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7 15:00
(來源:ETF鍊金師)
在2023年上半年,外資巨頭在中國ETF市場的投資活動顯著增加,反映出對中國資產的濃厚興趣。根據Wind提供的數據,巴克萊銀行和瑞銀集團等外資機構在多個ETF上的投資規模及動態值得關注。巴克萊銀行截至上半年末,持有市值最高的三隻ETF分別為華夏恆生互聯網科技業ETF(代碼:513050)、易方達中證海外互聯ETF和華泰柏瑞恆生科技ETF,其市值分別為11.9億元、11.5億元和7.9億元。
巴克萊銀行不僅重倉港股和美股相關ETF,還廣泛佈局A股市場,持有博時中證2000ETF、華夏中證金融科技主題ETF、華安中證銀行ETF、華寶中證科創創業50ETF(代碼:159949)以及嘉實中證A50ETF(代碼:159949)等多隻ETF。此外,巴克萊銀行在上半年新進成為南方中證500信息技術ETF(代碼:518500)、國泰中證1000增強策略ETF、華安中證銀行ETF等產品的前十大持有人之一,顯示出其對中國信息技術及金融板塊的關注。
瑞銀集團在ETF持有數量方面位居第二,Wind數據顯示該機構截至上半年末持有華泰柏瑞中證A500ETF的市值為10.57億元,成為其所持有ETF中市值最高的一隻。瑞銀還投資了華泰柏瑞恆生科技ETF(代碼:513260)、嘉實上證科創板芯片ETF、華夏恆生科技ETF等多隻A股及港股相關ETF。值得注意的是,瑞銀在上半年對嘉實上證科創板芯片ETF增持了1.34億份,進一步表明其對中國科技股的看好。
除了巴克萊銀行和瑞銀集團,法國巴黎銀行同樣參與到中國ETF市場。這家機構持有嘉實中證軟件服務ETF、華泰柏瑞恆生科技ETF等6只ETF,表明其對中國軟件與科技領域的持續投資興趣。
從整體市場來看,外資機構的頻繁增持動作反映出對中國市場的良好預期。各大外資機構紛紛通過ETF這一投資工具,快速佈局中國潛力巨大的行業,並尋求資產配置的多元化。ETF作為一種低成本且高流動性的投資方式,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資流入。
在談及定投策略時,投資者尤其看重其長期收益表現。過去200年中,現金購買力大幅下滑,而股市的漲幅令人矚目。在過去的幾個年度中,定投策略的執行者們獲得了顯著的收益。例如,2025年1-9月的收車計劃顯示,投資者獲得的收益分別達到了139%、128%和114%,而在2024年全年的計劃中,收益也分別為69%、66%和57%。
定投的優勢在於其通過系統化的投資方式,降低了市場波動對投資結果的影響,使投資者能夠在不同市場環境中實現資產的穩健增值。尤其是在股市表現強勁的背景下,定投策略更顯得尤為有效。
未來,隨着外資機構對中國市場的深入佈局以及定投策略的持續推廣,市場的多元化投資機會將不斷增加,投資者的選擇空間也將愈加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