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6 10:07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經濟觀察報)
電商代運營公司的業績分化。但共性是,它們都不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紛紛轉型以尋找第二條增長曲線。
各公司的中期業績呈現鮮明反差:若羽臣(003010.SZ)成為行業增長代表,上半年實現營收13.19億元,同比增長67.55%;歸母淨利潤為7226.39萬元,同比增長85.60%,其增長主要來自轉型成效——自有品牌收入已接近營收的半壁江山。
麗人麗粧(605136.SH)則陷入虧損困境,交出了上市以來最差中期成績單。上半年,麗人麗粧營收為8.31億元,同比減少13.98%;歸母淨利潤虧損3275.97萬元,同比降 幅 高 達1315.98%。麗人麗粧自2020年上市后業績便持續下滑,2022年、2024年更是先后出現虧損。一方面,其長期依賴單一運營平臺;另一方面,自有品牌佈局滯后,尚未能為營收提供有效支撐。
同屬電商代運營賽道的壹網壹創(300792.SZ)也面臨壓力。上半年,壹網壹創營收為5.33億元,同比減少14.3%;歸母淨利潤為7070.71萬元,同比增長5.83%,增長更多依賴投資收益提升與費用管控優化等。
即便是行業頭部的寶尊電商(09991.HK、BZUN.NASDAQ),近年來代運營業務增長緩慢,利潤端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表現。 如今,轉型已成為行業共識,越來越多的代運營企業開始發力自有品牌,試圖通過「代運營業務下滑壓力」與「自有品牌增長動力」的對衝,突破當前的發展瓶頸。
集體遇上增長困境
流量日益分散和成本攀升下,代運營公司普遍面臨兩大困境:一是跨平臺運營能力如何補足,二是客户流失風險加劇。
以麗人麗粧為例,其半年報顯示,該公司來自「天貓國內」和「天貓國際」的營收佔總營收比例超過六成,且同比均出現下滑。這反映出其業務仍高度依賴天貓系平臺,多平臺佈局尚未形成支撐。
向多平臺轉型已成為行業共同課題。若羽臣的財報顯示,抖音平臺已成為其銷售收入佔比最大的渠道,達到37.24%。寶尊電商也在中期報告中強調其跨平臺運營能力的提升:截至2025年6月30日,約48.5%的品牌合作伙伴至少通過兩個渠道運營店鋪,高於去年同期的45.8%。
前些年,以天貓係爲代表的貨架電商快速發展,使得電商代運營吃到紅利。然而,隨着抖音、快手、小紅書等內容電商平臺崛起,流量格局發生劇變,對缺乏全渠道運營能力的代運營商構成了巨大沖擊。
貨架電商與興趣電商在運營邏輯上存在顯著差異。寶尊電商相關負責人指出,傳統貨架電商的核心是「人找貨」,而抖音等內容電商是「貨找人」,通過內容激發用户潛在需求,這對習慣於貨架邏輯的團隊來説,思維轉變是首要的。
為補足內容電商運營能力,寶尊電商於2023年11月宣佈收購抖音服飾品類頭部服務商杭州洛氪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51%的股權,並於2024年第二季度完成收購及業務整合,旨在強化直播電商領域的服務能力。
除了跨平臺運營的挑戰,客户流失也成為代運營企業的一大風險點。如歐萊雅、嬌韻詩、雅詩蘭黛、相宜本草等國際、國內美粧品牌紛紛與代運營公司解約,轉而自建電商團隊。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連山企業CEO趙子龍稱,傳統代運營公司產生的歷史背景是,品牌需要一定的人力外包和店鋪運營結果交付。同時,平臺的算力有限,就需要大量的人力來支持。但近年來,平臺的產品愈加完善,算法變得強大。這時,電商運營對包括推廣,策劃,美工,客服,中控等人員需求量減少,運營所需要的專業技能也逐步變少。品牌方就會逐步轉向自己設立電商部門,或者壓縮代運營公司的利潤空間。
化粧品經營管理專家、美雲空間電商創始人白雲虎認為,隨着電商運營技術和流程日趨標準化,以及平臺開放程度提高,越來越多的品牌,尤其是頭部品牌,已具備自建運營團隊的能力。代運營公司作為獨立企業,存在運營成本與利潤訴求,本質上「羊毛出在羊身上」。在電商競爭加劇、營銷成本持續上漲的背景下,品牌方利潤空間被壓縮,因而更傾向於收回運營權以控制成本。
向品牌化運作轉型
流量紅利見頂、平臺多元化衝擊、品牌方自營趨勢加劇,曾經依託天貓系快速成長的電商代運營行業正集體穿越轉型深水區。
寶尊電商推行三大業務並行戰略,包括電子商務、品牌管理和寶尊國際。在品牌管理業務方面,寶尊電商收購了快時尚品牌GAP大中華區業務以及英國雨靴品牌HUNTER在大中華區和東南亞地區51%的知識產權,並負責運營HUNTER品牌大中華區業務。今年上半年,其品牌管理業務淨收入為7.85億元,同比增長29.11%。
寶尊電商方面稱,品牌管理業務的增長主要歸因於GAP的強勁表現。這當中既有同店銷售的穩步提升,也有新店拓展帶來的增量貢獻。 截至6月底,GAP在中國大陸共運營156家線下門店。寶尊電商稱,GAP的增長更多得益於線下的拉動:2024年GAP中國的店效為398萬元,但2025上半年的店效已經提升至502萬元。
然而品牌運營並非易事。受產品優化、供應鏈建設、店鋪擴張及市場推廣等高投入影響,寶尊電商的品牌管理業務尚未實現盈利,對整體利潤形成拖累。儘管轉型已經持續一段時間,代運營和服務業務仍是寶尊電商的核心支柱,上半年佔總營收比重超過80%,並且歸母淨虧損為0.97億元。
對於利潤轉正預期,寶尊電商回覆稱,該公司在2023年正式按下戰略轉型的啟動鍵,核心是重塑「電子商務」與打造「品牌管理」。2025年作為轉型收官年,二季度財報已給出積極反饋:電子商務與品牌管理雙雙發力,戰略落地正在加速。
若羽臣則選擇通過培育自有品牌推動轉型。儘管代運營業務營收略有下滑,但自有品牌的高增長帶動了整體業績提升。半年報顯示,以家清品牌「綻家」和口服美容品牌「斐萃」為主的自有品牌實現營收6.03億元,同比增長242.42%,佔總營收的45.75%。「綻家」原為新西蘭家清品牌,2019年被若羽臣收購併於次年進入中國市場;「斐萃」則於2022年成立,2024年9月正式上市。這兩大品牌幫助若羽臣實現了業務結構的多元化調整。
若羽臣方面透露,綻家目前進行了全渠道佈局,線下進駐了山姆、話梅HARMAY、KKV等;斐萃的核心渠道為抖音、天貓,且抖音自播佔比較高。若羽臣方面認為,產品創新能力、精準產品定位能力、全渠道共振能力和持續輸出優質內容的能力等,助推了自有品牌的成功。
不過現階段,因品牌建設,若羽臣的銷售費用激增明顯。今年上半年,若羽臣的銷售費用達5.99億元,同比增長124.22%。2024年的半年報顯示,其銷售費用同比增長65.39%。
若羽臣方面迴應稱:「銷售費用增長因品牌管理及自有品牌業務擴張,為提升品牌知名度、拓展市場份額。目前自有品牌發展的財務模型健康,我們從不盲目燒錢換取增長,所有的增長都是以可持續增長為前提。」
另外,其面臨的行業競爭仍然不容忽視。綻家主打香氛衣物洗護和專衣專護的理念,但是傳統家清巨頭如立白,也在加碼衣物香氛賽道。
麗人麗粧也在佈局自有品牌,推出了抗衰精油品牌「玉容初」和中式功效護膚品牌「美壹堂」。麗人麗粧並未列出該部分的具體營收,僅透露,自有品牌整體收入同比增長超過80%。目前,代運營業務仍佔據其總營收的九成。
在白雲虎看來,代運營企業的核心優勢在於渠道運營,但在產品科研與供應鏈方面相對薄弱。
趙子龍亦認為,品牌所需要的營銷、研發、商品管理,尤其是供應鏈的管理能力,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具備的,這將是代運營公司轉型必須面對的挑戰。此外,原本以服務費為主要收入的代運營公司,在面對庫存壓力和貨品資金流的時候,能不能做好現金管理和庫存管理也是個難點。
(作者 葉心冉)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葉心冉
華東新聞中心記者 關注華東地區上市公司,重點在消費、製造領域,善於捕捉熱點,追蹤有趣之事。新聞線索聯繫郵箱:yexinran@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