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易會滿背后的哥哥、兒子和同學

2025-09-06 16:04

專題:重磅打虎!易會滿落馬:掌舵5年內1700家IPO,3000點20次失守

  仕道

  水滿則溢,易會滿,果然落馬了!

  昨天傳了一天,今天靴子終於落地!

今天上午11點,中紀委國家監委發佈重磅消息:十四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易會滿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這位曾被寄予厚望的金融舵手,曾執掌中國資本市場核心監管機構五年的正部級官員,在黯然卸任整整一年半后,還是未能平安着陸。

實際上,20242月,在易會滿被免去證監會主席職務時,外界已察覺了一些不尋常的跡象。彼時,距離易會滿20191月從工行董事長任上「空降」證監會剛滿五年。

作為正部級官員,時年近60歲的易會滿尚未到退休年齡,卸任證監會主席后的去向卻一時未明確,這在業內實屬罕見。

  據說按照慣例,證監會在內部為離任的主席安排了一間辦公室。易會滿爲了顯示存在感,還時不時來辦公室坐坐,但從今以后恐怕再無機會光臨自己的辦公室了。

  在易會滿任期內,一個最為市場所矚目的重點是:新股發行數量大幅增加,發行速度明顯加快。

在易會滿任職證監會主席的5年多的時間,累計發行新股數量高達1908家(含6家已退市公司),總計募資金額達2.22萬億元。若以平均數計算,幾乎每天都有一隻新股上市,日均募資金額超10億元,

與此同時,易會滿另一個廣被詬病之處是,上市公司重要股東的大量減持。易會滿擔任證監會主席期間,A股上市公司重要股東二級市場累計減持了2.47萬億元,累計增持2074.04億元,累計淨減持約2.27萬億元。

易會滿任期的5年多時間里,新股發行和重要股東二級市場累計淨減持金額合計超過4.69萬億元。

而坊間早有傳言,易任職期間,上市公司中註冊地在江浙地區的數量明顯偏多,或與他為浙江人並曾在江蘇省工作多年存在一定關聯,不排除其家人染指其中的可能。當然,最終調查結論以官方公告爲準。

在「空降」證監會之前,易會滿在被譽為宇宙第一大行」的工行工作了34年,一路順風順水、青雲直上,從基層員工一路升至工行董事長,躋身副部級干部行列。

20191月,54歲的易會滿離開了他工作了34年的工商銀行,到中國證監會接替隨后主動投案的劉士余,出任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之職,由此也官至正部。

  近年來,金融業反腐走向縱深,工行倒查力度頗大,牽扯人員及業務條線眾多。從位高權重的原副行長張紅力、原紀委書記劉立憲,到個人金融業務總監李衞平、黑龍江分行原行長張曉辛、福建分行原行長俞龍、湖北分行原行長王芝斌……眾多根基深厚的「老工行」紛紛落馬。

  這場風暴,終究不可避免地刮向了工行曾經的掌舵者。

  在離開工行時,易會滿曾經動情的説,「不會忘記和大家一起走過的路」。二十余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閒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易會滿的第一學歷並不高,僅為中專畢業,80年代畢業於名不見經傳的浙江銀行學校(現已升格爲浙江金融職業學院)。

浙江銀行學校看似普通,但打開他們官網的「校友風采」欄目,很多人會驚訝地發現,這里還培養了支行副行長以上干部5000余人,被譽為金融界的「黃埔軍校」「行長搖籃」。

據經濟觀察報最新披露,易會滿是在2025829日左右被帶走調查的,他的幾個家人也被一併帶走。而在此前的幾個月里,易會滿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讀於浙江銀行學校時的數名同學,已經先期落馬。

今年4月被查的中國農業銀行數據中心原紀委書記林鵬,即畢業於浙江銀行學校,且與易會滿同爲温州蒼南人,而林鵬的職場升遷,得力於易會滿的舉薦。

今年5月被查的中國工商銀行浙江分行原行長沈榮勤,與易會滿同屬浙江銀行學校1984屆校友,沈榮勤還曾擔任過該校校友總會會長。

去年5月落馬的中國農業銀行原副行長樓文龍,也畢業於浙江銀行學校,留校任教后曾為易會滿的老師。

  此前據財新報道,易會滿家有一個姐姐和三個哥哥。「據說他兄弟在外經商做生意,而家人、親屬利用干部職務牟利。」

  報道中提及,「他有個哥哥挺彪的,老借易會滿混圈子,對接當地企業的融資業務。易會滿有段時間很小心,他哥來京,他都避開而不見。」

  這種刻意迴避,折射出對親屬行為潛在風險的深深憂慮。

  報道還稱,易會滿在浙江温州的兄弟被帶走了,他曾在工行浙江省分行工作過,現如今已經退休。

另有消息稱,易會滿的兒子在證券行業充當掮客,大肆斂財,早已被有關部門調查。

  看來,易會滿又是一個「家庭式腐敗」的典型。

  實際上,近年來,在落馬的正部級官員中,「全家腐」現象頻頻出現:

  內蒙古自治區政府主席王莉霞落馬后,他的丈夫和哥哥也被留置;

  貴州省委原書記孫志剛落馬后,其妻子、兒子和哥哥也進去了;

  海南省委原書記羅保銘,是和其妻子魏姐一起投案自首的;

  司法部原部長唐一軍,是和其妻子宣敏潔一起被抓的……

作為欲以權謀私官員,最願意和什麼人建立「腐敗共同體」?不是同事、下屬甚至祕書、司機,而是親人、親屬。

  因為,家人、親屬之間往往利益相連,又因為有血緣、親情維繫,家族式腐敗的成本較低,風險較小。

  而親人、家人之間更容易訂立攻守同盟,採取偽證、串供、轉移贓款贓物等行為,給偵查工作帶來阻礙。

  相對於其他腐敗形式,「家族式腐敗」更具有掠奪財富的瘋狂性,他們往往以掠奪鉅額財富為目的,肆無忌憚,巧取豪奪,對國家和社會財富造成嚴重危害。

  但「家族式腐敗」真的安全嗎?真的會成為難以攻克的「腐敗堡壘」嗎?

  否!在強大持久的反腐風暴面前,一個個「家庭權錢交易所」無不崩潰瓦解。

  一家人「抱團」貪腐,必然「組團」走向深淵。

少數領導干部妄圖帶領家人「一榮俱榮」,結果一損俱損,釀成夫妻、父子、兄弟、姐妹同堂受審、同陷囹圄的人間悲劇。

「家族式腐敗」毀掉的不僅僅是領導干部個人,還有其背后的一個個家庭。異化的權力變成了刺向親人的利劍,讓原本令人羨慕的家庭四分五裂,墜入黑暗的深淵。

為官掌權者,豈可不慎哉!

  資料:直新聞、央視新聞、外事兒 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