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6 15:19
文丨果脯 櫻花隧道
昨天晚上22點,「鴿」了6年的《空洞騎士:絲之歌》終於上線,算是了卻不少玩家的執念。畢竟,這款遊戲實在讓人等了太多太多年,而且曾有過多次定檔后跳票的「案底」,不知道把多少人都整出了PTSD,尊稱它為「絲之鴿」。
《空洞騎士:絲之歌》
哪怕直到現在遊戲真的上了,藉此玩梗的玩家也都不在少數。
玩家玩梗評論
當然,這種玩梗基本來源於玩家們對《空洞騎士》的高度認可。上線前,「絲之歌」的定檔就倒逼多家遊戲廠商調整宣發節奏,避其鋒芒。上線后,「絲之歌」更是實打實讓大家感受到了自己的熱度有多高——遊戲沒有開啟預購,所以大家都是現買現玩,直接導致昨天Steam也因為大量玩家湧入下單,服務器原地崩潰。同理,Switch、Xbox等主機平臺服務器也未能倖免,不少玩家同樣卡在了付款界面。
來不及第一時間入手的玩家,也不忘藉此繼續造梗:無法成功購買遊戲的服務器,成了諸多「絲之歌」玩家面臨的首個Boss。
steam服務器因絲之歌而崩潰
沒辦法,能把獨遊做到這份上,《空洞騎士》確實是獨一檔。截至目前,《空洞騎士》的全球銷量已經突破1500萬份,累積收入超10億人民幣,而它的開發團隊Team Cherry卻僅僅有3人。在過去不少遊戲發佈展會上,續作「絲之歌」的呼聲甚至不亞於許多知名3A大作。
當然,跳票這麼多次仍不失信任與期待,本質更多是因為Team Cherry過去積累了足夠厚實的口碑。
《空洞騎士》最初以「飢餓騎士」的名頭在遊戲大賽中一炮走紅,開啟眾籌正式投入開發后,愣是從原定的2015年一路跳票到了2017年。儘管當時他們解釋是爲了打磨遊戲,但恐怕不少人都有過開發商「卷錢跑路」的擔憂,直到遊戲最終上線,才用足夠高的質量和完成度完成自證。
后續「絲之歌」的出現也多少沾點類似的緣分和意外。原定計劃里,「絲之歌」只是《空洞騎士》的DLC,玩家扮演「大黃蜂」探索新地圖,但隨着深入開發,Team Cherry的想法越來越多,遊戲也越做越大,於是「絲之歌」又跳了一路票,拖了6年以續作的形式登場。
發售后,「絲之歌」也不出意料登頂了全球熱銷榜,全球同時在線人數超50萬。
絲之歌在線玩家趨勢圖
從產品表現來看,「絲之歌」較前作有了不少改動,比如取消護符系統,着重於可鍛造、升級的裝備及道具系統。地圖風格也變得更為明亮,富有生機,強調用多層次的色彩塑造空間感。而戰鬥方面,遊戲也變得更為強調節奏和操作手法——主角的治療技能更難攢,同時單次治療量變得更多,玩家很容易在「瀕死」和「滿血」兩種狀態中來回變化。
絲之歌新裝備、道具系統
絲之歌戰鬥畫面
絲之歌場景畫面
只不過「絲之歌」這兩天的經歷並沒有想象中順遂,比如遊戲的中文翻譯質量就遭受了不少玩家吐槽,里面運用了大量拗口且難懂的表達,既不現代,也不古典,甚至有人覺得「不如丟給AI機翻」。
絲之歌簡中翻譯
steam玩家因簡中翻譯而差評
考慮到團隊核心成員只有3人,這或許算不上Team Cherry自己的鍋,而是單純沒找好本地化團隊,畢竟類似的問題其實在不少國外獨遊的中文文本里都時常可見。但對於「絲之歌」這等體量的作品,出現本地化問題也確實不應該。
結合昨天出現的服務器崩潰問題,「絲之歌」開局也迎來了「褒貶不一」的評價。儘管過幾天遊戲大概率評分就會回暖,但儘快解決具體問題,本質也是製作組需要拿出來交給玩家的態度。
「絲之歌」獲「褒貶不一」的評價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36氪遊戲」,作者:果脯,36氪經授權發佈。