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6 07:41
2025年上半年,醫藥行業強者恆強,153家化學制藥上市公司中,6家營收超百億元,行業整體營收增幅分化但多數正增長,盈利能力與成長性各異。其中頭部企業多數穩健增長,如恆瑞醫藥、新和成、華東醫藥營收淨利雙增;而百濟神州更是實現從長期虧損到首次半年度盈利的轉變,市值登頂A股醫藥股榜首。
6家化學制藥上市公司上半年營收超百億元
2025年上半年,醫藥行業整體呈現強者恆強態勢,龍頭企業憑藉規模優勢和技術壁壘持續擴大市場份額,中小企業面臨更大競爭壓力。
投資快報記者梳理同花順數據發現,在153家化學制藥上市公司中,今年上半年營收超過10億元的有55家,營收超過50億元的有16家,而中報營收超過100億元的化學制藥公司有6家,包括華東醫藥(000963)、復星醫藥(600196)、百濟神州(688235)、恆瑞醫藥(600275)、人福醫藥(維權)(600079)、新和成(002001)。
歸母淨利潤方面,儘管部分企業面臨淨利潤下滑的壓力,但恆瑞醫藥、新和成、復星醫藥、艾力斯、浙江醫藥等龍頭企業依然實現了顯著增長,反映出行業內部盈利能力的差異。其中恆瑞醫藥以44.50億元的淨利潤位居化學制藥行業首位。
總體來看,2025年上半年,化學制藥行業整體營收同比增幅雖有所分化,但多數企業保持正增長,顯示出較強的市場適應能力和業務拓展能力;盈利能力和成長性各異,部分企業通過創新驅動實現了快速增長。
化學制藥頭部企業多數穩健增長
投資快報記者從化學制藥頭部企業的中報看到,華東醫藥以419.1億元的營收位居榜首,同比增幅為3.39%,顯示出穩健的增長態勢;歸母淨利潤18.15億元,同比增幅7.01%,盈利能力穩步提升。
恆瑞醫藥作為行業巨頭,2025年上半年營收達到157.61億元,同比增長15.88%,歸母淨利潤更是達到44.50億元。公司創新葯產品在政策支持下逐步放量,國際化佈局若取得突破,將為業績帶來全新增長點。市場分析指出,憑藉深厚的研發底藴和龐大的銷售網絡,恆瑞醫藥正重拾增長動力,實現業績與估值的雙重提升。醫保談判的常態化為創新葯開闢了廣闊空間,恆瑞的國際化戰略若能落地,海外收入佔比有望大幅提升,成為股價上漲的催化劑。投資者應緊盯其研發進展和海外合作動態,這或將是下一輪爆發的關鍵。
復星醫藥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95.14億元;歸母淨利潤為17.02億元,同比增長38.96%。值得關注的是,上半年復星醫藥創新葯品收入超43億元,同比增長14.26%。公司半年報顯示,創新產品上市帶來的產品結構優化和銷售增長是報告期內業績的主要驅動因素。復星醫藥通過自主研發、合作開發、許可引進、基金孵化、產業投資等多元化、多層次的合作模式,推動創新技術和產品的開發和轉化落地。
百濟神州從長期虧損到首次半年度盈利
9月2日,百濟神州A股股價單日大漲9.84%,市值突破5074億元,登頂A股醫藥股市值榜首。盤中漲幅一度超過15%,股價創下346元的歷史新高,最終收報324.85元,市值站在5000億元關口之上。隨后幾日百濟神州股價高位震盪,截至9月5日收盤,報319.80元。
2025年,對於百濟神州很重要。年初,公司便明確提出全年經營利潤轉正的目標,即營業收入覆蓋營業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及研發費用的總和。上半年,這一目標提前實現: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約4.50億元,首次達成半年度盈利。
長期以來,百濟神州淨利潤處於虧損狀態,主要是由於公司投入的高額成本。百濟神州2024年銷售費用為88.56億元,較2023年的73.04億元增長21.24%。公司表示,主要系報告期內全球商業化的持續投入所致。隨着產品銷售市場的拓展,公司需要加大市場推廣、營銷團隊建設等方面的投入,以提高產品的市場佔有率。
該公司的銷售費用呈連年增長趨勢。財務數據顯示,2021年—2023年,其銷售費用分別約為44.52億元、59.97億元及73.04億元;同比增長70.06%、34.72%及21.80%。數據顯示,2024年,百濟神州銷售費用在所有A股藥企中排在第二位,僅次於上海醫藥。
連續「燒錢」的模式下,百濟神州於2017年至2024年間曾連續處於虧損狀態,其間累計虧損額超過600億元。
2025年上半年,百濟神州終於迎來了業績拐點,一舉扭轉此前連續四年中報虧損的局面。這份成績單的背后,是百濟神州核心產品百悦澤(澤布替尼)的強勢爆發。
化學制藥企業2025年中報淨利潤TOP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