輸業等發揮重要作用。這些生產性服務業,也被稱為產業發展「最佳助攻」。生產性服務業究竟是如何服務生產的?記者進行了探訪。
嵌入產業鏈賦能!
從「等貨上門」到「駐廠收件」 物流配送可以節省7小時
9月伊始,全國中小學生進入金秋開學季,校服發貨量逐漸攀高。中國校服品牌龍頭企業蘇美達伊頓紀德的倉儲分撥中心廠區,迎來全年最忙時段。
「校服寄遞高峰期,我們派了十幾名員工駐廠作業。」南京申通快遞六合分公司總經理王亮告訴記者,快遞公司作為標誌性的生產性服務業企業,早已不再只是門口的「攬收者」,而是更進一步,把服務直接延伸至客户倉庫內部,甚至生產線旁。
校服屬急需品,家長和孩子「等不得」。記者注意到,所有發自該倉的包裹申通快遞均使用橙色面單,十分醒目。王亮告訴記者,申通快遞將分揀、打包、審覈訂單等環節前置。伊頓紀德的員工將打包好的衣服掃碼出庫,完成最后一道工序。快件包裹轉身就被遞交到申通快遞的員工手上,成箱的快件直接裝車、發走。而橙色的面單猶如一張「快速通行證」,全程優先處理——從轉運中心優先卸貨、優先分撥,到末端快遞員優先送貨上門,每個環節皆可識別、全程提速,全鏈路至少能夠節省7個小時。
不僅如此,六合申通還在自家園區內專門為伊頓紀德設置了校服前置倉,用於應對日常散單的退換貨服務。記者走進500平方米的倉庫看到,在這里,校服按型號、品類整齊碼放,超1500個SKU(最小存貨單位)——從衣褲、裙帽到鞋襪,一應俱全。王亮告訴記者,倉內還特別配備了温濕度計,梅雨季節及時投放防潮劑,保障服裝品質。
快遞企業的管理系統也在持續賦能。通過ERP(企業資源計劃)對接,品牌方可實時查看庫存、審覈訂單;每件校服唯一條碼,分揀驗貨全程可溯,極大降低錯發率。哪怕人工作業偶有疏忽,系統最終也會把住「出口關」。
「我們綜合利用現有人員和場地,把成本降下來,客户減輕了運營壓力,我們獲得了穩定單量,是雙贏。」王亮表示,這種「嵌入製造端」的服務模式,不僅提升了物流效率,也切實為製造企業降本增效。伊頓紀德無需額外僱人管理散貨,申通以「快遞費包乾」方式承接倉配一體服務,不另收倉租和人工費。最終讓利給客户。
從「等貨上門」到「駐廠服務」,再到專業前置倉,申通快遞通過靈活、深度的供應鏈服務,模糊了「快遞」與「製造」的邊界,實現了服務業與製造業的協同融合。
通過數字化賦能!
數字沉澱生產、流通經驗 鋼鐵大宗交易也能5分鍾完成
「現在點一點鼠標,鋼鐵交易合同就好了。不用等快遞寄文件,不用打電話追問進度——像淘寶買東西一樣方便。」8月29日,山西晉鋼的一位客户感嘆鋼鐵交易數字化轉型后的效率之高。他剛剛在晉鋼新上線的電商系統中完成了一筆訂單,從下單到電子合同簽署,整個過程只用了5分鍾。
這種變化,源於一場從南京到山西的數字化「經驗遷移」。江蘇金恆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項目經理萬疆濤告訴記者,作為南鋼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支撐團隊,金恆科技在過去幾年深度參與了南鋼以「一腦三中心」(智慧運營中心、鐵區集控中心、鋼軋集控中心、能源集控中心)為代表的數字化系統建設。而如今,他們正把沉澱下來的經驗變成可對外輸出的服務。2024年11月,在南鋼見證下,金恆科技與晉鋼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晉鋼信息化部門負責人表示:「我們看中的不僅是系統,更是一整套被驗證過的數字化轉型思路。」
「過去業務員每天忙到下班,手工錄入合同信息、生成提單,一天也處理不了幾單。」一位晉鋼員工回憶,「更別提那些廢舊物資和二級殘次品,以前在其他平臺銷售,不僅手續費高,也無法滿足我們的定製化需求。」之前的晉鋼,和許多傳統制造企業一樣,深受「慢、繁、散」之困。客户飽受合同簽署周期長、信息不透明、質保書獲取慢之苦;業務員則深陷於錄單、開單、郵寄等低效重複勞動。
2025年3月,晉鋼數字化轉型二期項目全面啟動。萬疆濤跟隨金恆項目團隊駐場晉鋼,累計進行了10余輪次需求調研,覆蓋銷售、財務、物流等多個部門,並對客户高層銷售總監進行了多次一對一訪談。令萬疆濤驚喜的是,專業的服務激發了轉型的熱情,晉鋼團隊也開始「主動規劃」:系統以后能不能和我們下游的加工廠打通?生產信息能否拋送給下游客户系統?……
今年7月,晉鋼C2M(消費端直連生產端)電子商務系統正式上線。晉鋼信息化團隊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客户不僅能自助下單、實時跟蹤訂單全流程,還能通過打包競價平臺在線參與廢舊物資和殘次品的競拍。電子合同實現PC端與移動端簽署,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簽署效率顯著提升。
「我們最開始只是希望把線下流程線上化,但實際做到的比想象更多,」晉鋼銷售部門負責人表示,業務員從煩瑣事務中解脫出來,轉去做客户維繫和市場拓展,這是效率之外更大的收穫。萬疆濤通過回訪瞭解到,上線一個月以來,系統運行成效顯著。客户滿意度提升20%—30%,用户下單效率提升60%以上。廢舊物資通過在線競拍溢價明顯,原本耗時一周的線下處理流程壓縮至2天內完成。
「從‘服務南鋼’到輸出‘南鋼服務’,金恆把經過驗證的經驗,適配、遷移到新的場景中。」萬疆濤總結,真正的數字化轉型,是讓已有的資源流轉更順暢、讓人的工作更聚焦。
致力專業化賦能!
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實現專業的效率 中藥房也能「共享」
「上午開方,下午收到煎好的中藥——現在看中醫,拿藥不用等,更不需要自己動手煎制,像點外賣一樣方便。」南京市民李女士在體驗過「共享智慧中藥房」服務后這樣評價。她口中的服務,正是南京醫藥旗下南京鶴齡藥事服務有限公司與南京郵政、順豐共同打造的創新項目。
「我們把中藥房中最煩瑣的環節——配方、煎藥、包裝進行專業化、規模化剝離,醫院可以更聚焦診療,而我們依託智慧物流體系做到‘當日達’‘次日達’。」南京鶴齡藥事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鄭軍介紹,在這套流程中,電子處方通過系統實時傳輸至智藥服務中心,專業中藥師審覈后,進入智能配方與標準化煎煮環節。完成后由郵政、順豐即時配送。目前,該服務日處理處方能力超6000張,患者回訪滿意度達99%。
「我們從沒把自己只當作‘送藥的’。」南京醫藥物流總監張海波表示,智慧物流的核心是讓藥品更快、更準、更安全地觸達每一個環節。向上,南京醫藥服務近8000家制藥企業,提供訂單協同、庫存優化和冷鏈物流支持,通過智能調度與算法降低「牛鞭效應」;向下,覆蓋34000余家醫療機構、藥店和終端患者,提供「半日達」「次日達」或指定時間等多級配送服務。向新,百信藥房的無人機配送正在試點運行。「操作便捷、藥品完好」的空中投遞,在緊急藥品保供中作用顯著。從上游藥企到下游醫院、藥房,再到患者手中,南京醫藥通過智慧物流真正實現了「鏈」接產業與民生。
張海波告訴記者,依託4個大型省級物流中心、17個一級物流中心和31個二級物流中心組成的物流網絡,以及總面積超過30萬平方米的倉儲和1萬平方米專業冷庫,南京醫藥正在構建覆蓋全鏈條的數字化供應鏈服務體系。
不僅如此,南京醫藥的智慧物流系統還深入更多場景。中央物流中心應用AGV(自動導向搬運車)機器人、智能分揀系統和自動化立庫,藥品周轉效率和準確率大幅提升;冷鏈全程可視可控,有效保障生物製品等温敏藥品的儲運安全;退貨逆物流項目也成功上線,解決了行業長期存在的退貨難、跟蹤難等相關問題。
生活性服務業,豐富多彩。生產性服務業,動能無限,被稱為「經濟增長的靈魂」。南京市生產性服務業企業正以融合化、數字化、專業化的服務,推動區域產業效率變革與價值提升。
南京財經大學現代服務業協同創新中心主任、金融學院院長宣燁表示,《南京市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強調產業融合、企業培育和平臺建設,體現了南京從製造業向服務型經濟躍升的雄心。方案亮點在於注重「兩業融合」,如推動製造業服務化和人工智能應用,旨在打造國內領先的生產性服務業中心。這將助力新質生產力形成,提升南京在長三角乃至全國的競爭力,但需警惕執行中資源分配不均的風險。
「該方案若落地有力,將為南京經濟增長注入新活力。」宣燁建議,強化數字轉型,加大對信創、AI和數智產業的投入,鼓勵企業與高校共建開源生態,加速鴻蒙平臺落地,以搶佔技術高地;深化開放合作,利用自貿區優勢,吸引外資基金和國際人才,擴大跨境電商和低空物流試點;完善監測機制,建立動態評估體系,確保目標如培育35家百億級企業落到實處,同時,注重綠色發展,推動環保低碳服務與碳中和目標對接;加強人才引進,通過產教融合培養複合型專業人才,緩解人力資源瓶頸。
記者手記
讓服務從「可選項」變為「必選項」
什麼纔是真正有價值的「服務」?答案藏在我們日常看不到的細節里。
比如,六合申通倉庫里那個不起眼的温濕度計——爲了防潮,他們像保管糧食一樣保管校服;還有金恆科技工程師在晉鋼一輪又一輪需求調研后,客户從「提問」變成「共創」的瞬間;以及南京醫藥用智慧物流服務上游藥廠的同時,也用創新將服務延伸至患者用藥的「最后一公里」。
生產性服務業不再只是產業鏈的「配套」或「成本」,而是通過深度嵌入研發、製造、流通的每一個環節,成為提升效率、重構流程、賦能創新的關鍵變量。它需要服務企業懂製造、懂流程,甚至要比客户更懂他們的痛點與未來。但正是這種「陪伴式創新」,讓服務從可選項變為必選項,從支持系統進化成價值引擎。而南京最新出台的行動方案,正是爲了系統性地培育更多這樣的「賦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