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造車新勢力盈利潮來了,今年集體「上岸」?

2025-09-06 17:25

轉自:北京日報客户端

盈利,成為當下造車新勢力們亟待攻克的關鍵堡壘。

9月2日晚間,蔚來發布二季度財報。至此,主要新勢力車企上半年業績全部出爐。從上半年各家財報數據來看,理想持續領跑盈利榜單,零跑異軍突起首次實現半年度盈利,小鵬、蔚來全力衝刺四季度盈利,小米汽車今年「必然」盈利。

這是否意味着,造車新勢力集體「上岸」的盈利潮真的要來了?

理想:看似穩健,實則「最危險」?

2025年上半年,理想汽車實現營收561.72億元,同比微降1.99%,這是其自上市以來中期營收首次下滑。不過淨利潤為17.43億元,同比微增2.82%。第二季度表現亮眼,營收達302億元,較一季度增長16.7%;淨利潤11億元,較一季度大增69.6%,經營利潤從一季度的2.72億元躍至8.27億元,環比提升204.4%,已連續11個季度盈利。

理想汽車上半年交付量達20.39萬輛,同比增長7.9%,但背后也有隱憂,最引市場關注的是其疲弱的第三季度業績指引。理想汽車預計三季度車輛交付量僅為9萬至9.5萬輛,同比降幅高達37.8%至41.1%。同時,公司預計三季度收入總額將同比鋭減38.8%至42.1%,降至248億元至262億元之間。與此同時,現金流也亮起紅燈,由去年同期的4.3億元轉為負38億元。

盈利時間最長的理想汽車,在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智能網聯汽車分會祕書長林示看來,反而是「最危險」的,嚴峻的挑戰來自產品端的前后夾擊。在增程車領域,問界的強勢表現持續對理想構成壓制,讓其原本穩固的市場份額不斷承壓。而在純電市場的開拓之路上,蔚來推出的樂道L90直接瞄準理想i8,ES8憑藉「SUV與MPV屬性融合」的特點對理想MEGA形成衝擊,加上性價比更優的蔚來E8,進一步擠壓了理想純電車型的生存空間。目前來看,MEGA銷量表現平平,i8也未實現突破性增長,理想在純電賽道的佈局正遭遇嚴重阻礙。多重壓力下,理想未來的發展路徑充滿不確定性。

零跑:黑馬殺瘋了,劍指全年盈利

零跑汽車堪稱上半年的「盈利黑馬」。財報顯示,其上半年營收飆升至242.5億元,同比激增174%,毛利率更是躍升至14.1%,創歷史新高。令人矚目的是,權益持有人應占淨利潤達3303萬元,首次實現半年度盈利,經調整后淨利潤達3.3億元。

這一成績得益於規模效應與技術自研協同發力。上半年零跑總交付量達22.17萬輛,位居中國新勢力品牌銷量榜首,同比增長155.7%。全球化佈局也為其添磚加瓦,上半年出口2.04萬輛,歐洲市場訂單量持續上揚。零跑基於超預期的市場表現,將2025年全年實現盈虧平衡目標調整至全年盈利,預計全年淨利潤為5億至10億元,並上調全年銷量目標至58萬至65萬輛。

儘管實現盈利,但淨利潤僅0.3億元,對應22萬輛銷量,單車盈利僅135元,盈利規模較小。然而,業內人士普遍看好零跑接下來的業績表現,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原副會長、新能源汽車委員會會長李金勇認為,零跑選擇以性價比車型為核心的發展路徑,完全契合汽車工業的基本發展規律:以高性價比打開市場,通過持續擴大銷量形成規模效應,而規模的擴張又能顯著降低邊際成本,當邊際成本下降到一定閾值,盈利便水到渠成。這種「性價比-規模-降本-盈利」的正向循環,不僅讓零跑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更為其長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小鵬:目標四季度盈利,優化費用結構是關鍵

2025年上半年,小鵬汽車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其累計交付量達19.72萬輛,同比激增279%,助力營收大幅攀升,總收入達340.9億元,同比增長132.5%,汽車銷售收入為312.5億元,同比增幅高達152.8%。

二季度,小鵬汽車總營收182.7億元,同比增長125.3%,創下單季度歷史新高。在盈利能力上,二季度綜合毛利率 17.3%,整車毛利率 14.3%,連續 8 個季度上升,規模效應與成本控制成效顯著,現金儲備475億元,為后續發展築牢根基。

不過,小鵬汽車仍未擺脫虧損局面,上半年淨虧損11.4億元,自成立以來累計虧損427.4 億元。研發開支為41.9億元,同比增長48.6%,銷售、一般及行政開支達41.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8.9%。儘管二季度淨虧損收窄至4.8億元,但費用增長仍對盈利形成挑戰。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多次強調,自四季度開始,小鵬汽車將進入「一車雙能」的大產品周期,有信心不僅實現規模領先,公司經營也將步入盈利自我造血的全新階段。

林示判斷,按目前的銷量勢頭,小鵬一定會實現全年盈利。但業內人士建議,小鵬還需優化費用結構,持續關注費用增長情況,確保費用增速低於收入增速。理想狀態下,將費用率壓縮到收入的15%以內,平衡研發投入與銷售、行政等費用支出,提高運營效率,降低成本,更利於實現盈利目標。

蔚來:開源節流,四季度盈利大有希望

上半年,蔚來發布了一份被CEO李斌稱為「進入新周期」的財報。數據顯示,蔚來二季度實現營收達190.1億元(約26.5億美元),環比增長57.9%,同比增長9%。

蔚來汽車2025年上半年營收為310.43億元(約43.3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273.55億元增長13.5%。上半年營收的大幅增長,主要源於車輛交付量增加。據預計,蔚來汽車三季度將交付87000輛至91000輛,同比增長40.7%至47.1%。

與此同時,蔚來還在2025年第二季度實現了盈利指標的顯著改善。二季度,蔚來整體毛利率達10.0%,較去年同期增加0.3個百分點,環比上季度增加2.4個百分點。在成本與效率優化措施的推動下,蔚來虧損情況明顯收窄。公司二季度淨虧損為49.9億元,與去年同期的50.5億元和上一季度的67.5億元相比,分別收窄1.0%和26.0%。

不可否認的是,蔚來的虧損問題仍然存在,上半年累計虧損117.5億元。蔚來創始人、董事長李斌強調四季度必須實現單季盈利。

林示認為,如果蔚來ES8能保證每月10000輛以上、樂道L90能保持15000輛,再加上放緩在充電換電站建設上的巨大投入,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即開源節流,四季度實現盈利還是充滿希望的。

小米汽車:今年盈利幾無懸念

上半年,小米智能電動汽車及AI等創新業務表現格外引人矚目,營收達到 398.43億元,不過經營虧損約8億元 。

小米集團二季度成績亮眼,這主要得益於汽車業務的強勁增長,二季度小米交付超過8萬輛汽車,汽車業務貢獻了213億元營收,同比增長234%,佔集團總營收超過18%的份額;汽車業務毛利率表現遠超市場預期,達到了26.4%,經營虧損收窄至僅3億元。

從單車經濟模型來看,按照二季度財報數據計算,小米汽車的單車收入為25.37萬元,單車毛利為6.7萬元,單車分攤費用約為7.3萬元,單車淨虧損約6000元。理論上,小米汽車只需再降低約6000元的單車分攤費用,或增加6000元的單車毛利,便能實現單季盈利。而隨着交付量的增加,單車分攤費用有望持續下降,進一步促進盈利實現。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小米汽車今年實現盈利幾無懸念。林示分析,小米品牌自帶的流量與廣泛的用户基礎,使其短期內展現出較強的市場滲透力。

不過,小米當前面臨兩大關鍵挑戰。一方面,交付與生產能力成為制約發展的瓶頸。小米正在全國加速擴張門店與交付中心,試圖緩解交付壓力,但擴張速度若未能跟上市場需求增長,可能導致用户流失,被競爭對手搶佔市場份額。

另一方面,研發投入與核心技術積累存在短板。目前小米的市場表現更多依賴營銷層面的成功,在汽車核心技術如三電系統、智能駕駛算法等領域深耕不足。汽車行業對技術壁壘的要求遠高於消費電子,若不能在覈心技術上實現突破,僅靠品牌與營銷驅動,其增長態勢難以長期維繫,后續車型的市場競爭力也將面臨嚴峻考驗,銷量能否延續初期的良好表現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總之,2025年上半年,恰是造車新勢力盈利征程的關鍵轉折點。這場「上岸」之戰,既是對前期模式的檢驗,更是對長期生存能力的試煉,誰能在轉折點上築牢盈利根基,誰才能真正穿越行業周期。

來源:中國汽車報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