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威脅啟動301調查!特朗普為科技巨頭槓上歐盟,歐盟不讓步

2025-09-07 16:02

歐盟對數字領域實施強監管,也與其在全球數字競爭中的相對弱勢地位有關。

在美國科技巨頭的不斷遊說下,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出面向歐盟施壓。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9月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其社交媒體「真實社交」發文,批評歐盟對谷歌的35億美元罰款,稱這一舉動「極其不公平」。特朗普警告,如果歐洲繼續對美國科技巨頭採取類似措施,他將被迫啟動「301條款」程序,推翻這些「不公平的處罰」,以保護美國納税企業的利益。

這並非特朗普政府首次代表美國科技巨頭向歐盟施壓。然而,歐盟方面並未示弱。歐盟委員會二號人物、反壟斷事務負責人里貝拉(Teresa Ribera)在上周的一次採訪中表示,如果特朗普以威脅方式要求歐盟放寬數字立法,歐盟必須準備好放棄與美國的貿易協議。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巴黎索邦大學博士生導師趙永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歐盟擁有全球最嚴格的數字經濟監管體系之一,其背后是對數字技術發展與個人基本權利及隱私保護之間平衡的深切擔憂。

他補充説,但從某種程度上看,歐盟對數字領域實施強監管,也與其在全球數字競爭中的相對弱勢地位有關。「歐盟正試圖構築一道銅牆鐵壁,以抵禦外來數字巨頭的市場滲透。」他説。

特朗普為美國科技巨頭抱不平

當地時間5日,歐盟委員會對谷歌處以29.5億歐元的罰款,要求美國科技公司停止「自我偏袒」,並採取措施限制其在廣告技術領域的主導地位。該罰款是歐盟對谷歌開出的第二高金額處罰,此前谷歌曾因安卓系統壟斷行為被處以41.25億歐元罰款,並因購物搜索競爭問題被罰24.2億歐元。

谷歌目前有60天時間向歐盟委員會説明合規計劃。如未能履行,里貝拉警告稱,不排除強制谷歌出售部分業務以解決爭議。

特朗普發文指責歐盟掠奪本應用於美國投資與就業的資金,並強調美國政府不會容忍此類「歧視性行為」。他還在后續發文中為其他美企抱不平,他提及歐盟對蘋果徵收的數十億美元税款與罰款,聲援蘋果應當「拿回他們的錢」。

不止如此,在美歐宣佈貿易框架協議的幾天后,特朗普在8月底重新發出威脅稱,將對任何通過税收、法規或法律針對美國科技公司的國家加徵額外關税並實施出口限制。他明確表示,美國科技企業不應成為世界的「提款機」。

報道稱,特朗普的這一威脅恰在其與Meta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會面幾天后出現。Meta發言人透露,雙方會談涉及數字税和歐盟《數字市場法》(DMA)等關鍵議題,而特朗普的表態表明,他「正密切關注歐盟如何運用新法律以及執行措施來歧視在歐洲獲得成功的美國企業」。

根據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的一份報告,美國科技巨頭正藉助特朗普政府的力量,以關税為籌碼反擊歐盟監管。

今年以來,美國科技企業明顯加強了與特朗普政府的合作。扎克伯格在今年初宣佈取消事實覈查員時表示,將與特朗普政府合作「反擊全球各國的政策」。其中,歐洲「日益增加的法律和制度化的審查」位列目標清單首位。他解釋道,Meta唯一能反擊這一全球趨勢的方式就是「依靠美國政府的支持」。

9月4日,微軟、OpenAI、谷歌、蘋果和Meta等科技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齊聚白宮,表達對特朗普的支持並重申在美投資承諾。特朗普對媒體表示,他在當晚與谷歌、Meta和蘋果等企業高管討論了數字税與罰款問題。

從遊說效果來説,美國政府的確加大了對歐盟技術法規的反制力度。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主席弗格森(Andrew Ferguson)持續批評歐盟數字法規,他在今年4月表示,「無論這些公司的行為如何,我絕對不希望歐洲人對美國公司徵稅。」他還在上個月向13家主要美國科技平臺發出信函,警告它們不要因為執行歐洲數字法規法律而削弱美國用户的隱私保護和安全。美國國務院也在上個月指示其外交官批評歐盟《數字服務法》(DSA)中的「不當限制」,並倡導縮小「非法內容」的定義範圍、修訂虛假信息行爲準則、降低罰款力度等。

歐盟的迴應

8月21日,美國與歐盟共同發佈聯合聲明,宣佈雙方就《對等、公平和平衡貿易協議框架》達成一致。作為協議執行的一部分,歐盟從本周起已開始下調一系列自美國進口商品的關税,涵蓋汽車及其他工業產品。

歐盟內部已意識到對美國科技巨頭的處罰可能危及貿易協議。據報道,歐盟委員會貿易負責人謝夫喬維奇臨時叫停了原定於9月1日發佈的對谷歌的處罰公告。不過,儘管推迟數日,該項公告最終於5日正式公佈。

在特朗普再次發出關税威脅之后,經濟分析公司歐亞集團歐洲區董事總經理拉赫曼(Mujtaba Rahman)稱,「特朗普的一條推文就足以表明該聯合聲明幾乎毫無價值」,並強調「無論對美國還是歐盟,都意味着重大風險。」

里貝拉在公告發布后強調,歐盟擁有自主決定其監管事務的主權,包括數字領域法規。她表示:「我們可以友好、禮貌,嘗試尋找解決問題和分歧的方式,但我們不能接受他們提出的任何要求,不能屈服於第三國的意願。」

里貝拉承認,歐盟的堅定立場可能會給貿易協議帶來不確定性,但她對此表示,「我們不能爲了迎合他人的擔憂而妥協我們的價值觀」。她認為,歐盟「曾盡力友好地思考我們如何恢復與美國的信任關係」。但如果特朗普以威脅方式要求放寬對大型科技公司的監管,「當然我們必須堅持從一開始就傳達得非常明確的信息和底線。我們其中之一就是承認我們有能力保護我們自己的消費者利益和公民的權益。」

她還稱:「美國科技企業在歐盟市場獲取了巨大利潤,它們必須與所有市場參與者一樣遵守相同的法律法規,無論其總部位於何處。」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歐洲研究所實踐訪問教授科多尼奧(Lorenzo Codogno)近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歐盟委員會僅被授權處理貿易政策,其他與健康、安全、税收等相關的問題屬於歐洲理事會、歐洲議會或各成員國的管轄範圍,許多問題被視為歐盟的「紅線」。他稱,修改數字法規等基本立法的提議將被視為「對內部事務的不當干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