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6 07:45
隨着上市保險公司及旗下子公司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的披露,人身險公司上半年「成績單」也隨之出爐,受業務結構優化、降本增效舉措生效、投資收益回暖等因素影響,人身險行業淨利潤整體回暖。據統計,截至9月3日,已有73家人身險公司披露上半年淨利潤數據,合計實現淨利潤1858.05億元。具體來看,中國平安、中國人壽、太平人壽等52家公司實現盈利,橫琴人壽、中銀三星、愛心人壽等21家人身險公司有所虧損。
平安人壽領頭,52家人身險公司實現盈利
記者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數據統計,截至9月3日,已有73家人身險公司披露上半年淨利潤數據,其中52家公司實現盈利,合計盈利1900.77億元,盈利公司數量同比增加;21家公司虧損,合計虧損額為42.72億元。73家人身險公司合計實現淨利潤1858.05億元,同比增長約25%。
盈利公司中,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人壽」)、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人壽」)、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保壽險」)、泰康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泰康人壽」)和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華保險」)的淨利潤均超過100億元,分別以506.02億元、403.30億元、206.58億元、159.98億元和143.34億元淨利潤居前五。
此外,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人保壽險」)、太平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平人壽」)等11家人身險公司的淨利潤在10億元及以上;有36家公司的淨利潤低於10億元。
中銀三星人壽等21家人身險虧損
21家虧損的人身險公司中,橫琴人壽保險有限公司虧損8.39億元;中銀三星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愛心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分別為5.43億元、3.84億元,位列第二、第三。值得注意的是,人身險公司在淨利潤上存在較為顯著的馬太效應。壽險「老七家」(平安人壽、中國人壽、太保壽險、泰康人壽、新華保險、人保壽險和太平人壽)合計實現淨利潤1555.90億元,佔行業整體淨利潤的八成以上。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從當前的市場格局演變趨勢看,隨着存量客户的競爭加劇,中小公司在品牌、資金、渠道和人才等方面相較於頭部險企均處於劣勢,因此面臨愈發嚴峻的挑戰。對此,中小險企合理的戰略選擇應為聚焦有效資源和核心能力,探索差異化經營和精細化管理的模式,從而增強競爭力。
中國精算師協會創始會員徐昱琛也表示,中小險企應深耕細分市場,提供特色化產品和服務,例如居家養老服務、包含附加值服務的健康險產品等,實現產品轉型,增強自身競爭力。
展望未來,東吳證券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孫婷在研報中表示,預計保險行業負債端改善大趨勢不變,資產端觸底回升。一是,2023年以來新單保費持續高增長,預計在宏觀經濟改善趨勢下,保險產品消費需求逐步復甦;二是,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處於低位,保險公司普遍面臨「資產荒」。伴隨國內穩增長政策持續落地,未來宏觀經濟預期改善,新增固收類投資收益率壓力或將有所緩解;三是,保險業經營具有顯著順周期特性,近期長債利率已持續上行,未來隨着經濟復甦,預計負債端和投資端都將顯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