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邁威爾Q2財報一覽:ASIC訂單出現季節性,數據中心Q3營收增速大幅放緩

2025-09-07 17:01

(來源:Eric有話説)

邁威爾FY26Q2財季對應實際時間2025年5/6/7月。

邁威爾FY26Q2財報:

  • 營收20.06億美元,同比增長58%,環比增長6%;預計Q3營收20.6億美元,同比增長36%;

  • GAAP毛利率50.4%,同比增長4.2個百分點;NonGAAP毛利率59.4%,同比下滑2.5個百分點,環比下滑0.4個百分點,連續7個季度環比下滑;預計Q3 NonGAAP毛利率60%,同比下滑0.5個百分點;

  • NonGAAP經營利潤6.99億美元,同比增長111%NonGAAP經營利潤率34.8%,同比增長8.7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6個百分點;預計Q3 NonGAAP經營利潤7.51億美元,同比增長67%,經營利潤率36.5%;

  • NonGAAP淨利潤5.86億美元,同比增長120%NonGAAP淨利潤率29.2%;預計Q3 NonGAAP淨利潤6.44億美元,同比增長73%,淨利潤率31.3%

  • GAAP days in inventory 96天,環比下滑8天

  • 本季度回購2億美元,分紅5170萬美元,回購額度還剩20億美元;

  • 本季度大陸營收佔比29%,臺灣27%,美國15%,新加坡7%,馬來西亞4%,荷蘭3%,日本3%,芬蘭3%,泰國2%;

具體業務,Q2:

  • 數據中心營收14.91億美元,同比增長69%,環比增長4%,營收佔比74%,再創新高;AI和雲仍然是主要驅動力,佔數據中心營收的90%以上,其余部分來自數據中心終端市場的on-premise部分(營收run rate約5億美元)

    主要由定製化XPU(亞馬遜Tranium2 XPU+谷歌Axion CPU)和XPU Attach產品,以及電光互連產品組合所引領,數據中心存儲營收增長,定製化XPU和電光兩大產品線現在合計佔數據中心總營收的3/4以上,其余部分主要是數據中心存儲、交換和安全產品組合;本季度拿下微軟服務器安全芯片HSM訂單,目前在手一共18個design wins,這些機會預計將帶來750億美元(不變)的生命周期營收潛力;

    電光互連產品組合中PAM和DCI兩大業務繼續增長,客户對800G PAM DSP需求依然強勁,其產品生命周期仍有很長,也已開始向多個客户批量出貨下一代的每通道200G、總速率1.6T的PAM DSP,預計其採用速度將在未來幾個季度加快;51.2 Tbps switch繼續ramp;拿下微軟服務器安全芯片HSM訂單;發佈行業首個2nm定製SRAM服務;

    邁威爾的全套互連產品包括:用於AEC和AOC的DSP、用於PCIe、以太網和UA Link的Retimer,以及用於NPO和CPO XPU光學的硅光子技術,公司AEC和AOC DSP產品已經上市,Retimer正在進行客户評估;

  • 企業網絡營收1.94億美元,同比增長28%,營收佔比9%通訊營收1.3億美元,同比增長71%,營收佔比6%;企業網絡市場和通訊市場繼續復甦;

  • 消費者營收0.63億美元,同比增長30%,營收佔比6%;遊戲主機需求及其季節性需求仍然是該業務的主要驅動力;

  • 汽車/工業營收0.76億美元,同比下滑0.3%,營收佔比4%;邁威爾4月7日宣佈向英飛凌出售汽車以太網技術業務價值25億美元目前已完成交

后續展望:

  • 預計Q3數據中心營收持平(15億美元左右,約為Intel數據中心Q3預測營收的38%、AMD數據中心營收的36%、博通AI營收的24%)光電業務環比兩位數增長抵消XPU業務下滑XPU業務有望在下半年實現環比上半年增長,預計這種增長將是非線性的,Q4的表現將遠強於Q3

  • 預計Q3通訊業務和企業網絡市場合計營收環比增長約30%;

  • 預計Q3汽車/工業營收合計3500萬美元,環比持平;

  • 計Q3消費者營收環比下降低個位數;

  • 將從Q4開始把非數據中心終端市場整合為一個新的、單一的「通信及其他」終端市場

  • 這次仍沒提2025全年AI營收超25億美元的目標;

總的來説,邁威爾這次財報不及預期,管理層對該業務未來增長保持樂觀的同時,但又不敢給出具體業績指引對ASIC也不像最大競爭對手博通那樣激進且ASIC出現明顯季節性差異。在博通財報后,市場愈發認為無論是GPU還是ASIC,都將是行業老大贏家通吃,諸如AMD與邁威爾這樣的行業第二名可能分到的羹並不多。

在上次《財報》中,曾提到

在經過custom silicon 3個季度放量后,NonGAAP淨利潤率確實上探到30%,結合公司對其他業務的指引,預計今年營收88億美元左右,NonGAAP淨利潤26億美元左右,目前市值對應大約23倍PE。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